楚汉之争,如果刘邦势力换成刘备势力,能打赢项羽,成立大汉吗?
必输无疑。
现在我们看来是刘邦取得天下,建立儒家平民政权汉王朝,其实在当时的道家贵族史官司马迁看来,是道家贵族代表吕雉与儒家平民代表刘邦建立的道儒联盟的政权,直到刘邦的子孙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才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打破道儒联盟的框架,成为比较单一的儒家平民政权,为此,道家贵族吕雉,兵家贵族项羽,儒家平民刘邦作为各自阶层的代表,都是进入的“帝王本纪”列传,也就是说,《史记》认为,第一个女皇帝是道家贵族皇帝吕雉而不是后来说的佛家平民皇帝武则天。
刘备不能一统天下,是因为他只能代表儒家平民阶层,而缺乏道家贵族阶层的支持,本来孙权有意与蜀汉“和亲”,以半道家贵族势力的孙尚香成为“后”,成为帝王背后可以控制他的人,但刘备是“大男子主义”,孙权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来孙吴势力又主动让蜀汉势力“和亲”,结果关羽一句话“虎女焉能配犬子”仍然拒之门外,这就在中国古代对“和亲文化”这种政治联姻模式关上了大门,平民只能是平民,贵族也只能是贵族,泾渭分明,这个跟道家法派贵族领袖曹操“煮酒论英雄”没有能够收服刘备的遗憾是一样的。
儒家平民刘邦对上兵家贵族项羽,虽然自身战力有限,80万儒家乌合之众打不过3万楚国兵家精锐,100万大军打不过匈奴20万军队,遭遇“白登山之围”,但好在他的同盟者吕雉给他提供了一个道家贵族精英战略家张良,还给他提供了一个兵家破落贵族战术型人才韩信,虽然韩信的胜利统计数据不到20%,而且人品上背叛道家贵族,相当于“叛徒”,但张良和韩信掌握了兵家贵族项羽的软肋,就是人数有限,儒家平民可以依靠人海战术,“蚁多咬死象”,所以最后得以实施“垓下之围”,使项羽因为感叹手下无可用之兵家贵族序列而自刎乌江。
所以刘邦能够取得天下,是因为他取得了道家贵族势力(国人)及儒家平民势力(黎民)的支持。
刘备和曹操都无法统一天下,是因为刘备是单一的儒家平民帝王,只有黎民势力的支持,曹操是单一的道家贵族(法派)帝王,只有国人势力的支持。
而司马家族后来为什么可以统一天下,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道家贵族史官之后(司马就是道家专门记录历史的),取得了道家国人贵族势力的支持,然后他们吸纳了儒家“黎民”平民势力邓艾、王基、州泰的支持,所以“三国尽归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