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大闹天龙寺时,枯荣大师为何不出手?

2022-08-21
3 阅读

枯荣对李秋水爱而不得,然后出家,大半生修炼枯荣禅功,武功比鸠摩智还要高,他出手了,被鸠摩智言语针对,最终又停止出手罢了,没有办法,形势比人强,就算是枯荣大师,也得忍气吞声。

一、枯荣大师和李秋水枯荣大师,原名段正,出生在大理国皇家段氏,自幼聪慧,爱武学,少年时,便出来行走江湖,很快,便在整个天南创下偌大的名声,只不过,天南地方虽然不小,但是,相对于浩瀚的中原武林而言,高手并不多。

他只喜欢武功,不喜欢皇位,当时,由于皇族弟子不少,因此,对段正这样的杰出青年,也没有过多为难,既然喜欢学武,而大理国皇家又本身是半个武林中人,便也随他去了。

前往中原,第一站,便是拜访少林寺,少林派渊源流长,据说武林秘籍无数,乃是天下武林中人,心心向往的武学圣地,即便枯荣来自大理国的段家,也不能免俗,想要去少林,见识一下武学。

在这里,段正认识了一些好友,比如玄慈的师尊,两个人比武论道,相互之间,十分佩服,不过,也让段正对自家的武学产生了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

对于枯荣而言,自我怀疑并不是一件坏事,这只是一个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的过程,对于他本身的武学,是一件好事,在自我否定中,认识真实的自我,之后,再自我肯定,这是一个心态的变化过程,从而实现了一种自我超越,和心境上的蜕变。

离开少林派之后,枯荣知道了江湖之大,武学之博大,天才之众多,自我之渺小,但是,枯荣也寻回了自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继续在江湖上游历,却遇见了逍遥派的李秋水。

虚竹在少林派做了二十多年的小和尚,不能说心如止水,但也能够克尽本分,守住自己之心,但是,他见到了八十多岁的李秋水时,依旧觉得如仙子下凡,何似在人间?

李秋水以自己近乎四十岁的年纪,嫁入西夏王宫,尚且能够受尽恩宠。

枯荣彼时还是大理国的皇子,并未出家,看到李秋水之时,纵然他见多了美人,却也一时间,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停止了思考,只是惊叹,这世间,竟然有如此地天资国色。

枯荣心动不已,着迷了,不由自主,不受控制,上前与李秋水结交,明媚、青春、活力等等,枯荣几乎找不到任何形容词,去描述李秋水。

在与李秋水的交谈过程中,枯荣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在李秋水的口中,李秋水有一个师兄叫无崖子,不仅武功高强,而且长得十分俊美儒雅,卓尔不群,似乎世间男子纵然千千万,却无一人可以与无崖子相提并论。

都是年轻人,岂有认输之理?

枯荣对无崖子顿时好奇起来,想要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奇男子,竟然让如李秋水这样的绝世女子能如此佩服,如此夸奖,如此赞赏,枯荣能看见,李秋水提到无崖子时,眼睛中都是小星星。

终于,在李秋水的带领下,枯荣见到了无崖子,那一瞬间,枯荣有些自惭形秽了,的确,至少在颜值上,自己是无法和无崖子相比的。

可是,枯荣毕竟也年轻,好胜之心存在,与无崖子一直暗暗较量,两个人的武功其实不相上下。

一个是道家,一个是佛家,两个人在这上面,全都是互相佩服,一旦谈论起来,便是数日,不吃不喝。

最终,相互佩服,相互敬重,对对方的谈吐、见识、学问和武功,不过,枯荣最为佩服的是,无崖子除了这些,在琴棋书画上,远远超越自己,自己虽然生在皇家,自幼被培养,可是更注重武功,与无崖子相比,则是相去甚远。

枯荣有时,甚至会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虽然,枯荣自己深爱着李秋水,但是,他明白,在无崖子面前,自己无论如何都竞争不过,何况,无崖子和李秋水青梅竹马,在爱情的世界里,最先闯入的那个,往往便有很大优势,何况,无崖子还比自己优秀。

枯荣黯然神伤,离开了逍遥派,继续去云游,去提升自己的武功,他心中还有念想,他知道,无崖子爱着自己的师姐,无崖子的师姐也爱着无崖子,或许,将来有一日,这两位结婚,李秋水或可改变心意。

见识了无崖子、李秋水和天山童姥这样的三个奇人,枯荣行走在江湖,顿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索然无味。

他一直忍着,静带着结果。

爱情的苦楚,最让人心伤和难以忍受的便是相思,终于,有一日,枯荣忍受不了了,不知何故,他很想,再见到那个人,那个朝思暮想的人。

于是,他去寻找李秋水,他那天,没有现身,因为,他正好遇见了李秋水和无崖子的婚礼。

枯荣知道,自己再没有希望了,于是,他回到大理国,不顾长辈的反对,年纪轻轻,便在天龙寺落发为僧,放弃了一阳指的修炼,转修了枯荣禅功。

他的心死。

二、枯荣大师的实力很高1、枯荣大师和无崖子都是平辈论交很多人觉得,无崖子向虚竹询问“枯荣大师”和“乔峰”来了没有,便觉得,在无崖子看来,枯荣大师也属于后起之秀,其实,想想也不可能,他问乔峰,是为了这个后起之秀,他问枯荣大师,纯属是想知道一下老朋友的消息,毕竟,他将内力传给虚竹之后,便是自己生命结束之时。

原因有二:第一,他对枯荣大师的称呼,并不是直呼其名,而是在后面加了尊称,如果,他只是将枯荣看作后辈,根本没有加一个尊称,毕竟,乔峰还是丐帮帮主,他也没有加帮主二字。

第二、段正明和段延庆,以及天龙五本,都是枯荣大师的晚辈,要称呼一声师叔,这说明,枯荣大师的年纪其实不小了,即便没有明确给出确切年纪,至少也是六十以上了,而无崖子呢,也就八十多岁而已,难道无崖子想传武功,还能将武功传给一个六十多岁之人?

种种迹象表明,枯荣大师和无崖子其实是平辈论交的,无崖子之所以提到枯荣大师,只是想在自己羽化之前,再见一下老朋友,毕竟,无崖子的朋友不多,与枯荣大师还算十分友好,一见如故,可是,无崖子却不明白,枯荣为何后来出家,多年不来见他。

段誉所练武功正是北冥神功,别人畏之如虎,以为段誉和丁春秋这个家伙搅合在了一起,唯有枯荣大师一眼就看出了段誉所施展的乃是逍遥派的北冥神功。

少林派一战时,鸠摩智利用小无相功欺骗了众人,只有虚竹练过小无相功,才一语道破,另外一个,一眼看出鸠摩智底细之人,便是扫地僧。

因此,枯荣大师对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十分熟悉,而无崖子已经数十年不出江湖,可见,枯荣大师对无崖子十分熟悉,在多年前,两个人是有交情的。

2、天龙寺一战时,枯荣大师的表现鸠摩智上天龙寺,虽说看似先礼后兵,但是,实在是无理要求,毕竟,以别的门派之绝学,来交换天龙寺不传之秘,十分荒唐。

为了应对鸠摩智,枯荣大师的几个师侄,每人练了一脉神剑,希望,以此剑阵来应对鸠摩智,很显然,他们更加熟悉的武功是一阳指,并且,以他们的内力,无法催动六脉神剑,运转并不流畅,无法匹敌鸠摩智。

关键时刻,枯荣大师出手了,以枯荣禅功应对,这便让鸠摩智恼火了,鸠摩智便开始用言语去激将枯荣大师,意思是,枯荣大师的枯荣禅功的确厉害,十分高明,名不虚传,但是呢,小僧作为江湖第一高手,是来见识六脉神剑的,可不是见识枯荣禅功的。

这就是鸠摩智的聪明之处,当枯荣大师施展枯荣禅功之时,鸠摩智才发现,一切出乎意料,原来天龙寺并非都是庸才,这位枯荣大师的枯荣禅功,似乎可以和自己平手,甚至是可能在自己之上,因此,只能用语言,来迫使枯荣大师不再出手。

无奈之下,枯荣大师只能让段誉躲在自己的身边,并且十分自信,告知段誉,只要你在我身后,我就一定可以护你周全。

不过,最终,段誉还是被鸠摩智抢走了,众人想追,却被枯荣大师给阻拦了,这也说明,枯荣大师顾虑重重,即便被捉走的那个人,是未来大理国的皇位传承之人,也不能将集合众人之力,去对鸠摩智动手。

三、枯荣大师为何一直隐忍综上所述,枯荣大师的辈分很高,年纪很大,武功很高,几乎和鸠摩智是持平的,甚至在鸠摩智之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枯荣大师却是一忍再忍,甚至段誉被捉走了,枯荣大师都忍了下来,没有继续出手,甚至阻止别人出手。

原因有二:第一,段誉没有那么容易死。

枯荣大师见识过段誉的武功,无论是凌波微步,还是北冥神功,都是逍遥派曾经的盖世绝学,拥有这两门武功的人,打不过,还能找机会逃走,通常是不容易死的,何况,段誉的内力他是见识过的,已经超越了他们所有人和鸠摩智,并且,段誉在短时间内学会了六脉神剑。

段誉很聪明,也很机警。

鸠摩智虽然口中所说,想要将六脉剑谱给慕容博看,但是,鸠摩智自己就是一个武痴,他自己本身就很想得到六脉神剑的剑谱,因此,只要段誉不说出六脉神剑的剑谱,就肯定是安全的。

而且,即便段誉说出了剑谱,鸠摩智也不会动段誉,毕竟,大理国再弱,也不能随意让人杀了皇位的继承人,何况,鸠摩智也是一代高僧,虽然比较是个武痴,但是,并不是嗜杀之人,在某些时候,还是愿意保持一个宗师风度的。

因此,段誉是不容易死的,所以枯荣大师才会比较放心。

第二、为了大理国鸠摩智是吐蕃的国师,大理国只是一个边陲小国,内部矛盾重重,非常不稳定,皇室虽然是武林世家,再加上天龙寺,高手众多,可是,这毕竟是江湖力量,根本不足以和吐蕃抗衡。

大理国和吐蕃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如果将鸠摩智得罪的太狠,那么,便是得罪了整个吐蕃,因此,为了大理国考虑,只能一忍再忍,让段誉一人去抗下来所有事情。

青衣客最后有话说枯荣大师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只是得知李秋水嫁人后,便落发为僧,从此以后,没有再出过天龙寺,更是改修了枯荣禅功,他的枯荣禅功已经是登峰造极,比之鸠摩智,也不差。

但是,形势比人强,枯荣大师为了大理国,十分无奈,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忍受吐蕃国师鸠摩智的挑衅。

他们得罪不起啊。

当然,这也是枯荣大师知道段誉没有危险,才一忍再忍的。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