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也有很多类似韩信的历史名人,为何淮安区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而淮阴区不是?
2022-08-23
2 阅读
既然是历史文化名城,那么必须要有个“城”建筑为参照,淮阴区历史城建物几乎没有,“历史文化名城”未将淮阴区的纳入其中,也在情理之中。
史书“秦置淮阴县”,已经可以肯定淮阴的历史,但淮阴城的位置却是改变了多次,秦时的淮阴区域东至盐城,还包括了南通的部分,淮阴县城建在了“甘罗城”(今淮阴区马头镇);后迁到“大清口”;因为河水决堤,冲了县城,又迁到“甘罗城”;然后因为此地太贫瘠,又迁到“小清口”;明时又迁到“甘罗城”,没过几年又迁回“小清口”;清时,一度想改迁到渔沟,未果;直到1865年,吴棠,奏请朝廷,拆高家堰的河堤,修建了新城,留下了“刘基建,吴棠拆,拆到这里拆不得”的传说。
为什么淮阴会不停地迁城呢?
水患和战乱罢了。
以上这段是以“淮阴”为名的建城史,这个“淮阴”,现在已经更名为淮安市清江浦区,而现在的淮阴区,本来是与清江浦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的,但随着行政区划不断的调整,逐渐从南向北退到废黄河北边,我2000年参加工作,淮阴区的很多单位还是在黄河以南的,现在已经没有了。
如果是两淮是一对亲堂兄弟,那么清江浦和淮阴区就算当上是亲兄弟了。
古淮阴城,经过多年的水患和战乱后,在淮阴区的部分,仅剩下码头镇那点仿古建筑了,有一块古碑“漂母碑”倒是真的,不过被人半夜偷跑了;在清江浦的那一部分,因作为淮阴市级机关的驻所地,也多毁于解放后的城市扩建,缺少文物保护的意识啊。
所以说,淮阴区未被划入历史文化名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被划入了,那就是意外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也就一文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