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否出过昏君?清朝是否因“气数已尽”而亡?
这就看人们对于昏君是如何定义了。
按传统史家对昏君的定义来说,清朝是没有昏君的。
传统史家对于昏君的评定基本有以下几类特征:一、荒淫无道。
二、懒惰怠政。
三、由于皇帝荒淫无道,懒惰怠政而引发的社会动荡。
按这个标准,清朝没有昏君。
有人会说乾隆昏庸。
这种观点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乾隆晚年虽然败政频出,积累了很社会矛盾。
但要知道,乾隆即便在晚年也没有荒淫无道,懒惰怠政,只能说跟青壮年的乾隆相比,晚年的乾隆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但这也是乾隆跟乾隆自己比,晚年的乾隆至少依旧勤于政事。
第二,退一步讲,即便晚年乾隆是个昏庸的君主。
但我们评价一个皇帝显然不能只看他的晚年,如果只以晚年来评判一个帝王,那么汉武帝、唐玄宗岂不是也是昏君?
而青壮年的乾隆,毫无疑问是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他在康雍的基础上进一步励精图治,把清朝的经济、疆域都推向了顶峰。
总体而言,乾隆不但算不上昏君,而且还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帝王。
而道光咸丰这类皇帝能不能算昏君呢?
算不上,因为这两个皇帝大部分执政期间也是兢兢业业,勤于政事的。
至于他们在位期间,社会动荡,丧权辱国,那是因为能力的问题。
这类型的皇帝按传统史家的观点来看,属于庸君而不是昏君。
举个例子,明朝的崇祯皇帝,能力上几乎一无是处,昏招百出,但是由于他在位期间好歹兢兢业业,有起码的责任心。
因此,绝大多数史学家也没将崇祯列入昏君的名单。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跟庸君跟昏君有什么区别。
自身兢兢业业,想把国家治理好,但是能力不足导致国家没治理好,这类皇帝属于庸君;荒淫无道,懒惰怠政,毫无责任心,又引发社会动荡的,这类型的皇帝就叫做昏君。
如果读者对于什么样的皇帝是昏君还不甚明白的话,那么不妨欣赏一下明朝的正德、嘉靖、天启这类奇葩皇帝,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昏君该有的形象!至于说清朝是否因气数而亡,显然不能拿气数来说事。
任何一个封建专制王朝都有完蛋的一天,任何一个专制王朝,时间越久,积累的弊端也会更多,而专制王朝中后期的帝王要么昏君要么庸君,不管是昏君还是庸君,他们都没能力却解决积累了几十上百年的弊端,因此王朝也就在劫难逃了。
而清朝的灭亡跟以往封建王朝的灭亡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清朝的灭亡不止是一个专制王朝的覆灭,更是封建君主专制这一制度的穷途末路!(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