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七八十岁的时候,还会一直牵挂着那个年轻时彼此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人吗?
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不会忘记那个曾经的初恋情人!十几年前,我曾负责接待、照顾一个从北京回来的老作家,虽然年届古稀、头发如雪一般白,但精、气、神充足得很,说话中气充足,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每天起床洗漱后,他都喜欢站在后面的阳台上观赏良久,有时候还随口吟诵一两句诗句。
起初时我觉得很正常的,文人嘛,往往触景而生情。
更何况后面阳台紧邻着一个院校,楼树相互掩映,每天树上鸟叫蝉唱,校园显得干净而漂亮。
特别是离阳台不远,种有榕树、枫树、木棉这壮族的三大神树,回到故乡见到它们,自然感慨良多。
几天后我才发现,他不仅喜欢欣赏那榕树枫树木棉树,对于右手边墙角处的几棵相思树更是情有独钟,常常陷入长时间的沉思之中。
一天在我们正谈论着相思树、红豆时,他突然问我,他有个初恋情人,原先就是在某某学校教书的,真希望能够见她一面啊。
我不由笑起来,他说的这学校正好就是一墙之隔的眼前这所大学,而且由于业务的关系,我们公司跟这学校有相当多的来往。
对于他说的这个人我虽然不认识,但要通过其他人联系到她并非什么难事。
拨打了几个电话,果然很快就联系上了,相约半个钟头之后就在我那里见面:她虽然已经退休,但依旧住在学校的家属楼里,非常近。
半个小时后,她和丈夫如约而至。
老作家和她见面的一瞬间,真是百感交集,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打完招呼,一起坐下喝茶聊天,笑声朗朗,相谈甚欢,就是女士那长得相当斯文的丈夫也替他们的重逢高兴不已。
原来老作家和小芳(即初恋情人)是高中同学。
那时两人就相互对上眼了:男的喜欢女的热情活泼、思想开阔;女的喜欢男的英俊帅气、多才多艺。
两人之间曾传递过很多情意绵绵的纸条,深深地爱上了对方。
但那时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两人虽然深爱着对方,但却从未有过肌肤之亲,是纯粹的精神上的恋人关系。
后来男的入伍当了文艺兵,最终成了一级作家并在北京工作居住并娶妻生子;而女的则是成了这所高校的教师,并和同一学校的一个同事结了婚。
不知不觉间一晃五十年过去了,突然间能够重逢,怎能不令人激动和高兴?
……其实,对初恋情人念念不忘的男人女人们比比皆是。
这份感情不曾因为岁月的消磨而消失,不因和另一个人结了婚生了子女甚至孙子而消失,有时甚至相反,显得更加回味无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初恋是人们最纯真的爱,不管我们所遇到的人是高是矮是美是丑是穷是富是文氓是高知分子,都是心目中的九天仙女或白马王子,我们都曾经深深、真真的爱过那个人。
这份爱早已刻印在心里,不因世间的风雨侵蚀而暗淡消失。
当我们不得不和另一个家伙结婚后,经过盐米油盐酱醋茶的沾染、七年之痒十年之痛的折磨,面对着抚养儿辈赡养老人的压力和矛盾,多少对夫妻之间不是一地鸡毛伤痕累累?
在暗中吮伤舔血时自然会设想:如果当时能和初恋情人结婚,那该多么好哇……另外,贪欲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永远觉得是最好的。
当初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初恋情人错过了,这自然成了一生的痛。
在受到生活、社会的毒打之后,更会心心念念那个人的情、那个人的爱、那个人的好!总之,对于不能结合在一起的初恋情人牵挂终生,这是很普遍也很正常的现象。
这份牵挂刻骨铭心,谁能释怀?
只不过有些人可以坦然面对并和人说起,有些则给它加了几层包装,久不久自己悄悄揭开看看罢了。
但不管如何,在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同时,还是那句话: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