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炒股的人,财务自由概率有多大?

2022-08-25
2 阅读

身在交易圈,身边不少纯靠交易吃饭的,讲讲他们的故事:第一个朋友是美股交易员,前期专门做盘前交易,具体手法是:盘前收集信息,关注当晚可能暴涨股票,开盘后一到两小时战斗,后半夜基本没啥事,就休息。

赚的时候确实爽。

半把个月小几十万的利润,这是不上税的收入。

后来资金慢慢大了,这种操盘手法不能承载大资金,他切换到波段操盘。

美股波段的风险比一夜情持仓大了很多。

2021年3月,他头寸里的中概股亏了30%,加上杠杆,那个月他的亏损金额接近北京一套房价,过去两三年的利润都被抹掉了。

不过老兵还是老兵,和初来乍到,一晚上亏万把块就睡不着的新鸟真不一样。

他还是照常该看盘看盘,该下单下单,吃喝睡没耽误,没人能从他脸上读出亏损。

他亏损后的一个月,每次开单的仓位比例很小,我想他是在休息和反思,每次开一点单,是为了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

目前得知他的亏损已经全部回来了,最近在筹备私募牌照,准备发他的第一只私募基金。

第二个朋友,也是我的老师,早年他做股票期货,后来转移到衍生品交易领域。

他数学非常好,喜欢研究衍生品定价啥的,认为一切皆可量化。

他严重亏损那段时间,持续了三个月,500万赔到最后剩30万。

连续做错了方向,不断在错误的那一腿上加注,越做越错,越赔越多。

熟悉期权的知道,一旦做错了方向,亏钱的速度非常快。

巨大亏损后,他停下了交易。

花了两个月时间,复盘一年多以来做过的单子,挨个拆开分析。

那两个月,不管盘面上出现啥机会,他按兵不动。

就复盘、反思、分析。

等他再进入市场,并没有因为之前的错误而变得犹豫不决,小心翼翼,他依然在预判正确的机会下大仓位开单,但再也没有像那次那样栽过。

再后来他转向了量化,把多年来积累的因子注入到了算法模型中,逐步走向稳定盈利。

复利真的可怕,三十万资金三年多时间就增长到千万级别。

有投资者从券商那儿观察到了他的每一笔下单动作,上门找他谈合作意向,现在得知到的情况是已经他接受了这些资金,但不打算成立私募。

以上两位交易员,没有副业,没有底薪,没有管理费可以收,没有卖课,没有拉付费群。

交易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也是唯一的投资。

他们在失败后能东山再起,有三点原因:①非常热爱交易,除了必要的陪家人的时间,其余都时间都花在了研究交易上。

②正是因为热爱,他们很享受交易的过程,赚钱被视为一种结果③他们都具有理性的自律和理性的乐观他们是非常纯粹的人,一直干这一件纯粹的事。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