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毛笔,到底先学什么书体较好?
依我五十年研习书法的经历,和多年从事书法教学的经验,谈一下这个问题。
一、如果是业余爱好者,不是专门作书法研究,学什么书体都可以。
毛笔书法已经成为一门专业学科,毛笔早已从日常书写应用领域退出来,华丽转身朝着艺术化书写方向发展了。
也就是说,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毛笔书法,在平时工作、学习中用不到了,所以说,先学什么书体都可以。
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各自成体系,并且都有相对独立的法度。
比如,笔法动作,结体造型,明显是不一样的,其功能性、适用性各有所长。
我认为,如果是业余爱好者,自己喜欢什么书体就练什么书体。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每一种书体当中,都有若干种不同风格的字体,彼此之间存在着兼容性好不好的问题。
比如:小篆,笔笔中锋,平稳匀称,笔画挺劲,起止含蓄,字体修长,上收下放;隶书,蚕头雁尾,逆入顺出,横平竖直。
楷书,很少笔笔中锋,多是侧锋。
所以,笔画起收处方圆各异,而且粗细变化明显,字体姿态万千。
行书,理论上,是在正书的基础上,简化笔法动作,变换偏旁部首,适当的加快书写速度。
但是,从王羲之创树的行书法度来看,楷书是行书的基础,和篆书、隶书没有什么关系,甚至魏碑(楷书)的元素相都当少。
由于王羲之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书圣”,而且书法界有“书宗二王”的说法,并且认为王義之的书法体系,是正宗的书法主流。
因此,一谈到练习行书,绝大多数人就会想到《圣教序》、《兰亭序》…其实不然。
很多人没有仔细想过,王羲之精熟小楷技法,他的小楷是他的行书基础。
而我们当今书法界,绝大多数人不练习小楷,尤其是不练习王羲之的小楷。
起步入门练习所谓的大楷,而且是〈九成宫〉、〈多宝塔〉、〈玄秘塔〉等碑文体刀刻字。
殊不知,这种碑帖,笔法、字法和王羲之的小楷丝毫没有血缘关系,由此及彼,和《圣教序》、《兰亭序》不兼容!为什么很多沉迷练唐楷的人,写不好行书呢?
原因是,楷书和行书压根儿不是出自一人之手!笔法、字法基因不匹配,出现排斥反应。
我举上述例子,是想提醒广大初学者朋友们,当你决定学习书法的时候,首先要做一个愿景规划,打算练什么字体?
这些字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必须要清楚。
二、如果您是中小学生家长,想让孩子学习毛笔书法,必须要有针对性的选择。
我的建议是:练习毛笔小楷。
因为,在古代,毛笔小楷是正宗的手写体规范字,主要用于办公、私信,如:写奏折、抄经文…一句话,是日常书写应用的。
据我所知,毛笔小楷的书写技法、训练方法,和练习书写硬笔字是一样的,只是笔不同。
基于此,中小学生练习毛笔小楷,是正确的选择,也传统书法之路。
写小楷和平时写作业使用硬笔的手法如出一辙。
遗憾的是,99%的硬笔书法老师,不研究毛笔小楷书写技法,而迷信田楷,或练习〈九成宫〉之类的碑文体刀刻字,甚至是模拟GB2312印刷体楷书的写法,教授学生带顿笔的硬笔字…这是误人子弟的行为!这是我五十多年研习书法的心得体会,也是多年从事书法教学实验的经验总结。
仅供参考。
想了解更多练字方法,请关注我〈今日头条〉和〈抖音〉,里面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