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发棵肥什么时候施?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我国闽淅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水稻科技”更是有着比四大发明对人类更大的贡献。
我国的粮食连年增产,除了优质粮种的推广,还跟化肥的大量使用、耕地面积扩大、农村体制改革都有关系,其中化肥的意义尤为重要。
今天就来讲讲在实际水稻种植中,该如何施肥。
水稻需要哪些营养?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 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
提醒:除了氮磷钾,不要忽视其他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1、氮氮是决定水稻产量最关键的因素。
需注意把控水稻对氮吸收的 2个高峰期: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 2 周;二是插秧后7~8 周,此时如供氮不足,会引起颖花退化,降低产量。
2、磷水稻对磷的吸收量约为氮的二分之一。
但水稻各生育期需要磷。
以幼苗期和分蘖期吸收最多,插秧后 3 周前后为吸收高峰期。
3、钾水稻对对钾的吸收量远高于氮,但幼苗对钾的吸收量不高,吸收高峰是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水稻抽穗开花前水稻对钾的吸收已基本完成。
高产水稻施肥方案结合我们前面学习的水稻需肥规律,水稻施肥在技术上应该把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进行施肥,1、 基肥时间节点:基肥可在耕地时一次施入。
选用肥料:益棵复合肥(如尿素态氮12-5-8,40-60公斤/亩、氨化造粒15-15-15、氨化造粒20-8-12、高塔造粒25-10-16,30-50公斤/亩等)肥料作用: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营养,为高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
2、分蘖肥时间节点:移栽后5~7天。
选肥:益棵高氮复合肥(氨化造粒20-8-12、高塔造粒25-10-16、氨化造粒15-15-15,15-20公斤/亩)肥料作用:促根、促叶、壮苗、壮杆,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
3、穗肥时间节点:抽穗前16~18天。
选肥:益棵高氮型复合肥(氨化造粒20-8-12、高塔造粒25-10-16、氨化造粒15-15-15,15-20公斤/亩),还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
肥料作用:确保中期足够的养分转向生殖生长,增加颖花数,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
4、粒肥(旺长田可不施,以防贪青晚熟)时间节点:出穗后5~10天肥料选肥:益棵高氮中钾型复合肥(20-40公斤/亩、氨化造粒20-8-12,15-20公斤/亩)。
作用:主要用在抽穗前叶片褪绿发黄的地块,促进籽粒饱满,增加千粒重。
特别提醒:1、氮肥分期施用,适当减少基肥的施用比例,适当增加追肥施用比例。
中后期应结合苗情施用氮肥,避免发生贪青晚熟2、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和硼的配合施用。
3、水稻被称为“硅酸植物”,应适时补充硅肥,如钙镁硅肥。
4、肥料施用应与农机农艺、合理的密度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