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其实非常反明,连带“明”这个字都不能出现,为什么又要取名“圆明园”呢?
2023-08-07
207 阅读
“圆明园”是清朝的一个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园林,由原本的“圆融明”之名而来。
其中的“明”字取义于儒家文化中的“圆明同塞”,即天地兴物,阴阳相生,万物融于一体,以此来表达园林建造者对于大自然和人文的融合、和谐相处的理念。
虽然清朝政府的确对明朝有所反感,然而清朝本身的文化背景中也包含了元明两个朝代的文化,尤其是康熙和雍正时期,这种元明文化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扶持和发展。
因此,以“明”字为名的园林并不违反清朝对明朝的态度。
此外,“圆明园”的设计灵感还来自于汉朝的园林,如《左传》中记载的三闾池,这种园林则具有古代中国文明中为人所熟知的“尊天重德,民生至上”等价值观念,表达了中华文化对和谐、文明社会的向往。
综上所述, “圆明园”这一园林名称并不是出于尊重明朝,而是出于对于中华文化、自然环境和美学的探索与体现。
因此,虽然清朝政府可能不主张使用“明”字,但圆明园命名的背景没有反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