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自杀?

2022-08-28
10 阅读

全世界平均每年有80万人自杀。

自杀在死亡原因中排名15,占死亡人数的1.5%。

自杀死亡人数比谋杀、交通事故、动物袭击致死加起来还要多。

即便如此,令人不解的是:新闻媒体人大篇幅报道杀手,而非自杀者。

自杀原因可以大概分为两大类:50%是生理问题,与脑部化学物质失衡有关;而剩余的55%则是心理问题。

他们或是为情所困、事业挫败、经济困难,或是饱受屈辱、地位低下、失去希望和人生方向,心生绝望和其他。

自杀以最痛心的方式揭露他们的心灵创伤,同时,他们不愿与他人倾吐心声,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也就难以形成自救的心态。

国家倾注大部分心血改善贫困、疾病和老龄化问题。

自杀则是一个更为陌生的议题,而人们沉重的精神负担和脆弱的心灵,用再多的钱和商品也无法补救。

从自杀的原因,我们知道生存的必需品包括:爱自我接受人生意义希望地位尊严宽容。

这七种品质不是奢侈品,却能拯救生命。

被侵犯的女性,在社会中往往会受到二次伤害更甚至伴随一生,键盘侠们受害者有罪论,周围人的饭后闲谈等等带来的伤害并不比施罪者带来的伤害少,所以生命需要尊重和宽容;1599年,威廉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宁愿死,也不愿与心爱的哈姆雷特分离,所以生命需要爱和坦然面对爱情流逝的心态;1877年,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中,主人公曾想寻死,在办公室里系上绳索,因为他失去了人生意义和方向,所以生命需要目的和意义。

自杀让人深感困惑,是因为他出人意料并且猝然而至。

我们也许知道某人正经历困难期,却没想到这么严重。

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疏忽了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忽视了精神需求,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哲学家阿瑟·叔本华在1818年曾对此评论道:“我们应时刻铭记于心,任何人都有可能拿起手中的武器和毒药,结束自己的生命。

”虽然悲痛无法避免,但人们可以改变对困难的看法,接受生活中的挑战。

从而降低自杀的几率。

自杀率较低的社会对失败的包容度高,人们更加宽容,更注重内在价值,而不是个人成就。

自杀告诉我们,人生艰难坎坷,困难重重。

面对自杀,人们往往错愕不已。

这告诉我们,人们所受的创伤远超我们的想象。

诚然,只有小部分的人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这些逝去的生命正述说着生前难以言喻的痛苦。

我们应当对他人,更对自己予以恻隐之心。

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