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断桥残雪:西湖断桥残雪简介
西湖断桥残雪
“欲把西湖比西子,深知西子比不了。”这句名言,道尽了西湖的美丽和静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断桥与残雪的相遇,成为杭州冬季的经典风景。
断桥,在西湖的南北主轴线上,是中山路、吴山路连接的一座石拱桥,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说最早的名字叫南浦桥,后更改为断桥,是因为修建初期在桥的中部留有几个底孔,看起来像两截分开的桥。而多次建设更改中,原有的桥体被放弃,只有两边的石拱门残留下来。这样动人心魄的风景成为了西湖十大景之一,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能够推崇的“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观赏攻略
若您来杭州赏湖,断桥残雪当然不容错过。早晨你可以来到断桥东面的花港观鱼,看细小的雪花在枝头和湖面上漫舞,还能看到不少和您一样来此赏雪的异乡人。中午时分,你可以在断桥的正下方找一家小餐馆,尝一顿正宗的杭帮菜。傍晚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在灵隐寺或岳庙对面的茶园品尝碧螺春,尽情享受美食与雪景。
尽管江南地区武侠小说、影视剧的背景常用断桥残雪的经典画面来打造高潮,但实际上它本身就足以成为令人怦然心动的风景,它是历经沧桑、承载着岁月磨砺的一个传奇,让人们回味、传承。
西湖断桥的渊源
端游传说
旧时,塘上有个人叫苏秀才,初到便迷惑于断桥的“一片寂静凝望西,秋水萧萧暮雨低”的意境,常常来此赏景。他还喜欢与人攀谈,聊大名各异的诗词如何烘托出这份美景。有一天,江南古城感到枯燥的将军黄太尉在向主人公燕赤霞请教学习东方武技时,和苏秀才发生了互动,不由得陶醉于断桥的美丽,因此燕赤霞更是对京城著名的大侠杨过的忠诚感暴增。不想,这时候江湖上有人上门来找燕赤霞的麻烦,经过了一番激战,燕赤霞再也没有了在断桥欣赏风景的机会。
虽然端游没有将断桥凝望西的场景足够好地展现在了玩家眼中,但是它作为文化传承的代表之一,艺术与游戏的结合还需进一步加强。
小桥残春
南宋末年,一位名叫万彭祖的书生为了能够赴京赶考避开鬼门关,偷渡进入西湖区域。雨势越来越大,他来到一个小村庄,见房前屋后的花园绿树如茵,沁人心脾,感到非常兴奋。不想,大雨过后,万彭祖看到庭院里多了一个木芦笋,他问邻居是如何产生的。邻居告诉他,这种名叫白兔花的植物,只有在冬季断桥残雪时才会开花。听闻后,他立刻花钱购买了一些白兔花的种子,希望能够引进杭州的农家全民种植,并成立了“小桥残春联谊会”。
西湖断桥的历史
断桥,始建于宋朝,最初名为南浦桥,桥中间有5个洞口可供排水,因此得名为“七孔石桥”。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为了配合西湖升堤工程,断桥中部加高,以求消减洪水。它成为当时最长、最豪华而又最繁忙的石桥之一。
当代经历
解放后,断桥恢复了石拱门的构造,依旧是西湖流域的乡土信仰。1960年3月,桥北侧现有的大佛寺被拆除,寺东城墙上原有的《金刚经》石刻也被毁坏。在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断桥西岸的城隍庙也被拆除。同年5月1日,断桥南岸广场正式开放,仅保留了断桥两边石拱门作为遗物,而非完整的桥身。
结语
西湖断桥残雪是临湖游览和西湖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就难以想象其他十大胜景的完美呈现。时至今日,每年一到冬季,游人们依旧会来到杭州寻找这份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其中传奇与浪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