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瑶池金母和女娲娘娘到底谁的地位更高?
首先说结论:仅就《封神演义》来说的话,按照文中的描述,瑶池金母的地位是要显然高于女娲娘娘的。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咱们从原文中的描写是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的,首先出场的女娲娘娘并不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类之母,在封神中的女娲娘娘只是上古神女,只有补天之功没有遭人之功,其地位也是在伏羲之下的,因为她在自己的寿诞当天还要去朝贺伏羲,从地位上显然是低于伏羲的。
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
而伏羲虽然贵为天皇,也就是昊皇上帝,但阐教的二代弟子只是将他当作师长一样的礼拜,并没有过多的崇敬,礼数上并不严谨。
话说杨戬看罢景致,不敢擅入。
少时,见一水火童子出来,杨戬上前稽首曰:“敢烦师兄,借传一语,杨戬求见。
”童子认得杨戬,忙回礼曰:“师兄少待。
”童子回言毕,进洞府来:“启老爷,外面有杨戬求见。
”伏羲圣人曰:“着他进来。
”童子复至外面,招戬进见。
杨戬至蒲团前,倒身下拜:“弟子杨戬,愿老爷圣寿无疆!”拜罢,将书呈上,伏羲展玩。
书曰:弟子黄龙真人、玉鼎真人薰沐顿首谨书,上启辟天开地昊皇上帝宝座下:弟子仰仗三教,演习灵文,自宜默守蒲团,岂敢冒言渎奏?
但弟子等运逢劫数,杀戒已临。
襄应运之天下,伐无道之独夫。
路至潼关,突遭余德以左道之幻术暗毒,害于生灵。
兹有元戎姜尚暨门徒将士兵卒六十余万,骤染颗粒之疮,莫辨为痈为毒。
恹恹待尽,至呼吸以难通;旦夕垂亡,虽水浆而莫用。
自思无奈,仰叩仁慈,恳祈大开侧隐,怜继天立极之圣君,拯无辜之性命。
早施雨露,以慰倒悬。
临启不胜待命之至。
伏羲看罢书,谓神农曰:“今武王有事于天下,乃是应运之君,数当有此厄难。
吾等理宜助一臂之力。
”本身是有事相求,但不光自己并没有亲自前来,连杨戬的礼数也并不太庄重,甚至第一次去的时候杨戬都不知道自己要见的是谁话说杨戬不敢擅入,侍候多时,只见一童儿出洞府,杨戬上前稽首曰:“师兄,弟子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徒杨戬,今奉师命,特到此处参谒三圣老爷,借师兄转达一声。
”童儿曰:“你可知道三圣人是谁,如何以老爷相称?
”杨戬欠身曰:“弟子不知。
”童子曰:“你不知不怪你,此三圣乃天、地、人三皇帝主。
”杨戬曰:“多感师兄指教,其实弟子不知。
”由此可见在阐教弟子心中虽然对三圣比较亲近但却并不庄重,也就是伏羲的地位对他们而言压力不大,再反观瑶池金母,一方面她是昊天上帝的元配,堂堂天后,地位上就要高出常规圣境很多凤凰山青鸾斗阙的龙吉公主,乃是昊天上帝亲生,瑶池金母之女再看阐教助教南极仙翁见瑶池金母的情景,先换朝服且说南极仙翁即忙收拾,换了朝服,系了玎珰玉佩,手执明笏,离了玉虚宫。
足踏祥云,飘飘荡荡,鹤驾先行引道。
然后跪拜申明很久,瑶池金母才派人送来懿旨和旗子,基本没见他话说南极仙翁俯伏金阶,口称:“小臣南极仙翁奏闻金母:应运圣主,鸣凤西岐,仙临杀戒,垂象上天。
因三教并谈,奉玉虚符命,按三百六十五度封神八部,雷、火、瘟、斗、群星列宿。
今有玉虚副仙广成子门人殷郊,有负师命,逆天叛乱,杀害生灵,阻挠姜尚不能前往,恐误拜将日期。
殷郊发誓,应在西岐而受犁锄之厄。
今奉玉虚之命,特恳圣母恩赐聚仙旗,下至西岐,治殷郊以应愿言。
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具疏小臣南极仙翁具奏。
”俯伏少时,只听得仙乐一派。
怎见得:玉殿金门两扇开,乐声齐奏下瑶台。
凤衔丹诏离天府,玉敕金书降下来。
话说南极仙翁俯伏玉阶,候降敕旨,只闻乐声隐隐,金门开处,有四对仙女高捧聚仙旗,付与南极仙翁,曰:“敕旨付南极仙翁:周武当有天下,纣王秽德彰闻,应当绝灭,正合天心。
今特敕尔聚仙旗,前去以助周邦,毋得延缓,有亵仙宝。
速往。
钦哉!望阙谢恩。
”南极仙翁谢恩毕,离了瑶池。
从这个派头来看的话,显然瑶池金母在南极仙翁的心中地位非同一般,这个驾驶南极仙翁见元始和老君也没这样的,可见地位相当高了。
综合来看,在封神世界,瑶池金母地位应该是比女娲娘娘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