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将近三百年中,为何没有能够经营东北?

2022-09-02
8 阅读

明朝失去东北地区统治,这都是“好圣孙”朱瞻基埋的雷。

明朝经营东北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创始时代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公元 1375年(明洪武八年),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辽东都指挥司使。

公元1384年,明朝派女真千户百把巴山率七十名骑兵前往北青州,准备接管合兰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南)由于部队过少但被高丽人击退。

洪武二十年(1387年),冯胜、蓝玉被明太祖冒雪率大军在纳哈出巢穴金山(今吉林双辽),生擒元太尉纳哈。

来年,蓝玉更是率军兵出大宁,奔袭千里,直杀捕鱼儿海,打了残元一个措手不及,仅剩元顺帝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北逃,极大的威慑了东北诸夷。

公元1388年,朱元璋在大同江以南建立铁岭卫(非东北铁岭),并命令户部向高丽国王发出了外交通函(警告):“以铁岭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其土著军民女直(古称女真为女直),鞑靼、高丽人等,辽东统之;铁岭之南旧属高丽,人民悉听本国管属。

境疆既正,各安其守,不得复有侵越”。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第十五子辽王朱植就国于(来去是梦)广宁,“东度渝关,跨辽东西并海,被朝鲜联开原,交市东北诸夷以王辽”,目的就是威震朝鲜,虎视诸夷。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就国于大宁(今赤峰),宁藩“东历渔阳,卢龙,出喜峰包大宁,控葆塞山戎以王宁”,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战斗力极高。

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明总兵官周兴等进军到脑温江(今嫩江)、忽刺温河(今呼兰河)和斡朵怜(今依兰县城西马大屯)一带,派官招抚,始建卫所制,设指挥使和千户。

第二阶段 全盛时代永乐七年(1409年)四月,在当地官员忽剌修奴(蒙古后裔)向成祖朱棣表示奴儿干虽已经建卫,但规模不够,应建立元帅府(类似蒙元征东元帅府)。

1409年(明永乐七年),明廷决定,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司),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王肇舟为指挥佥事。

治所驻奴儿干城(今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与亨滚河汇合处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故地)。

奴儿干都司虽然是军事主管单位,但却是地方最高一级的军政合一建制,不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两京一十三省外不设州道府县),与当地部落首领及土官共治(纳贡,收税、任命),直接隶属于明朝中央政府。

其地域广袤: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 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设卫所一百三十一个。

第三阶段,逐渐放弃东北中北部地区经历洪武、建文、永乐时代的发展与全盛时代后,洪熙和宣德两朝开始调整部署(省钱),北方边塞地由积极的战略进攻变为积极(成败皆空)防御,大量的卫所和驻守兵力撤往长城以内。

宣德朝虽然采取主动防御政策,不断派遣兵力在塞外巡逻(宣德巡边),但明朝也因此丧失了早期的前沿预警和对北方土夷的威慑能力,这个事件被称为“宣德内迁”。

如北京北部方向的大宁、开平,河套地区的陕晋北部五卫等,还有南方的交趾三司(导致安南自治),以及对哈密、乌斯藏失去控制能力。

其中最不应该的就是在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放弃了明中央对奴儿干都司巡视,奴儿干都司也就等于是名存实亡了。

宣德朝对长城外河套地区的放弃,直接导致瓦剌大军可以从容集结军队,向东直杀大同、宣化、延庆,昌平居庸关。

向南直杀蔚县、易县、紫荆关、涿州、房山、卢沟桥。

漫长的长城和卫所处处想固守,却处处守不住。

正统十四年,人家也先指挥瓦剌大军四路进攻,主力都杀进宣化了才反应过来,王振怂恿英宗亲征,在土木堡被俘。

而奴儿干区域虽然不是明朝直接统治(类似清朝的外扎萨克蒙古),但当地的明朝设立的都司、卫所和驻军是明朝中央政府在该地区统治的代表。

废除奴儿干都司后,虽然还有羁縻卫的存在,但却标志着明朝中央政府在东北北部地区的影响力削弱和消亡。

各部落想纳贡的纳贡,不想纳贡的明政府也不罚,部落和土官的世袭(来去是梦)也不再奏报朝廷,只要不攻击卫所的士兵,其他的一概不管。

正统、景泰时期,东北女真各部还认可明中央的命令,如英宗被俘后,还曾调女真军队入关勤王抵抗瓦剌。

到了万历年间奴儿干都司,“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七, 地面七”,看似卫所比明初还要多,只不过都是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的羁縻卫,这种羁縻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羁縻卫是当地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都指挥使、镇抚等官,赐给敕书印记,辖都司卫所,掌当地军民政事。

万历十四年(1586年),努尔哈赤被任命为指挥使,其中原属奴儿干都司行建州三卫在万历二十三年(1594)最后一次对明朝朝贡。

首领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称汗建国,国号金,堵车赫图阿拉,年号天命。

萨尔浒之战后,东北辽东地区在后金的不断蚕食下,导致大片领土丧失,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重兵攻破沈阳,后金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改称盛京。

崇祯十三年(1640年),皇太极率八旗军围困锦州,与洪承畴率领的明军主力爆发松锦大会战,明军最后的二十万主力被歼灭,松宁锦防线全部崩溃,明军退守山海关,东北全部归属清朝。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