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超级大白鲨”飞碟式直升机,具备实际装备的可能性吗?
在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出现一架独特圆盘状的飞行器,它就是采用独特的复合式翼身融合共轴旋翼构型的“超级大白鲨”直升机。
外形酷似飞碟、充满未来主义风格的“超级大白鲨”甫一亮相就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外关注的目光。
“超级大白鲨”原型机可能在2000年左右完成了试验飞行。
超级大白鲨基本性能。
“超级大白鲨”是借助旋翼完成垂直起降的圆盘状飞行器,装备两台涡喷发动机。
“超级大白鲨“拥有大量让人惊讶不已的参数:最大起飞重量为6吨,可携带1.5吨战斗载荷,飞行速度可达到650公里/小时,可实用升限6000米,预计转场飞行距离可达2950公里。
除了旋翼外,因整体外观呈圆盘形,“超级大白鲨”自己的圆翼在飞行中也能提供升力。
“超级大白鲨”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在国际流行翼身融合体设计、升降风扇系统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利用环形管道风扇,能根据飞行器的不同飞行状态提供额外的效率,以提升爬升高度和飞行稳定性。
“超级大白鲨”将来能适应各种地形的飞行需求,承担运输、作战、侦察等任务。
飞碟状飞行器的发展历史。
人类对于圆盘状飞行器的热爱大概来自神秘的外星飞行器,我们的认知中只有具备更高科技能力的外星文明才能制造驾驶圆盘状的飞行器。
外星人的圆盘状飞行器简直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充满了科技感和神秘感,几乎看到圆盘状飞行器就等于看到外星人一样。
当然人类实现圆盘状飞行器的努力一直在持续,但是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圆盘状飞行器的到来。
20世纪初人们开始尝试制造圆盘飞行器和圆翼飞机。
俄罗斯工程师阿纳托利∙乌菲姆采夫于1909年设计制造的“圆翼机”就是最初的设计方案之一,纳粹德国、美国以及二战后苏联末期都在不断重新回到这个方案上。
现如今出现更多的小型无人圆盘状飞行器。
阿芙罗飞车二试飞纳粹德国对圆盘飞机的研制最早最充分。
蝶形飞行器多次在空战中被发现。
早在1940年末,成立了专门研究制造秘密飞行器的“爆破手研究室-13”秘密机构,活动代号为乌兰努斯行动。
德国第一个飞碟式飞行器1号模型的驾驶舱在中心,整体外形像一个平放着的自行车车轮。
驾驶员起初坐着操纵,后来改为近乎卧姿。
在布拉格附近的试验发现飞行器飞行时稍有不平衡便会引起机身剧烈震动。
德国第2号模型叫作垂直飞机。
加大尺寸后的外形结构,能容下躺在座椅上的两名驾驶员。
飞行器通过叶片变换角度,可以作垂直上升或水平飞行。
德国第3号模型名为为别隆采圆盘。
别隆采圆盘有两种构型:直径38米和直径68米。
飞行器周围均匀布置有12台发动机,这种无烟无焰发动机运转时只需要水和空气,喷出的气流不仅给飞行器以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用来冷却发动机。
同时发动机因大量吸入空气造成飞行器上方真空区,上下压力差会托起飞行器。
别隆采圆盘飞行器曾在3分钟内升到了15000米的高度,平飞速度达到2200公里/小时。
飞行器可悬停在空中,无需转弯即可任意向前后飞行,降落时是利用可收起的支架。
纳粹德国V-7飞碟美国在战后也积极投入碟形飞行器的研究。
美国对加拿大约翰·弗洛斯特研制的基于改良的扁平涡轮发动机结构的圆盘状飞行器很感兴趣。
飞行器的圆盘状结构很好的运用了康达效应。
碟形飞行器中部的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将压缩后的空气通过机体内设置的管道从机身四周排出,为飞行器提供升力。
这种被称为“阿芙罗飞车”的碟形飞行器经过没能通过实际检验,先后建造的两架稍小型的飞行均不能稳定的飞行,美国最后结束了相关的设计。
美国对碟形飞行器的探索从未间断,著名的51区被视为美国外星文明研究的摇篮,多款碟形飞行器曾被无意间拍到。
人们一直视51区在研究更加接近实现的大型碟状飞行器。
NASA的设计师也以UFO的形象制造出一台碟形低密度超音速制动器(LDSD),希望有朝一日能将它成功送往火星。
俄罗斯研发的碟状飞行器--“锅驼扫描机”,直径达250米,高约100米,能运载1500吨货物。
它集飞机、直升机和气艇的性能于一身,能直飞、会转弯,可在空中悬停,也能垂直降落在地面甚至森林中。
它出色的气动性能,即便遭遇狂风也能保持很好的飞行稳定性。
俄罗斯研发的碟状飞行器--“锅驼扫描机”Fenstar 50无人机是世界首个利用柯恩达效应飞行的碟状飞行器,其中心顶部位置有内燃发动机带动的升力风扇,风扇下游曲面机身四周安装有一定数量的凸起翼梢。
Fenstar 50机身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大起飞重量18.5kg,有效载荷5kg,最多能携带4L燃油。
日本无人机,Airblock碟形飞行器研究现状。
碟形飞行器比普通固定翼飞机具有不少独特的性能:展弦比小、波阻也小,适于高速飞行;适于利用地面效应,容易实现垂直起降;不需要做盘旋机动,能迅速指向攻击目标,这是能够改变空战规则的变化。
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对碟形飞行器的研究主要包括非共轴式碟形飞行器和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两大类。
非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主要有:美国的VZ-7、\"德拉甘飞行器\"X-Pro,日本的\"交战者\"GS III E-770和\"陀螺蝶形飞行器\"II E-570,等等。
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主要有美国公司研制的\"密码\" 等。
近年来,基于可垂直起降的喷气自旋转碟盘式飞行器、环翼飞机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出现一大批相关方向的研究成果,“超级大白鲨”只是众多成果中的一个。
“超级大白鲨”的构造及用途探索微型碟形飞行器目标小、灵活性好、成本低,主要朝着微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碟形飞行器的研究面还要突破控制方式、空气动力学、增强稳定性以及动力与能源和通信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