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组长一般由什么人担任?
工会小组长一般是在全体会员中选举产生。选举方法可以是全体会员投票选举,也可以是上级工会提名候选人,大家通过,也可以是大家提名,然后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是多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名,由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 区选举产生。我国现有23个省(包括台湾省)、5个自治区和4 个直辖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本级 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台湾省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在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台湾省籍同胞派代表 协商选举产生适当名额。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 人民解放军进行单独选举。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另行确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的代表,按照解放军选举办法的规定由军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我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为了保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的广泛性、代表性,必须保持一定的代表数量。)
现在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有近3000人,在世界上是最多的。这个总名额是经 过五十多年的历史发展逐渐确定下来的,实践证明是必要的、适 合的,不宜再增加 Q人数过多,不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开展工作、 履行职责。)
1953年选举法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作 了详细规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1226名。邓小 平同志在关于选举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对于代表的名额,是 “依据这样两个原则来拟定的,即:(一)它必须使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是具有工作能力的国家政权机关,既便于召集会议,又便于 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二)它必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 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人民代表大会中,既须有相当于社会各 民主阶级地位和有相当于各民族或种族地位的代表,又须注意 到代表的地区性”。)
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名额均不超过1226 名。1963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关于第 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时间的决议》,突破了 选举法的规定,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扩大至 3040名。)
其理由:一是当初确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1226 名,是受会场(中南海怀仁堂)限制,现在有了人民大会堂,这个 问题已经解决;二是我国人口众多,代表人物也很多,特别是在 大跃进中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和模范人物,以及第二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有些需要连任,需要扩大代表名额。)
随后,第 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确定为2885名,第五届为 3497 名。 1979年修订选举法时,仅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作 了具体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三千五百 人。)
名额的分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情况决 定。”同时,对确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原则做了 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便于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和 解决问题,并且使各民族、各地区、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 的原则自行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彭 真同志说:“制定选举法时曾经提出过这个问题,当时意见不大 一致,因此,对代表名额没有作具体规定。多少为好?经验证 明,代表人数太多了,并不便于代表们充分讨论和决定问题,我 倾向于代表大会人数不要太多,既要包括各方面的代表,又要便 于开会讨论、决定问题才好。)
代表人数过多,因为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都畅所欲言,不便召开讨论,甚至小组会上都不能比较普 遍地发言,形式上看起来很民主,实际上并不一定能充分发扬民 主。”1994年,顾昂然同志在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中也说:“ 1979年重新修订选举法时,曾经提出过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名额方案,由于各地方意见很不一致,选举法仅对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做了具体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名额没有具体规定,只对确定代表名额的原则做了规 定。)
”这就赋予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较 大的权力。 1986年修改选举法,在维持1979年选举法关于确定地方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规定的同时,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的名额不超过三千人”。)
此后,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实有人数均为298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