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部门副主任(主持工作),是不是意味着担任正职肯定稳了?

2022-09-05
62 阅读

主持工作的副职,肯定可以担任正职?

这其实真的有点想多了。

只能说主持工作的副职担任正职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在于单位的主要领导。

只有单位主要领导认为你能胜任正职的工作,才有可能获得提拔。

单位有好几个主持工作的副职未能接任正职,空欢喜一场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那年单位的办公室主任高升调走了,空出了主任这个正职的位置。

有位置,自然很多人都蠢蠢欲动,想要争取一下,其中最有希望的自然是办公室副主任。

办公室陈副主任确实有资格接任主任,他任副科职务已经满三年,主任职位也空缺,而且他也熟悉办公室的业务。

我们大家都认为他接任办公室主任的可能性非常大。

果然,没过多久,领导就和办公室陈副主任谈话,让他主持办公室的工作,继续做好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陈副主任主持办公室的工作了,按理说如果主持工作期间工作做得不错,没有出什么差错,那么接任办公室主任就顺理成章了。

但陈副主任主持工作两三个月之后,单位仍然没有启动对陈副主任的提拔考察。

陈副主任似乎对这样的结果也早有预料,他在与办公室的同志开会时也提到,让大家帮助他几个月,顺利完成主持期间的工作就可以了。

没过多久,单位就传出风声,单位主要领导有意从其他单位调来一个人担任办公室主任。

果然没多久,从别的单位就调来了小李,没有直接担任办公室主任,而是担任别的科室的副科长。

因为小陈才提拔副科不足两年,不满足直接提拔办公室主任的条件。

而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已经由陈副主任占据了,小李也不能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所以只能担任别的科室的副科长。

但李副科长还是以借调到办公室工作的身份,主持了办公室的工作。

陈副主任不久就被提拔为主任科员,并调往了别的科室,没能顺利接任办公室主任。

李副科长开始主持办公室的工作,并且单位又从办公室提拔了一名副主任。

就这样,李副科长以借调的身份当办公室负责人大概有近两年时间,最终提拔为办公室主任。

这个例子当中,先后有陈副主任和李副科长主持办公室的工作。

陈副主任满足接任办公室主任的条件,而且副职接任正职也顺理成章,但最终却没能提拔为主任。

李副科长不满足接任办公室主任的条件,却能以借调的身份主持办公室的工作,最终顺利接任办公室主任。

这充分说明主持工作不是提拔该职务的决定性条件,主要领导的认可才是。

第二个例子:老赵本是单位一强势部门的副科长,后来被提拔为另一弱势部门的主任科员,并且主持该部门的工作,是该部门的实际负责人。

我们知道,副科长提拔为主任科员,至少要担任副科满三年;而副科长提拔为科长,则只需要任职满两年。

从这点来说,提拔非领导职务所需的年限更长。

老赵能提拔为主任科员,肯定是满足提拔科长的条件的。

老赵没有能够直接提拔为科长,这肯定是单位主要领导认为他还不能胜任科长这个工作,或者说这个位置还不值得交给老赵。

因为老赵所在的部门是一个较为弱势的部门,老赵担任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主持这个部门的工作有近三年时间,但在这三年时间中,单位也没有提拔其他人担任这个部门的科长。

这其实也是不太正常的。

如果老赵不胜任这个部门的工作,那么应该让其他人担任科长;如果老赵胜任这个部门的工作,那么就应该让他接任科长。

但这些都没有。

很多人都猜测,还是老赵不被单位领导所认可,最终老赵也只能担任负责人,主任工作,而不能担任科长,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

老赵最终接任了该部门的科长,那是在单位主要领导更换之后不久。

这其实也充分说明了,能否担任某个职务,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单位主要领导的态度。

要不然,即使满足提拔的条件,即使那个位置空缺,即使你已经实际担任这个部门负责人,主持部门工作,那么最终也不一定能够接任正职。

综上所述,担任部门副职主持工作,只是具备了提拔该部门正职的基本条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担任该部门的正职,而是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

在主持工作期间,你一方面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出差错,另一方面一定要向主要领导表明态度,让主要领导认可你,这样才更有机会接任正职。

如果主要领导已经瞩意其他人担任这个职位,那么即使你主持工作,即使你很努力,最终可能也会很失望。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