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的辨析和运用(同义词和近义词区别?)
同义词和近义词区别
一、性质不同
1、同义词:指意义相同的一组词语,包括意义相同的词,也包括意义相近的词。
2、近义词:指意思相近的词语。近义词是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二、用法不同
1、同义词:意义相同的词又叫等义词,用时可以互换。
2、近义词:意义相近的词又 叫近义词,用时通常不能互换。
三、词义使用的对象不同
近义词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情况。领略与领会都有理解、体会、认识的意思,但前者着重指情感上的体验、欣赏,可以连接“风味”“风光”等。而同义词着重指理性上的了解、体会,适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以连接“内容”、“道理”等。
近义词辨析专项总结
1、爱财如命与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语义轻一些。
2、爱憎分明与泾渭分明:
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截然不同。
3、安分守己与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4、安之若素与随遇而安:
都有对任何遭遇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仍能像往常一样对待(素:平常,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5、按部就班与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门类。班:次序。就:遵循);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近义词辨析什么意思
近义词辨析是指在语言学中,对两个或多个具有相似或相同意义的词语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更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用法和差异。
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这些词语,避免混淆,提高语言交际的准确性。
近义词辨析的五种方法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与"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为同义词。
一、意义方面的差别
1、程度轻重不同。如违背---违反、失望---绝望、请求---恳求。这三组词语前面的词语都要比后面词语的语义中,程度深,因此在选择时要看好前后语音轻重的差别,从而选择适当的词语。
2、范围大小不同。如边疆---边境、战争---战役、信件---信。对比之后可看出词语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战役是战争的一个局部,直接服务和受制于战争全局 ,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战争全局。因此我们经常会说:抗日战争中的几次著名战役。
二、色彩方面的差异
1、感情色彩不同。感情色彩主要指词语的褒义词、贬义词以及中性词。如鼓动--鼓舞--煽动。这三个词语都有激发人的清晰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是个中性词;“鼓舞”是褒义词指受到好的影响而积极奋发;“煽动”是贬义词,有挑唆、怂恿人干坏事的意思。
2、语体色彩不同。语体色彩包括书面语和口语色彩两种。如父亲--爸爸。书面语较适合比较正式庄重的场合,口语色彩一般使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
三、用法方面的差别
1、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流--交换。两个词语都有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的意思,但“交换”可以与“物资”、“礼品”等搭配使用,而“交流”可以与“思想”、“感情”等搭配使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交换”多是与具体事物搭配,而“交流”多与抽象概念搭配。
2、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阻碍--障碍、充分--充满。“阻碍”是动词词,“障碍”是名词。“充分”是形容词,“充满”是动词。词性不同,在句子中承担的句子成分就不同,因此看选择选项时也要看好词语在句子中起到的语法作用
近义词十种辨析方法
10大辨析方法:
1.词义轻重不同
2.范围大小不同
3.适用对象不同
4.语体色彩不同
5.感情色彩不同
6.搭配关系不同
7.语法功能不同
8.词义侧重点不同
9.主动和被动不同
10.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
附上30组近义词口诀,更加实用,方便记忆,如下:
理解错误用误解,故意错解用曲解
投降屈服用降服,制服对方用降伏
心里悲痛用心酸,痛苦悲伤用辛酸
相信依赖用信赖,相信无疑用信任
行动踪迹用行迹,举动神色用形迹
学习能力用学力,学习经历用学历
好的影响用熏陶,坏的影响用熏染
整体缩小用压缩,减少部分用减少
和平条约用和约,简单合同用合约
非常急速用急遽,变化迅速用急剧
查实证明用认证,证人证据用人证
全军首领用统帅,统辖率领用统率
欢乐兴奋用欢欣,喜爱心情用欢心
马上立即用及时,到预定时用届时
部下属下用部属,安排布置用部署
启发有悟用启示,公开声明用启事
已得利润用赢利,谋求利润用营利
推卸摆脱用推脱,借故拒绝用推托
违背触犯用违犯,不遵纪律用违反
节约剩余用节余,结余存额用结余
不再进行用停止,受阻不前用停滞
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
爱护培养用抚育,精心喂养用哺育
含混不清用隐晦,顾忌不说用隐讳
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
简明扼要用简洁,直接了当用简捷
某时形势用时势,一个时代用时世
一定要做用须要,一定要有用需要
到期为止用截止,到何时候用截至
学习经历用学历,学习水平用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