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张五哥说十三爷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帝听了为什么高兴?
太子与后妈私会,被康熙当场捉奸,老十四和老八随后也搞了大动作,用一张假的调兵符陷害太子调兵造反,一场云谲波诡的夺嫡之争正在悄然上演……胤礽自掘坟墓前途尽毁,加上矗立在一旁的老八对太子之位又是虎视眈眈,太子这一次是在劫难逃,“废”位之事已成定局,小命也悬在了线上,最后装疯卖傻才保下一命。
太子一废莫过于烧心的就是康熙,儿子众多,皇位却只有一个,从内心的真实想法来讲,他压根就不想废除太子,无奈于这小子不堪重用,太不争气,太子险些丧命让人失望至极,也实在是被逼之下的无奈之举,因为太子一旦被废除就有可能让朝局陷入动荡,迎面而来的是满屏风雨,太子在位时,老八一党就鬼鬼祟祟地搞了很多阴谋诡计,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储位的争夺,这下太子一废不仅他会跃跃欲试,其他的皇子们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和皇权带来的诱惑,各个心怀鬼胎,九子夺嫡大战因太子被废一事正式拉开了序幕。
康熙搞投票选举康熙并没有明确立谁为太子,而是让大臣们推举太子,投票选举,这种选举方法看似公平而又民主,可是我们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下,向来就没有选举这回事,谁来当这个太子关键还得看康熙的意志,他设计这一出选举大戏不过是在试探皇子们的心罢了。
老十三因为太子之事受到牵连,被圈禁在宗人府,此时的朝局形势就如同笼罩了一层烟雾,康熙的内心也十分的矛盾和复杂,太子连累老十三也就是在大臣们投票选举太子的过程中,康熙找张五哥谈了一次心:康熙:朕那么多皇子中间,你认为谁最好?
张五哥:十三爷最好。
康熙:因为他救过你的命?
张五哥:是,也不是。
康熙:嗯!怎么说?
张五哥:奴才绝不是因为十三爷救了奴才的命,奴才才会说十三爷好的,因为十三爷为人心怀坦荡,行侠仗义,从来不暗中算计人,所以奴才才说十三爷最好。
十三爷不适合当太子康熙:不,你认为他最好,那么也就是说你认为他最应该当太子了。
张五哥:人最好,并不一定就应该做太子。
康熙:嗯?
这又是什么道理?
张五哥:就拿十三爷来说吧,他人太直,不会转弯,又容易轻信别人,所以他人虽好却当不好太子。
康熙:你这个张五哥,小小一个侍卫,你怎么敢这么跟朕说话?
张五哥为十三爷求情张五哥:回皇上的话,奴才不知道哪些话当讲,哪些话不当讲,奴才只知道应当对皇上讲真话。
不讲假话。
康熙:对!对!对……朕要的就是真话,比如说王擅,当着满朝文武说朕的不是,但说的是真话,朕不难为他 ,你今天敢对朕说真话,朕要赏你。
张五哥:皇上要赏,就赏奴才一个天大的心愿,除此以外,奴才不敢受赐。
康熙:你说,说,朕答应你!张五哥:奴才恳求皇上放了十三爷。
康熙:好个张五哥,你小小一个侍卫保起皇子来了,面子不小啊你,朕答应你!康熙为选太子一事忧心忡忡康熙为选太子之事一筹莫展开问,收到张五哥的答案之后,康熙舒展了潜伏在脸上的愁绪,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欢悦的神情。
张五哥的话大致有两点主要内容,第一个是肯定十三爷的为人,第二个为十三爷求情,这两件事不仅没有惹怒康熙,反而让他十分高兴,是为何呢?
一、张五哥句句真言,正好落到了康熙的心坎上作为九王之尊的皇帝,那是高处不胜寒,孤家寡人一个。
有几人敢在皇帝面前剖开心思说真话,康熙点了名字,十三爷对张五哥有救命之恩朝中除了王擅敢仗义执言之外,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真要说第二个人就只有张五哥了,张五哥虽然和十三爷关系不错,二人之间不仅是郎舅关系,而且十三爷对张五哥还有救命之恩,所以张五哥为十三爷说话,无可厚非,康熙也心如明镜,自己的儿子什么性格,什么为人,在康熙的心中有一杆衡量的称,张五哥对十三爷的评价句句属实,并不夸大,康熙听了张五哥的话龙颜大悦让康熙心里最为高兴的点就是张五哥不仅讲了优点,还讲了缺点,优点是人最好,缺点是人太直,不会拐弯,不宜做太子。
作为一个小小的侍卫,能够真实地在皇帝面前评价皇子,实乃胆大包天。
幸运的是,他的每一次答题都落到了康熙心中的正确答案之上,答案中保持了一种态度,那就是两个字“真实”。
十三爷是出了名的侠王,讲忠义仁孝,疾恶如仇,看重兄弟情谊,从不计较利害得失。
康熙认为老十三不适合做太子张五哥说十三爷忠厚,也正是康熙曾对这个儿子的评价。
既然十三爷这么优秀,那么又适不适合做太子呢?
康熙心中的答案是不适合,张五哥的答案也是不适合,这与康熙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不适合的主要原因是性格。
但是对于皇子适不适合做太子,就算是康熙身边的宠臣张廷玉也未必敢照实说真话,如果说了就有可能惹火上身。
自古帝王多疑,说十三爷不适合,那就有站队其他皇子的嫌疑。
张五哥说了真话为了规避风险,一般人不会在康熙面前讲真话,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张五哥就照实说了,不仅没有偏私,还句句落到了康熙的心坎之上,所以康熙甚为高兴,终于遇见了第二个敢在他面前讲真话的人。
看来还是真话最能打动人心。
二、张五哥的话中埋了大bug康熙问张五哥朕的这么多儿子中,谁最好!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十三爷最好”,按这种套路走下去,以他和十爷的各种捆绑关系,康熙与张五哥谈心接下来康熙继续发问:“你认为他最好,那么也就是说你认为他最应该当太子了?
”,这一问张五哥肯定会站在适合当太子的角度作答,我是这么认为的,当时的康熙也一定这么想,可这一次张五哥小子却没有按套路出牌,给出的答案让人大为惊讶,那就是十三爷不适合做太子。
皇子们已经在为争储暗流涌动,说得严重一点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皇位谁不想争一争呢,老十三是张五哥的大舅子再加上十三爷是他的大舅哥,张五哥难道就不想贪个国舅爷做一做么?
只要有贪心和欲望张五哥就不可能讲真话,所以张五哥在这里埋的大bug是什么?
那就是让康熙看到了他是一个清醒的人,他答案的反转,触到了康熙的心弦。
张五哥虽然是一个小小侍卫,此番关于十三爷的作答,也算是表明了对康熙的忠心。
一个人能不被形势所迷惑,不被诱惑所屈服,张五哥做到了独善其身不被欲望所左右,方能做到独善其身。
在朝局并不明朗的局势下,张五哥可谓是给了康熙一剂强心药。
对于太子的选择也有了更清晰的决策。
真是小小的人物心中有大大的能量啊!康熙能不高兴吗?
有如此头脑清醒的一名侍卫陪伴在他的身边,当然是幸事一件。
三、给康熙送了梯子,下了台阶康熙带着儿子们在热河围猎对于太了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他与后妈的私情被康熙撞破;二是老十四和老八一伙人陷害太子造反。
康熙废除太子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太子还有活路吗?
太子陷入困境,只有老十三不怕受到牵连,仍然支持太子,并在老爹面前为太子说话求情。
而其他皇子则诬陷他和太子一起造反,康熙也以此圈禁了老十三。
老十三会不会和太子一起造反,康熙心中早就知道正确答案,他相信这个儿子的清白,太子也是被人陷害。
只是碍于当时局势复杂,老十三那受不了冤的脾气必会硬杠到底,老十三被圈禁康熙只能选择暂时将他圈禁。
从热河回到皇宫,太子被废,造反虽然是被诬陷,但他和后妈有一腿的行为却是事实,这样的结果也是咎由自取。
老十三被关才是真正的冤枉,可康熙一言九鼎,不能说关就关,说放就放。
正在康熙犯愁之际,张五哥却很主动地给他送来了梯子,他先是肯定十三爷的为人,然后又给出了不能做太子的真话,最后自己向康熙求情,希望赏他一个天大的心愿,康熙实现张五哥心愿康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让张五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愿,这个心愿的胆儿也真的是有点肥,居然是让康熙放了十三爷。
康熙听到张五哥的真话高兴,听到这个心愿就更为高兴了。
这是给他搬来了梯子让他好下台阶啊!否则矗在那里,无论是作为皇帝,还是老爹都下不来台。
张五哥的话从侧面证明了十爷不可能参与造反,一个是十三爷的为人不允许,另一个是也确实做不了太子。
康熙想找台阶下这些话康熙心里知道,但是必须借别人的嘴说出来,自己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所以康熙与张五哥的这一次谈完心之后,十三爷就立刻被放了出来,真的是成全了张五哥的心愿,但事实上这也是康熙的心愿。
他只是借张五哥的手放了儿子而已。
张五哥和他无缝对接,既聪明,也深懂圣心,解了心中的难题,康熙当然是笑逐颜开!张五哥真的是没有让他失望。
张五哥懂康熙心意写在最后张五哥对康熙的提问,称得上是优质回答,可以够得上满分100分。
特别是那句“人最好,并不一定就应该做太子。
”这一句最为出彩。
因为这一句话抛开了私情,抛开了贪欲,而是站在一个真诚的角度给予的真实评价,这也是康熙最欣赏张五哥的一点。
“真”在皇帝面前,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表现,因为在朝廷中戴着面具的人太多了,敢于说真话的人屈指可数,张五哥耳目一新,康熙发现张五哥与众不同皇帝发现了新大陆,焉能不高兴乎!再加上说得既真又实,没有一点虚夸的成分,十三爷就是一个忠厚但又做不了太子的人,张五哥的最大优点是在康熙面前不装,知道真相,还敢直言真相。
在康熙的身边正缺少这样的人,发现了一个比较另类的品种,康熙高兴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