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真正检验人心的地方,同意吗?

2022-08-07
7 阅读

两年前,我不幸成为一名乳腺癌骨转移癌症晚期的患者。

经历了一次死里逃生,我的肿瘤在靶向药和内分泌药的神奇药效下暂时被封印。

因为我的内分泌药弗维司群需要在省中医院住院注射,我每个月要在省中医院肿瘤科小住几天打针、挂水、做些身体检查。

这样,我也就成了省中医院肿瘤科定期出入的老客,转眼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医院是检验人心的地方,这样说也是不无道理。

尤其是在肿瘤科病患罹患的是被称为绝症的重疾,面对的是病人身心的重创,还有高昂的治疗费用。

家里有一位癌症患者极有可能让整个家庭陷入难堪的困境。

常言:患难见真情。

灾难有时真的可以成为情真情假,情深情浅的试金石。

岁月静好中的花好月圆,在人生的狂风暴雨之下也许会露出另外一副面孔。

“你说:五十万!你们能保证她痊愈吗?

”肿瘤科一位年轻的女病人的丈夫质问着医生,在得到医生难以定论的回答之后,他选择了抛弃病妻,自奔前程。

不知道是肿瘤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还是家庭的经济真的难以为继,一位上了年纪的癌症患者的家属决定对亲人放弃治疗。

即将被带离医院的病人,想到他离开医院后将再也得不到治疗,失去了求生的希望,只剩下等死一条路,万般不想离开医院。

那位病人在亲人们把他拖离病床的时候,用他瘦骨嶙峋的双手竭尽全力地紧紧地扣住病床的床栏……。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久病床前无孝子”之所以有这些老话流传,也是因为人们看到了患难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然而,病患对人性的检验并不都是考验出人性的凉薄与寡情。

一年多的就诊经历,在肿瘤科的病房里我与许多肿瘤科来来往往的病友相遇,我见到的世态人情更多的是亲人们对患者的不离不弃,细心照顾,是一家人风雨同舟,休戚与共。

在肿瘤科里你看到了疾病无情,却又能看到人间有爱:夫妻间的患难与共,儿女对父母的拳拳孝心,姐妹兄弟间的手足情深,甚至有亲友间的无私照拂……。

那位曾经与我同病房的病友已经好久没有相遇了。

我们初次相见是在同一病房,后来又有两次在肿瘤科相遇,虽然不是同病房,可是那位每次都在病人身边照顾的妻子,只要在肿瘤科与我相遇,一定要过来和我打招呼,聊上几句。

初次相识,我对她说过我曾经病危垂死,后来一个靶向药又死里逃生的经历,还对她说:无论疾病多么沉重,也许碰到一个药就能有起死回生的奇迹。

她的丈夫病情严重,看着我那时活蹦乱跳的样子,让她觉得她的丈夫也大有希望,所以每次看见我她都会过来与我寒暄,每次当我对她说那句:“说不定某一种药就会创造奇迹”的老生常谈时,她的双眼都会一亮,闪露出大受鼓舞,深感安慰的神情。

她日夜照料的老公可能是因为病痛有点多事,还会发些小脾气。

那位妻子无怨无悔地照顾他,用小锅给他煮营养餐,为他按摩,没早没晚地服侍他,满心满意地盼望着丈夫早日康复。

一位曾经与我邻床的病友的丈夫也让我印象很深。

一次,病房里的病友和陪护人员闲聊时,他对我们说起他的经历:他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多少字。

年少时父母双亡是一个孤儿,在长大后进工厂做工人之前还有过一段流流离失所的经历。

他照料的老妻身体虚弱,终日卧床,时不时地哼哼唧唧地诉说这里那里不舒服,翻身、上厕所、把哪里捶捶揉揉、叫护士打针挂水……。

晚上,陪护的人睡在一张狭窄的都不能翻身的折椅上,那位丈夫虽然倒床就鼾声四起,可是只要他的老妻哼哼着轻声一唤,那个丈夫一定醒过来服侍。

一个看起来糙汉子似的人对待妻子每每轻声细语,轻手轻脚……。

想想这位老人,少年孤苦,到壮年才有了妻儿家庭的天伦之乐,晚年竟然遭遇妻子重病,命运对人的拨弄翻覆让人唏嘘,老人对妻子那份照拂、关爱也是让人动容。

一次入院与我邻床的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虽然年纪大了,又是患病,可是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康复的很好,精神颇为健旺,人也能活动自理。

因为年纪大了医院才要求她必须有人陪护。

“你真是福气,享孙子的福呢!”一次,我们闲来无事彼此寒暄时我说道。

老人听了眉开眼笑,满脸自豪地夸孙子懂事、学业好、孝顺……。

老人的孙子刚刚大学毕业,在还没有参加工作的空档来照顾奶奶。

有趣的是:那位孝顺的贤孙白天对奶奶嘘寒问暖,多方照顾。

到晚上,青年人睡得深沉,经常是一夜睡到到天亮。

我晚上睡得晚,几次见那位老奶奶轻手轻脚,一步一挪地独自去上厕所。

想来她是疼爱乖孙,不忍夜里搅扰了孩子的清梦使唤他吧!我每个月在省中医院住院,曾经连续三次被安置到同一个病床,更巧的是我连续两次与同一个病人住相邻的病床。

那位女病人还不到50岁,发现病情的时间比我晚一些,也是在新冠疫情开始那一年。

贴身照顾她的是她的女儿,南京某大学大三的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疫情一代的大学生。

两次我都看见她的女儿在照顾她,据她所说:她的女儿已经是多次在医院照顾母亲,最长的一次有20多天。

“因为疫情,学校让学生在家上网课,女儿才有时间在医院照顾我。

”有一次,那位妈妈对我说。

“上大学都在家里上网课了,同学都认不全呢!”女儿插了一句。

因为疫情小姑娘的大学没有美好的校园生活,因为妈妈的疾病孩子还经常要在病房侍候母亲。

那位病友自述她曾经经历病情危重,化疗的痛苦,脱发,身体虚弱……。

现在靶向治疗,身体已经大有好转,虽然因为靶向药的副作用她一会要用药控制肝损伤,一会又控制肾损伤,不过看她还是精精神神,谈笑自如。

她的女儿是一个独生女,和妈妈说话柔声细语里带着点娇嗲。

她们母女情深,母亲常有点小唠叨,那孩子从来没有和妈妈顶过一句嘴。

孩子每天在医院妈妈病床前陪侍母亲,中间抽空回家为母亲做营养餐送到病房,晚上睡在窄小的折叠床上,这竟然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的大学生活。

然而,患病的母亲已经度过她病痛最危重的时刻,在孝顺女儿的精心照料与护理下正走向好转康复,母女俩还会一起共度更多的相亲相爱的时光。

我在疫情期间遭遇肿瘤君,在急诊室,在病房我的所见所闻中,虽然有些人在亲人的患病的考验下暴露了他们人情中的冷漠无情。

但是,我看见更多的是病人亲属们不离不弃地和病患一起共同抗击病魔,为了亲人的一线生机出钱出力。

我虽身患如此重疾,却对于命运没有太多的抱怨,对于人生也并无太多的失望。

因为我心有庆幸:我能在青春里遇见此生最好的伴侣。

结发夫妻,青丝白头。

我的老公是我病重虚弱时在床前亲侍屎溺不以为嫌弃的人。

是我被告知无药可救时,仍然四处奔波求医问药,终于为我求得救命良药的人。

我的疾病治疗靡费钱财,平日里俭省几乎到锱铢必较的老公对我的救命钱却毫不吝惜。

患难见真情,我是不幸的患病者,却也是那个在医院检验出人性的善与温暖的幸运儿。

医院是检验人心的地方吗?

我想在疾病这样重大的人生变故里,医院可谓是一个检验人心的地方!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