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将的武器动辄上百斤,现在的人搬起来都费劲,古代和现代人体质差距那么大吗?
我的观点是,古人的身体体质,整体比现代人要强上更多。
但古代将领兵器重量还有待商榷。
首先古代人的生活生产中,大都是重体力劳动,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帮助,只能出力气,力气是长期越使用,劲力越大。
现代社会,各种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大面积的使用,人群出重体力的比例,与古人相比减少了很多很多。
古代的战争都是冷兵器作战,为求自保,也是要求力量要比别人大,没法子,因为只能那样,如果弱小那自然是会被淘汰的。
现代的人压根和古人的生存环境不一样,不是必须靠力气生存,力气大小自然是不一样。
而作为武将,那兵器就是命,能挥舞的越重,那就越威猛,才能活的更长久。
再谈像项羽力举千斤,李元霸的锤一只400斤,两只800斤,这些都是古代演义、说书等文学描写中的艺术夸张手法。
再者,李元霸、宇文成都,都是古代评书中杜撰出来的小说人物。
说某个壮汉一顿能喝十斤酒、吃五斤肉,和一顿能喝两斤酒、吃一斤肉,前者更能吸引观众一样。
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82斤,是因为古时候的斤两重量,与现代的有很大不同。
那时候的82斤,相当于现在的36斤左右,这个重量还是可能上战场使用的。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里面可能有一个小小的误会,82斤重偃月刀的误会。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
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
……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三国志·典韦传》这段话出自正经的《三国志》记载,而非演义-《三国演义》。
猛将典韦体格魁梧,臂力过人,喜好用大双戟和长刀。
军里说:曹公帐下的猛将典韦,一双大戟足足有八十斤。
后来的文人偶尔会用“长戟八十斤”来形容武将臂力过人,作战勇猛。
可能后世的文人,为了自己的文章、书籍更能有吸引人的点,也沿用了猛将必须使用80斤以上兵器的框架说法。
汉代出土汉代的100斤重的青铜剑,只能是礼器、或祭器。
因为青铜的密度是7.5-8.9g/cm3,取中间值8.2g/cm3,换算过来现在100斤重的青铜剑,剑身横截面积大约算30c㎡(约5cm*6cm形状),那么这把青铜剑的长度达到203cm;剑身横截面算40c㎡(约5cm*8cm形状),剑身长度就有152cm。
(国内好像还没有新闻说出土100斤重的青铜剑)想象一下,一把超过2米或1.5米的、重达百斤的巨剑,在战场拼杀,还不如使用戈、矛、戟、朔、枪、拐等长兵器,或者锤、锏、鞭等钝兵器,来的更有杀伤力。
附古时各朝代重量对比:古代朝代“斤”的重量1、西汉东汉、南北朝时期:一斤相当于222克--258克左右。
2、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克左右;隋朝末年:一斤相当于222克左右。
3、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克左右。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祝你生活安康,事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