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和“封建”这两个词谁能说说他们最原始的意思?
2022-09-07
62 阅读
“形而上”,顾名思义,就是具体形态以上的东西。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是什么?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这个道,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规律,是从诸多有形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本质性的东西。
它虽然抽象无形,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形而下者谓之器”。
器就是有形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在某一方面有着特定功能。
如房子住人,钢笔写字等。
孔子曰:“君子不器。
”就是要君子对人有益,不要只拘泥于一种具体的小的帮助上,而要从形而上的,道的根本上去帮助人民大众,那才是真正的君子。
“形而上学”,本义为哲学上研究具体形态以上的,世界本质的,也就是事物规律的学问。
而现在很多人却把它看成了与辨证思维相对立的,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贬义词。
“封建”是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就是君主把土地分封给宗室或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以藩屏共主的统治秩序。
这种封建制度在我国,从公元前221年始,至1911年亡,延续了二千多年。
“封建”二字,最早见于春秋的左传富辰言:“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无地或少地农民替其耕种,而绝大部份的产品却被地主剥夺。
所以,马克思则把“封建社会”定义为“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
”现在,“封建”往往与“迷信”又搭在了一起。
封建是落后的,迷信是盲目的的。
落后而迷惘,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遵道贵德,崇尚科学,与时俱进,繁荣中华,才是我辈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