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学聚会”中,很少看到体制内的人?
2022-08-07
7 阅读
同学聚会的时候,体制内的人很少参加,我认为实属正常啊。
比如,我们大学校友5年和10年聚会时,我都没有参加,也没什么特殊的理由。
因为,大学毕业5年聚会的时候,我因为是国防生,当时还正在部队服役呢,而且是在野战部队服役,那时候肯定没法出去,因为大学与服役的地方是两个省,离得又比较远。
大家天南海北的,很多人都没干出啥名堂呢,只有少数家里挺厉害的,借助家庭背景,最后干了和自己大学专业无关的生意,混得还不错。
我们班有四分之一都是国防生,这是离体制最接近的工作了,最后国防生都没去,毕竟部队请假还是很严的,偶尔休个假巴不得赶紧回家,不会因为同学会而专门请假。
第二次是大学毕业10年的时候,当时班长早早地就在群里吼吼,让大家早做准备,特别是还给班里每名国防生发了微信消息,让大家务必参加,毕业10年了,大家聚一次不容易,关键是非常有意义。
虽然,同学会定的时间放在了国庆,但是十年聚会,又恰逢部队体制改革,我们单位撤并降改移,千里移防至南方一个省份,我们同批国防生大多都在经历部队体制改革,即便是外省已经转业的同学,也无法预留时间千里迢迢的跑回学校去,其实大家更多的是没了那个心劲,无非跑回去在一起吃个饭,满足下部分人的虚荣心而已。
至于高中的同学会,也差不多类似情况。
体制内的人少去,一方面是体制内的人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在同学会的场合,无论是被夸还是被损,都是给自己找不愉快;另一方面,体制内的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在同学会的人中,已经无法找到共同语言了,同学们勉强在一起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而且很多时候,同学会的举办偏离了原来的中心,脱离了原来的主线,成为了某些人的主场,也就失去了同学会的意义。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