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所创

2024-04-11
93 阅读

贞观之治是哪一年哪个皇帝开创的,贞观之治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

贞观之治的说法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还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等政策,使社会出现了一片安定;并且,他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贞观之治起止时间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用、虚心纳谏,重用魏徵等诤臣;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同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为什么人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统的女皇帝,留给后人太多的争议,人们对她的态度是充满矛盾的。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

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

武则天在位期间,天赋役宽平,刑罚清省:赋役变得轻松,不再有很多的赋役,刑罚等刑律变得清楚

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下,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所以后世有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评价。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毛泽东说:“武则天不仅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

但是她动用酷刑,滥杀无辜(只是官僚。没有平民百姓),还有很多男宠。

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不过武则天对历史还是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功大于过。

开元盛世贞观之治顺序

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唐朝前期的两个大治时期,但是很多人把顺序搞反了,应该是先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贞观之治是指唐代第二个皇帝唐太宗在位时期,而开元盛世则是在唐代唐玄宗在位时期,唐太宗是唐玄宗的太爷爷,所以先有贞观后有开元。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