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俶塔怎么读?保俶什么意思?
保俶什么意思
保俶”就是取保佑钱弘俶之意,原来,在五代十国的时期,当赵匡胤的大宋朝一个一个地吞并了这些小国后,吴越作为一个占地面积极小的国家,仅有15万平方公里,自然很难与强大的宋朝匹敌,而此时钱弘俶又收到了赵匡胤召京的消息,他只得寄希望于佛祖,于是立誓如若保佑他此行安然归来,自己一定还愿修塔。赵匡胤并没有要了钱弘俶的性命,于是,钱弘俶安然返回后,便命人修筑了此塔。保俶塔可简称俶塔吗
不可以。保俶塔是一处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传统古建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宝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
据载,于五代后周年间(948年-960年),吴延爽始建之,为九级。
北宋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和尚永保师叔,简称“保叔”,募缘十年,进行重修,改为七级。
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
1997年更换朽坏塔刹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保俶塔在什么山上
地址:北山路宝石前山路宝石山上(近宝石流霞)
保俶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线宝石山上,始建于北宋年间,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六面七级实心砖塔,高45.3米,为1933年按明末以后的原式样重建。保俶塔——在葛岭之北宝石山上,吴越王钱俶当朝,深得民心,百姓虑其不永,筑塔于宝石山上以保之,塔名因此而得。另有讹传此塔系寡嫂祈叔平安而建,因此讹称为“保叔塔”,也有误称之为“宝所塔”。
西湖保俶塔怎么上去
1.
乘坐公交车:从西湖乘坐118路公交车,至“新新饭店”站下车,步行一千米至保俶塔。历时约40分钟,票价2元。
2.
乘坐旅游专线:在西湖乘坐旅游专线公交Y10路,至“葛岭站”下车。历时约25分钟,票价2元。
保俶塔历史
从文献记载来看,保俶塔兴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是吴越国大臣吴延爽为安置高僧善导和尚的舍利而修建。保俶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称宝所塔、保叔塔、宝石塔等。
两宋,被称“宝叔塔”或“保叔塔”。
北宋文人郭正祥有诗云:“宝叔存遗塔,影摇湖水光。层层仙露湿,苔藓自生香。”又南宋文人许及之曾作《九日同从班诸公自南山过苏堤登宝叔塔》:“柳下芙蓉锦作裳,画船波底见秋光。登高自昔须吾辈,戏马从人上宝坊。白发未嫌纱帽黑,紫萸偏称菊花黄。常年风日无如此,争不从容入醉乡。”
元代 , 被称为“保叔塔”。
元代文人方回作有题为《左顾保叔塔右顾雷峰塔并南北高峰塔为四》之诗:“四山角立四浮屠,绝似双林竞宝珠。万古一丸拏不去,夜深朗月浸澄湖。”再者元人钱惟善作诗《保叔塔》,其云:“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野云秋共白,江树晓逾青。凿屋岩藏雨,黏崖石坠。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沈冥。”
明代,被称为“保叔塔”或“保所塔”。
保所塔之例:明人胡应麟作《九日同庄静父俞羡长登宝所塔》之诗:“突兀龙山色,登高豁旅愁。黄花亦无赖,偏逐少年头。”
明代亦有称之“保叔塔”之例,如释雪江《陪洪司冦陈大理宝叔寺登高》:“宝叔塔前秋色晴,黄花作意向人明。锦袍罇酒重阳节,白发山川故老情。万里中原芳草歇,孤城落日大江横。翠华廵幸知何处?寂寞天南忆两京。”
清代,被称为“保俶塔”。
清代诗人留下了大量歌咏保俶塔的诗,例如黄久文《冬日登保俶塔》、钱思复《保俶塔》、王庆勋《登保俶塔》。从这些诗作的记载情况来看,清人称之为“保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