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每月税前工资达到多少需要交税?
你若以为工资超过5000就要交税,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懂得合理避税,也许月薪10000也不需要交税;但如果你不懂,那每年很可能要比别人多交好几千块钱。
首先我们来看下面这个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国家为了减轻个人税负,除了我们日常所说的5000元整起征点以外还设置了许多其它的免税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依法享受。
不过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其实还有更多的操作技巧,下面我跟大家一一分享。
专项扣除简单来说,专项扣除就是五险一金里面个人缴纳的部分,但因为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个人不需要承担,所以最终扣除的就是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通常情况下,这一部分并不需要我们来操心,因为企业在发工资代扣个税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一部分去除了。
但是,在实际的工资发放当中,这一部分却有着非常大的操作空间。
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很多企业(绝大部分私企)为了控制人力成本,往往不会按照员工上一年的真实收入作为基数缴纳五险一金,而是按照当地社保规定的最低标准去交。
像我表弟,目前税前月薪12K,按照24%标准公司应该缴纳2880元公积金,公司和个人各承担一半。
但他公司普通员工统一只缴纳600元公积金,个人300,公司承担300。
表弟就与公司协商,要求公司从个人工资中再扣2280元用来缴纳公积金,因为对于表弟来说,这钱不管是打到工资卡还是公积金账户中,最终都是用来还房贷的,那何必再发到工资卡里来扣税呢?
说到这有些人可能就想耍小聪明了,既然交公积金不用扣税,那我是不是交得越多越好呢?
当然不是,如果你的缴纳比例超过24%,超过部分依然是需要扣除个人所得税的。
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婴幼儿照护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下面我们逐条解释。
一、子女教育从子女幼儿园小班开始一直到博士毕业,都可以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夫妻双方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所以大家可以根据收入情况灵活选择,但要注意一年之内只能变更一次。
二、继续教育这里面分为两类,一类是学历提升(如函授本科等),另一类则是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学历提升的话在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注意同一学历最长扣除不能超过48个月(4年),另外如果你攻读的是本科及以下学历,那可以选择你本人扣除,也可以选择帮你的父母扣除。
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在取得证书的当年进行申报,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这里面既包含教师资格证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也包含像茶艺师这样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详细可以上个人所得税APP内查询。
部分证书示例三、大病医疗这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四、住房贷款利息还贷期间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五、住房租金如果你在工作地没有房子需要租房,则可以享受这一笔减免,另外需注意这不能与住房贷款利息同时享受。
其中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六、赡养老人如果你父母有一方年满60周岁的,则可以享受该项扣除。
如果你是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若不是,则需要与兄弟姐妹分摊,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七、婴幼儿照顾这是今年新增的一个项目,如果你家有3周岁以下宝宝的,就可以享受这项扣除,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同子女教育一样,可以有夫妻双方中一方享受100%,也可以各享受50%。
从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到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大病医疗、赡养老人,这七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基本上考虑了纳税人不同阶段的负担情况,实现了纳税人各阶段支出全覆盖。
刨去大病医疗除外,其余专项扣除如果你都可以享受,那就算你工资达到10000元,也依然不需要缴纳个税。
以上这些专项扣除,大家可以登录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然后选择你需要扣除的项目,按里面的指示操作即可。
登录首页找到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寻找找对应项目按要求填报即可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这一项也许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实际上你可能正在发生,常见的主要如下。
一些福利比较好的企事业单位,除了五险一金可能还会缴纳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其中员工承担的部分也是可以扣除的;公益慈善捐款也可以扣除,但要注意不能超过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该项目前还在上海、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试点);如果你购买了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险,可以按照2400元/年予以扣除以上4项的申报和专项附加扣除不用,你直接在APP首页是找不到申报入口的,而是需要在年度汇算的时候统一进行申报。
其它可以降低自己个税缴纳额度的方法一、合理利用个税优惠期在企业上班会遇到年终奖及其它奖金的发放,目前奖金可以选择两种扣税方式:一,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0%;二、并入综合所得申报。
至于如何选择,主要看哪一种方式税率更低。
参照上表,如果你平常的收入比较高,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已经超过了14.4万,那么再将其它奖金并入计算很可能税率就要超过20%,这时候将年终奖作为一次性奖金收入按照20%缴税更加合适;反之如果你的收入不高,那就合并综合所得申报更加实惠。
二、记得年度汇算上面我们也已经讲到过一部分,如果你有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那么需要在年度汇算的时候申报相关项目,申报成功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退税。
另外因为月度预扣差异、稿酬等其它所得预扣差异等情况,均可以通过年度汇算获得退税。
三、合理利用报销一般来说公司跟员工谈工资的时候就是一个月多少钱,至于你上下班的交通费,工作期间的通讯费等等,都交由员工自己去买单。
但是如果你能跟企业协商,约定这些费用按照2000元/月定额补贴,你凭发票报销,那这部分收入也就可以不需要交税。
说在最后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本文绝对不是让大家不要交税,而是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在法律框架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减轻自己的税负。
而且从国家的各项政策来看,其本身也是希望减轻我们这些上有老小有小的普通人的经济负担。
最后,还是祝大家能够多多交税,毕竟交得越多,就说明你赚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