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蛇”机动真的有实战意义吗?
作为资深军事作者,笔者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眼镜蛇”机动在实战中,是无用的。
如果是二战时期、第一代喷气战机时代的空战,在格斗中“眼镜蛇”机动,兴许还有些用,但是在现代空战中,谁用“眼镜蛇”机动,谁就离被击落不远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眼镜蛇”机动虽然看上去酷炫,但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掉速度。
图为俄罗斯雨燕飞行表演队展示眼镜蛇机动。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是指飞机在平时,忽然拉大仰角至接近垂直状态,然后将速度瞬间降下来的动作。
其大致飞行轨迹,就像是眼镜蛇发起进攻时,将头抬起的动作,因此被称为“眼镜蛇”机动,由苏联的普加乔夫最早使用,因此叫做“普加乔夫眼睛蛇”机动,该动作的代表性飞机就是苏联时期研发的苏-27战斗机,该动作也被看做是苏-27良好气动性能的证明。
诚然,从理论上而言,当你的飞机被敌人咬住尾巴时,可以采用“眼睛蛇”机动,瞬间降下速度,然后敌人躲闪不及,冲到你飞机的前面,然后你再从容不迫的瞄准、发射导弹,将其击落,似乎是格斗空战的“绝招”。
但是这招确实很绝,绝到几乎没有机会使用。
现代空战都是导弹作战,机炮空战也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双方从200公里之外就开始了第一轮空对空导弹打击,一般而言,先进战机足以在这个距离分出胜负了。
但是,在中远距离交战,飞机可以马上采取规避措施,比如机动+释放干扰弹,虽然会造成能量损失、速度损失、高度损失,但是有时候能保命,但是要强调的是,现代空战“发现即摧毁”,一旦面对空对空导弹的攻击,是很难躲过去的。
如果有幸躲过这个阶段,双方可以在30-40公里距离开始视距内格斗空战,这时候更加凶险,因为先进空对空导弹的不可逃逸距离都在20公里以上,基本上在这个距离被空空导弹锁定攻击,被击落的概率是90%以上。
从正常角度来看,现代空战到这个阶段就可以结束了。
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能出现两架飞机互相近距离咬尾巴、空中拼刺刀的机会,所以也没有机会使用眼镜蛇机动,把敌人的飞机甩到自己的前面。
反而,如果使用了眼镜蛇机动,会导致飞机的速度快速降低,而现代战机的特点就是,如果速度降低,机动就会笨拙。
重新加速、爬高度又需要时间,如果把握这个机会,向正处于慢速甚至是几乎不动状态的飞机发射空对空导弹,他肯定也是跑不掉的。
再者,即便是有机会进入极近距离的格斗空战,那也不要轻易使用眼镜蛇机动,因为在使用眼精神机动后,在你重新恢复速度、高度的时间里,敌人可能已经完成了盘旋,再次绕到了你的身后,别忘了,现代战机的格斗是在亚跨音速条件下完成的,速度都是很快的,盘旋半径本身也不大,很容易就能再次咬住对方。
所以说,眼镜蛇机动,实在是没有躲避敌人袭击的价值。
至于说,用眼镜蛇机动躲避空对空导弹,那更是无稽之谈。
因为空对空导弹是近炸引信,可不是命中后才爆炸。
当使用眼镜蛇机动躲避来袭的空空导弹时,空空导弹会在接近机动飞机的一刹那,就爆炸,不会飞过头的,照样能将其击落。
所以,现代战争中慎用眼镜蛇机动,很多专家都推荐,一旦被敌人导弹咬住了,那还是跳伞的好。
所以,要赢得空中战斗,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要率先发现敌机,率先完成攻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