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初年,罗卜藏丹津究竟为什么要造反?
罗卜藏丹津原本是想着在青海独大的,但清朝当然不可能容许这种情况出现,因此进行了各方面的敲打削弱,这引起了罗卜藏丹津的不满,最终引起反叛。
清朝康熙五十三年的时候,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达什巴图尔去世,他的儿子罗卜藏丹津继承了亲王的爵位[澹奕],成为青海和硕特蒙古右翼的新首领。
不过那时候的青海和硕特蒙古,也因为这件事陷入了内乱当中,因为罗卜藏丹津的父亲达什巴图尔就是个庶出,所以固始汗其他的嫡出子孙非常不满这件事。
达什巴图尔是固始汗与一个没有名分的侍女所生的孩子,却因为固始汗的格外偏爱,加上当时与固始汗关系亲厚的五世达赖的支持[澹奕],才登上汗位,但这也引起和硕特内部的分歧。
说起这段故事,还要说说所谓的青海和硕特是怎么回事,青海和硕特部的祖先是兀良哈三卫之一的福余卫,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撒尔的后代,明朝初期向西迁徙到西北地区。
那时候的和硕特部是漠西蒙古四大“卫拉特”之一,而且还长期成为盟主,实力强大,而其他的“卫拉特”实际上都是附属于蒙古的其他族群[澹奕],跟和硕特部的语言文化有所差异。
直到鄂齐尔图汗时期,卫拉特之一的准噶尔部崛起并且击败了和硕特部,建立起了著名的准噶尔汗国雄踞西北,和硕特部的族人因此受到打击,被迫向外迁徙。
当时部分的和硕特部人跟着土尔扈特部去了伏尔加河流域,另外一部分跟着新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前往青藏高原[澹奕],并且建立起了著名的和硕特汗国。
和硕特汗国兴盛时代,在青海可谓独一无二,碰巧在17世纪初期的时候,西藏发生了大规模的动荡事件,信奉噶玛噶举派的西藏藏巴汗,带兵攻打拉萨,击败格鲁派。
这个时候,导致整个西藏被噶玛噶举派控制,无奈之下,当时的四世班禅与五世达赖还有摄政的索南群培等人,向青海和硕特的固始汗求援。
固始汗先后灭掉了青海的“却图汗”,与西康的苯教势力,又带兵突袭西藏攻占日喀则,帮助格鲁派灭了噶举派的藏巴汗[澹奕],如此一来,固始汗受到了西藏地方的鼎力支持。
固始汗扶持格鲁派在西藏获得了绝对的地位,而这个时候整个青藏高原基本上都处于和硕特汗国的实际掌控之中,对于清朝,也就是名义上的臣服而已。
可固始汗去世之后,他的继承人威望与实力都明显不如他,到了达延汗时期,和硕特部的内部撕裂更加严重,拉藏汗继承汗位后,和硕特部与西藏地方的矛盾也越发尖锐起来。
拉藏汗原本就与西藏地方的第巴桑结嘉措不和[澹奕],双方势力互相争斗多年,这一时期,著名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也成为了牺牲品。
因为拉藏汗与第巴桑结嘉措之间的斗争,后来第巴桑结嘉措的部下逃亡准噶尔部,而继位的策妄阿拉布坦直接派兵攻打拉藏汗,最终拉藏汗被害,和硕特汗国在西藏的统治结束。
而这个时候,作为青海和硕特蒙古右翼首领的罗卜藏丹津,眼看着清朝平定西藏的准噶尔部,就希望清朝帮助他恢复对于整个青藏高原的统治[澹奕],却被清朝拒绝。
原本想着利用清朝捞好处恢复祖业,却被拒绝,不仅如此,清朝在赏赐分封等方面,为了平衡青海蒙古的各方势力,对罗卜藏丹津这一支,也是故意冷落。
这么一来,罗卜藏丹津想出了个奇葩的“好主意”,他竟然联络灭了和硕特汗国的仇人准噶尔部想着一起发动叛乱,而刚被清朝打败的策妄阿拉布坦不敢出兵[澹奕],倒是不断怂恿罗卜藏丹津。
之后刚好康熙帝驾崩,罗卜藏丹津以为时机成熟,趁着镇守西宁的十四皇子离开,他即刻召集青海各部[澹奕],强迫他们跟着自己一起反对清朝,发动大规模叛乱。
如此一来,罗卜藏丹津之乱正式开始,而那时候的青海蒙古各部,也并非都帮着他,很多的部族都不肯跟着罗卜藏丹津搞事情,纷纷找清朝告状,此时已是雍正帝时代。
雍正帝刚刚登基,也不想大规模出兵,所以他一方面让川陕总督年羹尧早做准备,一方面派人去让罗卜藏丹津投降[澹奕],结果遭到了拒绝,还进军西宁府。
无奈之下,雍正帝动用武力发兵青海,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罗卜藏丹津之乱被平定,他大多数的家人都被俘虏,只有他自己与少数亲信逃去了准噶尔部。
整个雍正时期,西北的准噶尔问题都没能解决,直到乾隆二十年,准噶尔彻底被平定,寄人篱下多年的罗卜藏丹津被俘[澹奕],幽禁北京直到去世。
说白了,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就是因为他想着清朝帮自己恢复对于青藏高原的统治,结果清朝非但不帮忙还对其进行打压削弱,使得罗卜藏丹津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