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侵华日军的首领,冈村宁次为何没有上军事法庭?r
1949年1月28日国民党所有报纸均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了一条不寻常的消息:国防部军事法庭在上海宣判冈村宁次无罪释放。
此消息一传出不仅震惊全国,甚至可以说轰动了全世界。
冈村宁次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扮演着急先锋角色。
日本投降时他担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
冈村宁次的履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日本侵华史。
从1919年起冈村宁次就长期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从事针对中国的情报工作。
1925~1927年期间冈村宁次作为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参与中国内战。
在此期间他曾巧妙利用英帝国主义分子打头阵制造五卅惨案和沙基惨案。
1932年岗村宁次派川岛芳子在中国上海策划挑起一二八事变。
1932年8月19日冈村宁次赴中国东北出任关东军副参谋长。
1935年冈村宁次转任陆军参谋本部第2部部长后成为了日军大本营决策侵略战争的核心人物之一。
岗村宁次在担任日军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期间在占领区实行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
日本战败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将冈村宁次列为甲级战犯。
战后对德国、日本战犯的审判原则是:甲级战犯交国际法庭审判,乙、丙级战犯由受害国自行审理。
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东京审判期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曾多次要求国民政府将冈村宁次押送东京进行审判。
可国民政府却并没将冈村宁次送到东京进行审判,而是一直拖到1949年1月28日对其做出无罪释放的处理。
在当时中共中央公布的战犯名单中冈村宁次被列为第一号。
冈村宁次被无罪释放的消息传出后中国共产党曾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将其引渡到解放区公审处决。
国民政府对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战争罪魁宣判无罪释放引起了当时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
国民政府为什么不惜罔顾民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包庇冈村宁次呢?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民党政权内三个重量级人物对冈村宁次的庇护使然。
第一个保他的人就是何应钦。
何应钦作为国民党内有名的亲日派是仅次于蒋介石、李宗仁之下的实权派人物。
何应钦早年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岗村宁次就是他的教官,所以日本投降后何应钦就千方百计设法保住岗村宁次的性命。
第二个保岗村宁次的人是汤恩伯。
汤恩伯和何应钦一样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而冈村宁次同样也是他的教官。
第三个保岗村宁次的人正是蒋委员长本人。
老蒋之所以庇护岗村宁次倒不是像何应钦、汤恩伯那样和岗村宁次有什么私人关系,而是因为他觉得岗村宁次这个人身上有值得利用的价值。
岗村宁次在侵华战争中主要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等抗日武装作战。
因此岗村宁次对共产党军队的战法是相对比较熟悉的。
日本投降后忙于准备内战的蒋介石就想利用岗村宁次帮助自己对付共产党的军队,而岗村宁次在日本投降后的表现也令蒋介石颇为满意。
岗村宁次做的第一件让蒋介石满意的事就是明电各部日军只能向蒋介石的所谓“政府军”交出武器。
事实上当时蒋介石的“中央军”还远在川贵一隅的大后方,所以不可能很快赶到上海、南京、北京、天津等地接收投降日军。
另一方面八路军、新四军已对日军发起了大反攻:新四军收复了大江南北十几个县城后主力已逼近上海、南京、合肥、武汉等地。
八路军、新四军对这些城市是唾手可得,而蒋介石的“中央军”却鞭长莫及。
华北、华东的大城市将属于谁?
这个问题的决定权实际上落在了冈村宁次手上。
冈村宁次经过考虑后决定向蒋介石政府投降,而拒绝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
时任驻蒙军司令官的根本博中将在明确收到昭和天皇终战令后仍率领所部抵抗苏联红军和八路军。
根本博后来一路逃到北平才向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缴械。
还是这个根本博在战后从日本自费前往台湾再到金门帮助国民党军队抵御解放军。
这个根本博就是冈村宁次的嫡系,也是根据冈村宁次的密令行事的。
等到何应钦去南京受降时就对岗村宁次说:“你对我们十分友好。
蒋主席要我们照顾好你的生活”。
在何应钦的穿梭安排下冈村宁次被任命为“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联络班长”负责百万日军的遣返工作。
从1945年9月到1948年3月冈村宁次以工作的名义被国民党软禁同时也是保护在南京。
在此期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多次要求国民政府将岗村宁次押解东京,但国民政府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诿。
由于冈村宁次没参加太平洋战争,所以盟军方面在争取无果后也没坚持引渡。
冈村宁次对蒋介石、何应钦的庇护也投桃报李:他在南京期间作为国民党的秘密军事顾问多次与蒋、何等人商讨研究对付解放军的战略问题。
何应钦曾对岗村宁次说:“对日战事结束后国共战争就要开始了。
我们对共产党作战困难不少,所以希望请贵军协助”。
对蒋、何意图心知肚明的冈村宁次趁机提出由国民政府以征用的名义留用15万日军在国共内战中为国民党提供航空、通信、情报、炮兵、工兵、后勤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1949年1月26日国民党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何应钦的授意下宣布冈村宁次无罪开释。
事实上早在法庭对岗村宁次进行调查时国防部、外交部及所有政府部门都在何应钦的指使下拒绝提供冈村宁次的罪行材料。
在审判过程中岗村宁次把所有战争罪行全都推给属下或前任,而这些人在此时大多已是死无对证。
最终法庭的判决结论是:“被告既无触犯战规或其他违反国际公法的行为,依法应予谕知无罪,以期平允”。
蒋介石、何应钦等国民党高层人士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置于民族利益之上。
他们为了利用岗村宁次等前日军高管在内战中支持自己就不惜对其网开一面。
包括岗村宁次在内的一批侵华日军高官因此得以摆脱审判和惩罚。
事实上国民党高层也意识到岗村宁次的判决结果一旦对外公布势必引起国内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因此时任淞沪警备司令汤恩伯就将这一消息扣下不予发布。
1949年1月26日岗村宁次的判决结果出来当晚汤恩伯就拜会了岗村宁次。
第二天汤恩伯就安排岗村宁次乘坐美国的轮船回到日本。
等到1949年1月28日社会报纸才纷纷开始报道岗村宁次被无罪释放的消息。
果然消息一发布就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而中共解放军方面更是立即发表声明要求重新审判冈村宁次。
只是这时大家都还不知道岗村宁次其实已在前一天就回日本了。
逃脱审判的岗村宁次一直活到1966年才以82岁的年龄死于心脏病突发。
岗村宁次回到日本后也一直没消停。
由于岗村宁次是在蒋介石等人的庇护下逃脱审判的,所以他在后半生一直秉承亲蒋反共的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岗村宁次一方面积极帮助台湾国民党当局对抗中国大陆的红色政权,一方面组织战前日本军队的官兵成立了“战友会”等右翼组织对抗日共等左翼政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