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如何建立秦朝的?

2022-09-13
7 阅读

一·吞并六国:1.嬴政吞并六国是建立秦朝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秦始皇原名并不叫秦始皇,而是叫嬴政,在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秦朝之前,秦始皇一直叫嬴政。

嬴政吞并六国,是其建立秦朝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可以说如果没有嬴政吞并六国打下的良好基础,嬴政是难以建立起一个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的大一统王朝--秦朝。

2.嬴政吞并六国的策略:(1)嬴政的一生其实是颇为励志,年方13岁时即登秦国王位,22岁时平定长信侯嫪毐集团叛乱、逼得丞相吕不韦辞职、从而得以亲理朝政。

然后先后吞灭战国六雄,北击匈奴,南征百越,33岁时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称“始皇帝”。

(2)赢政早在22岁时亲理朝政后,就任用李斯为丞相,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重要国策。

并继而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实施措施: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事实上,嬴政先后吞并六国,差不多都是沿着这个方针、脉络推进实施的。

3.嬴政吞并六国的先后顺序:(1)公元前230年,赢政派内史腾率兵攻打韩国,六国中最为弱小的韩国无力抵抗强秦,韩国国都被攻克,韩王安被俘虏。

战国七雄中,韩国是第一个被嬴政吞并的诸侯国,韩地也被嬴政改成了颍川郡;(2)公元前232年,秦军攻打赵国,历经5年时间的数次大举进攻,于公元前228年秦军统帅王翦击杀赵军统帅赵葱。

赵王迁无奈打开都城邯郸城门,赵国向秦军投降。

战国七雄中,赵国是第二个被嬴政吞并的诸侯国;(3)公元前225年,嬴政派大将王贲率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

由于魏国都城大梁城垣坚固,王贲遂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大梁城城垣崩塌,魏王假投降被杀。

战国七雄中,魏国是第三个被嬴政吞并的诸侯国,魏地被秦国改成了东郡;(4)秦国吞并楚国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嬴政任命李信、蒙恬为统帅,李信轻敌冒进、孤军深入,大败而归。

公元前227年,嬴政再次任命老将王翦为帅统兵60万再次攻打楚国。

王翦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击杀楚军统帅项燕,攻陷楚都寿春,楚王熊负刍被俘至公元前223年楚国彻底灭亡;(5)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孤注一掷,上演了一出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

然而秦王嬴政命硬没有被刺死,燕国却在第二年(即公元前226年)被秦军攻下都城蓟,至公元前222年燕国彻底灭亡;(6)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王贲为统帅,率军攻打齐国。

秦兵很快就兵临齐国都城临淄,齐王建不战而降,最后被活活饿死。

战国七雄中,齐国是最后一个被嬴政吞并的诸侯国。

二·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嬴政已经称秦始皇,以蒙恬为大将军,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

秦军将南侵匈奴从黄河以北,一路驱逐至草原以北。

并设置九原郡,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三·南征百越:1.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先以屠雎为统帅,发并五十万,兵分五路南征百越。

先秦时期的南方百越之地虽未经有效开发,但是百越之民却抵抗激烈,秦军统帅屠雎在征战中战死。

2.后秦始皇又以任嚣为统帅,继续南征百越,南越国的建造者便是这次南征百越的高级将领。

秦军平定南方的百越后,在东南沿海设置会稽郡、闽中郡,在岭南之地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四·秦始皇建立秦朝的非凡意义:秦始皇吞并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称“始皇帝”,是具有非凡意义的。

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诸侯割据、混战局面。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