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明明打了胜仗,实际上却败了,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战役吗?
2022-09-17
14 阅读
明明打了胜仗,实际上却败了,我认为,历史上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就是这样的战役。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使辽军腹背受敌,进退失据;又在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军大将萧挞凛,宋朝军心民心大振,形势一派大好。
辽军师老兵疲,久战无功,萧太后与辽圣宗又孤军深入,危机四伏,在此情况下,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以谋求和。
宋真宗也赞同议和,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结束了宋辽之间这场长达25年的的战争。
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有人说,“澶渊之盟”换来了辽宋之间长达百余年的和平,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
但我却认为,宋真宗以历史上的和亲保和,到承认辽国对燕云十六州的主权,又年输岁币的割地进贡求和,就是彻底地丧权辱国;对于军心民心造成的精神上的打击和伤害更是难以估量;而后来君王仿效他的这种做法,更是贻害无穷,比如宋高宗杀岳飞以求和。
如果当时不订此盟,乘民心可用之机,挥师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定将可期。
综上所述,我认为“澶渊之盟”的签订,就是宋朝明明打了胜仗,实际上却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