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中,嘉靖为什么突然因为别人叫吕芳“老祖宗”而大发雷霆?
这个问题出自《大明王朝1566》,此事发生的背景是海瑞将一份供词递到京城,因为涉及到了宫里。
吕芳瞒着嘉靖帝去见了严嵩和徐阶,后来陈洪替吕芳说话,说老祖宗也是好心,结果嘉靖帝就怒了。
海瑞刚正不阿,不顾谭伦和赵贞吉的劝阻和锦衣卫的威胁,硬是把何茂才牵扯到皇上的供词递交到了朝廷。
上次海瑞递交供词后,嘉靖帝已经下令对巾帽局、尚衣监和织工局进行查办.作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吕芳,显然这段时间并不好过,天刚蒙蒙亮,他就冲没有及时吹掉灯的小太监们发飙。
随后,就见到了这封供词,那么接下来,他为什么瞒着嘉靖帝去见严嵩呢?
一、吕芳不明白浙江到底在干什么,他认为是严嵩和徐阶把战场搬到了浙江,导致现在司礼监被将了军。
这时候陈洪也火上浇油,说着他们这么干,无外乎想要我们这五颗人头,况且现在宫里正在清算:“大不了宫里这十来万人,都砍了头呗!”关于明朝皇宫有十万人的记载,其实是有争议的,康熙帝讲过,明朝太监和宫女有十万人,因为供应饭食照顾不到,日有饿死者。
显然这是刻意抹黑明朝,他们还说过张献忠在四川屠杀了一亿人呢,毕竟明朝的财政一直是大问题,更不可能养这么多宫女太监。
即使真有这么多太监,可想而知,明皇宫一共才9000多间房,按照十万人的住法,一间就要住十个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明朝建立之初太监只有百来号人:“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足百人。
”即使到了嘉靖时期,也不可能过万,明朝历史不可信,但清朝历史可信,清朝一代,最多的时候,太监不过二千多人,宫女三千多人,包括侍卫三千多人,再三宫六院所有人都加上,估计最多两万人。
陈洪这样说,放在剧中,是衬托明皇宫人员及花销之大,为后来的海瑞死谏做铺垫。
但放在这个档口,其实还是故意恶心吕芳,谁让你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呢,谁让杨金水是你干儿子呢?
石公公也蹦出来说话,大体意思是国库还空着,胡宗宪还在打仗,郑泌昌何茂才已经被追究了,为什么还要扯上毁堤淹田,还要扯上井上十四郎,到底想干嘛?
二、后来陈洪上台后,是把石公公当心腹用的,派去守内阁,显然司礼监五大太监,也是分帮派的。
其他的太监只会发牢骚,真正得拿主意的还得靠吕芳:“现在置气已经晚了,这样的供词,万不能给主子呈上去,你们说该怎么办吧?
”刚才还蹦着脚骂街的太监一个个都哑巴了,一句话说得好,表态是不要本钱的,而出主意,日后可要担干系的。
这时候就能看出黄锦的重要性了,他虽然没能出个好主意,但是顺着吕芳的话讲了把奏折递给嘉靖帝,可能引发的后果。
难怪吕芳平时喊黄锦为“锦儿”,关键就在这里:“他们这些个家大业大的,还不如你一个没家的晓事啊。
”吕芳真难,其他的事他倒不怎么在意,真正在意的是毁堤淹田的事,别忘了当初他还安慰杨金水呢:“你也是为宫里好,难得是你不隐瞒,这便是最大的忠,一两个县嘛,皇上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这件事不上秤没事,上了秤就不是忠不忠的问题了,而是嘉靖帝的脸面问题,这事跟司礼监有关,吕芳难逃其咎。
这还仅仅是吕芳这里为难,真正难办的是牵扯到了胡宗宪,毕竟案子是他结的,这时候还在打仗,嘉靖帝该怎么办?
处理胡宗宪,那么东南不保,不处理胡宗宪,淹死了那么多人,真相大白于天下,那么大明朝的尊严何在?
三、权衡利弊之后,吕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让黄锦去给嘉靖帝修脚,越久越好,最好撑两个时辰,其次,他要带着海瑞和王用汲审的这份供词,拿给严嵩和徐阶看。
随后就喊陈洪为“陈公公”,这也引起了陈洪的敏感神经,一脸谄媚地让吕芳还是叫儿子吧:“你是首席,平时我得尊着你点,今天我就叫你洪儿吧!”陈洪接到的任务是马上给赵贞吉写急递,问他是何居心,竟然把这么份供词交上来,马上重审。
陈洪就是坏,他心中是既激动又兴奋,看不出一点大难临头的样子:“倘若干爹到时没回来,皇上问起这个事,儿子怎么回话?
”吕芳给的答复是,如果真问起来,就把赵贞吉和谭伦审的那份供词给嘉靖帝,再问别的就往吕芳身上推,随后吕芳强调了一句:“打个招呼,这里的事有一个字透出去,立刻打死!”海瑞二审何茂才的供词,跟一审何茂才的供词同样递京,吕芳同样去见了两个人,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第一次去见高翰文和芸娘的时候,他是让黄锦明确给嘉靖帝回话,说的就是去见两个人。
而这次吕芳出去,却是让大家瞒着嘉靖帝,不要透露自己去见了两个人。
后来为什么嘉靖帝要罚吕芳去建筑工地,不是说吕芳多么罪大恶极,而是因为,他竟然有事瞒着皇上,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四、吕芳去了严嵩的府上,一同前去的还有徐阶,而严嵩显然已经穿好官服,时刻准备进宫呢。
按照剧中的设定,严嵩一年300多天,往往会被嘉靖帝叫到宫中问话,一些国家大事也是这么制定出来。
显然严嵩是习惯性的穿朝服,就等着被传进宫呢,所以看到吕芳走后门进来,已经感到了不妙。
吕芳、严嵩、徐阶落座,吕芳先发表了一通言论,大体意思是嘉靖帝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
随后把自己随身携带的花雕酒搬出来,给严嵩倒了满杯,给徐阶和自己倒了半杯。
徐阶聪明,说话滴水不漏:“严阁老是首辅,朝里的担子都靠他了,我能陪着喝个半杯已是逾份了,可宫里的担子全在吕公公肩上,不应该也只倒半杯?
”吕芳脸色一变,既然这样说,那就把两个半杯都被徐阁老吧,徐阁老吓坏了,就要下跪谢罪。
随后吕芳掏出了那份供词,让徐阶和严嵩都看一看……严嵩看完首先表态,说实话,杨角风第一遍看剧,还对严嵩的表态异常感动,但回头细细一想,不愧是老狐狸啊:“上奏吧,真如郑泌昌、何茂才所言,是严世蕃他们叫浙江毁堤淹田,还敢通倭,就应该满门抄斩!”严嵩之所以敢这样说,其实很简单,之前吕芳考虑到的所有顾虑,严嵩都考虑到了。
吕芳敢瞒着皇上来见他,就表明吕芳不敢轻易上奏。
其次,这个时间点正是胡宗宪跟倭寇决战的时候,即使上奏,也是嘉靖帝为难,不会自掘坟墓,毁掉严党的。
五、当然,最重要的是,吕芳就代表皇上,严嵩自然搞不清,这次吕芳前来,会不会就像上次胡宗宪夜访一样,是来试探他的?
有了严嵩的话,吕芳又问徐阶的话,徐阶再想倒严,这时候也不能说啊,只能帮忙洗白:“证据何在?
”说了这么半天,终于点了题,吕芳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句话,他要搞明白严嵩和徐阶两派的态度:“这话说得好,何茂才在口供里扯出严世蕃,又扯出杨金水,问他证据,却说烧了,这显然是在攀扯!”吕芳先把这份供词给定了性,就是何茂才胡说八道,胡乱攀扯,随后再问徐阶态度,如果皇上让你去彻查,你怎么查?
徐阶只得表态:“没有证据,谁也无法彻查!”由此,吕芳此行的目的达到:首先他要先确认严嵩和徐阶知不知情,确认了不知情;然后直接给何茂才等人定性为攀扯,让大家认同没有证据;随后质问徐阶,你能为了倒严而不顾西南战局吗?
徐阶当然不敢承认,这样严世蕃也获救,杨金水也获救;徐阶最终也只能表态再给赵贞吉写信,让他重审此案。
事情圆满解决,吕芳、严嵩、徐阶举杯共饮,为了皇上,同喝皇上这杯酒,共渡难关……那么海瑞审何茂才的供词被打回,海瑞会善罢甘休吗?
吕芳接到海瑞二审何茂才的供词,并没有及时反馈给嘉靖帝,而是瞒着他去找了严嵩和徐阶。
其目的有三:首先是了解严嵩和徐阶对海瑞二审何茂才的供词知不知情,其次是确定严嵩和徐阶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最后,三个人权衡利弊,共同制定对策,那就是打回去重审。
而吕芳私自会见严嵩和徐阶的事,却成了他倒台的导火索,而可笑的是,却跟海瑞的供词内容无关……六、吕芳去见严嵩去了,伺候嘉靖帝的活落在了黄锦身上,这个太监除了忠诚以外,还有一项绝活,那就是修脚。
看看这段后面的一张截图,这洗脚盆就是一件艺术品,低的地方是放脚的,洞的地方是伸手的。
这洗脚盆一律用刚刨好的松木板制成,不上漆也不抹油,洗一次脚,换一次盆,用黄锦的话讲,这嘉靖帝就爱闻松香味:“主子,松柏长青,松香味要起咯!”黄锦不愧是吕芳的干儿子,他要想法给吕芳挤出两个时辰来,两个时辰那就是四个小时。
参考现在的足浴店,一般一次最多一个半小时,还得加上敲背、按摩、推拿,光洗脚的话,那还不把脚给洗秃噜喽?
黄锦也真下得了鼻子,端起嘉靖帝的脚就闻了一下:“主子,有味!”这家伙,二十多天没洗脚了,也真有人敢闻,嘉靖帝自己也闻了一下,味道好极了……黄锦就是在拖延时间,还不忘拍拍马屁:“主子是仙体,那自然是仙味咯!”嘉靖帝也知道这是黄锦在拍马屁,这是在开玩笑,但是作为高高在上的皇上,也只有跟太监们唠唠家常了,跟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不会这么轻松。
或许是嘉靖帝寂寞了,开始跟黄锦聊一些家常话题:“古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你们扬州有什么好?
”七、谁再说黄锦不够聪明,我杨角风第一个蹦出来反对,你看看人家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让人叫绝:“主子这是在明知故问呢?
”嘉靖帝,脱口而出:“掌嘴!”换别人估计就已经左右开弓了,黄锦根本不会执行,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真的不一般:“不是扬州人,谁敢搓主子这双天下第一脚啊?
”黄锦虽然也开玩笑,但每个玩笑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皇上身上,既幽默又不失尊重,嘉靖帝的马屁必然也被拍的舒服万分。
但是,言多必失,黄锦虽然刻意在拖延时间,在跟嘉靖帝打趣,但是还是疏忽了一点,嘉靖帝刚夸他是一张好嘴,他就开始夸自己家乡好:“南京啊,杭州啊,苏州那些天堂般的地方,主子万岁爷竟然连一处都没去过,奴婢都替主子委屈。
”嘉靖帝显然是听到了一个地方,脸色一下子就变了,黄锦一看说漏了嘴,赶紧想圆回来。
马上讲万岁爷又要管江山,又要修仙,那些地方都是凡人玩的,主子万岁爷不稀罕。
但为时已晚,嘉靖帝还是被提醒了:“杭州那边最近有消息吗?
”八、黄锦自然不敢欺骗嘉靖帝,急忙回答,是有两份浙江送过来的供词:“司礼监正在归置呢,等归置好了便会呈奏给主子!”嘉靖帝问是谁在归置,黄锦脑袋一转,这是个难题,不得已,只能把这个活推到了陈洪头上。
嘉靖帝马上脸色一变,马上叫陈洪过来……陈洪被叫来后,一直跪在那里,并没有说话,不是不想说,是没想好怎么说:“不回话,那就不用回了,滚犊子吧!”“滚犊子”这是东北的方言啊,敢情嘉靖帝还有这项技能?
吕芳见严嵩之前,对陈洪进行安排的时候,陈洪是这样说的:“干爹放心,能拖,儿子一定拖到干爹回来!”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如果万不得已,那我也就只能招了。
所以,陈洪先沉默一会儿,表明自己是抗争了的,但是拖不住了,皇上要让我滚犊子了,只能招了:“回主子万岁爷,奴婢这就回话,如实回主子的话,只是望主子体谅老祖宗,也是一片苦心!”陈洪其心之毒啊,上次嘉靖帝已经严肃批评过吕芳,不要再叫什么老祖宗。
吕芳这么谨小慎微的人,必然会传话下去,当着嘉靖帝的面万万不能提“老祖宗”这三个字。
而陈洪,表面上是尊称吕芳是老祖宗,且替他说好话,实际上是反话正说,这是把吕芳往火坑里推。
九、嘉靖帝也怒了:“谁的老祖宗,谁家的老祖宗,我大明朝只有太祖、成祖是老祖宗,你们哪又找来个老祖宗?
”有了嘉靖帝的这句话,陈洪心里更加有底了,原来吕芳在嘉靖帝心中的地位并不是坚如磐石的,还是可以撼动的,他立马就有了主意,自己给自己掌嘴,掌出了血:“不要装了,吕芳怎么跟你们说的,都瞒着朕在干什么?
”随后陈洪巴拉巴拉全说了,说吕芳去见严嵩和徐阶了……嘉靖帝最怕的事情就在这里,他的帝王之术,就是让严党、清流、宫里三派势力互相牵制。
自己嘛,安安心心当裁判,他们斗得越狠,自己评判时越爽快,但是如果选手合伙蒙裁判,裁判还怎么展现重要性?
“好哇,三个人联手瞒朕了!”实际上吕芳并没有告诉司礼监的人,他要去见谁,想来,给吕芳准备轿子的人,可能有陈洪的卧底。
吕芳出问题就出在这里,上一次他去见高翰文和芸娘,那也是给嘉靖帝打过招呼的。
随后嘉靖帝的回答,也证明,他还是相信吕芳的,这次真的是吕芳做错了,如果他汇报嘉靖帝,打算把供词发回去重审,我想嘉靖帝也会不看供词而批复的。
陈洪随后讲了,吕芳安排的第二件事,那就是把供词打回去重审,想不到嘉靖帝一口应允了:“好办法,就照他说的去办!”十、陈洪想不明白嘉靖帝为什么还按吕芳说的办,不敢执行,结果被嘉靖帝命令,就这样干,而且不允许把他说的话透露出去。
所以,吕芳之所以后来被嘉靖帝处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严重低估了他在嘉靖帝心中的地位,却严重高估了他在陈洪心中的地位。
而嘉靖帝采取的策略却是不打草惊蛇,装作不知道,至于为什么这样,我们后面会讲到,我们再讲吕芳回到司礼监。
吕芳自然会问嘉靖帝那里怎么样,陈洪接话:“回干爹,不知为何主子问起杭州的事,叫儿子过去!”先把自己的嫌疑抹掉,不知为何,那么就说明暗示这之前的黄锦知道为何咯?
吕芳自然问怎么回答的?
“当然照干爹吩咐回的话,主子起了疑,儿子掌嘴发誓,这才平了主子的气!”哈哈,现在明白陈洪刚才在嘉靖帝面前为什么要掌嘴了吧?
原来他根本不是掌给嘉靖帝看,而是掌给吕芳看,高,这是高手!随后吕芳马上安排急递送浙江,连看都不用看,选择相信陈洪,倒是黄锦觉得自己有些愧疚,想有所挽回:“干爹,这两份供词还是呈给主子看吧?
”吕芳严词拒绝,当然不能给他看,发吧!陈洪心里估计笑死了:“儿子立刻去发!”天亮后,吕芳进宫,嘉靖帝悄无声息地找了个理由,就把吕芳打发去看看吉壤修的咋样了,哈哈吉壤,很好听,实际上就是坟墓啦!所以,吕芳千错万错,不该瞒着皇上,更不该背地里跟清流和严党碰头,这才是为帝者最担心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