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古以来的大多数变法新政都难以成功?

2022-09-19
28 阅读

因为所谓的变法,其实就是夺权。

谁愿意自己手里的权力被别人拿走?

变法维新,说得好听,但实际上就是在搞权力转移。

其实很多变法对旧势力的利益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甚至还可能增加他们的收益。

问题在于,旧势力要的并不仅仅是收益,而是“大权在握”的感觉。

谁变法成功,为推行新法,谁就一定会主导大权,新旧势力的权力地位就会变动。

比如秦桧谋害岳飞,秦桧作为“独相”掌权上瘾,他其实也很清楚害死岳飞以后南宋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也明白没有了岳飞作为保障,自己的利益也会受损。

但是秦桧无法容忍岳飞掌权。

即便岳飞掌权并不会对他不利,他也不希望朝廷大权发生转移,不愿意自己失去权力。

有人贪财,有人贪权。

其实权力和利益并不完全一样。

有很多情况,要取得权力就必须损失利益。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掌权以后可以回收利益,其实也未必。

有很多情况,掌握大权的代价是只吃亏,一丁点便宜都占不到。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刘宋的檀道济,以及同为辅政大臣的谢晦。

檀道济有没有贪权之心如今要两说,但至少他是喜欢掌权的感觉的,自我评价也非常高。

如果说檀道济作为顾命大臣遭猜忌属于不懂政治,那么就谢晦来说,就是宁可失利也要贪权的典型,俗称就叫官瘾。

谢晦就是最经典的权术之臣,不为利益,就像当官,越大越好。

贪权未必是坏事,贪权也照样出千古流芳的忠臣。

但即使是忠臣,他们也受不了权力旁落。

而变法维新则势必造成权力旁落。

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司马光那样的人也会拼命反对王安石变法,尽其一生废除新法。

你能说司马光是坏人、是奸臣贪官吗?

肯定不能。

但司马光就是一个贪权者,不图利,只图权。

正是由于这种贪权者的存在,他们尽力保卫自己的权力,不择手段抵抗新法,才使得历史上很多变法都难以成功。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