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时挂「普通号」和「专家号」有什么差别?

2022-08-09
10 阅读

作为一名每个月都要往医院跑的老病号,我来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体会吧!我在2014年的时候因为心脏二尖瓣狭窄,闭合不全,在上海的中山医院心外科做了换瓣手术。

由于当时我只有三十五岁,医生给我换的是机械瓣膜,需要终身服用华法林,每个月还要定期去医院做验血化验,一年至少还要做一次心超检查。

(图片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必删)所以,七八年下来,我打工所在的某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我而言真的是太熟门熟路了,心内科的医生我几乎全都认识,也几乎都挂过他们的号。

我记得2014年的时候,我所在城市的这个医院,普通号是十块钱,专家号是十五块钱。

那时候我刚从上海做完手术不久,因为每次去上海都很不方便,太折腾,大医院看病真的是太难了,对于像我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而言就更难了!所以我只是在手术后的第一个月去上海复查过一次,接下来的检查,我就决定在我所在的城市做了。

这边十五块钱的专家号比上海动不动就一两百的专家号,实在是便宜太多了,而且这边挂号也相对容易得多,检查完就可以直接回家了,非常的方便。

一开始的时候,出于谨慎,我都是直接挂专家号的,我心里始终觉得:专家的医术肯定要比普通门诊的医生要好一些,也更让人放心一些,贵肯定有贵的道理。

因为我平时还要上班,所以每次去复查都尽量安排在星期天。

这边的医院专家门诊只有上午半天,普通号的医生是需要全天坐诊的,星期天看病的人要比平时多很多,好多都是子女陪父母来看病的,有时候稍微晚了一点,专家号就挂不上了,我只好改挂普通号。

去的次数多了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明明上次给我问诊的医生,我挂的是专家,下次去的时候,却在普通门诊室里坐诊了!一开始我想不明白这个问题,还在心里揣测:不会是这个医生医术不精,被降级了吧?

可这样的事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碰到过两次,而且还不是同一个医生,我就觉得这实在是太蹊跷了!有一次,因为上午看病的时候没轮到我,下午一点半还没到,我去得比较早,医生还没上班,候诊区也没有别的病人。

我实在憋不住了,就问导医台的女工作人员,问出了憋在我心里很久的问题,为什么这里的医生前几天我来的时候明明还是专家,怎么过几天就变成了普通门诊医生?(图片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必删)工作人员告诉我说,他们科室的医生是轮流排班的,轮到排专家号了,就去专家门诊室坐诊,轮到去普通号室值班,就去普通门诊室问诊,整个心内科就那么几个医生,专家轮流做。

说完这些后,那位工作人员还善意地提醒我,以后再来看病,没必要挂专家号,医生都差不多,没必要多出五块钱的挂号费。

所以,从那以后,我再去这个医院就诊的时候,再也没挂过专家号,都是首选普通号。

我每次去也就是验个血,配点药而已,专家不专家的,对我而言,真的意义不大。

上海中山医院的专家号与普通号的区别,那就非常大了,那些专家号每天就放那么多,需要去抢的,稍微晚一点就被人抢光了,有些权威专家的号都排到两三个月以后了!挂号费差别也很大,有些号你花钱也不一定能抢得到。

所以我去中山医院的门诊大厅里排队挂号的时候,总会碰到有些黄牛在加价倒卖专家号。

中山医院给我做心外科手术的是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当初我挂他号的时候,是二百块钱,还是在网上刚放号的时候抢到的!我同病房的病友,都是这个教授的病人,有两个是从黄牛手里加价买的号,一个五百,一个八百!这个副教授的医术是真的很厉害,星期一做一次,星期四做一次,上下午各一台,一个星期只做四台手术,在心血管外科,真的是专家级的医生,和我打工所在城市医院的那些专家完全是两回事,不可相提并论!写在后面: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去医院挂专家号的,常见的小毛病,普通小医院的门诊就足够了,没必要浪费占用公共医疗资源。

县级医院里的那些专家,跟北京上海大医院里的普通门诊医生都没法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所以对于大病或者疑难杂症,我还是建议患者去大医院检查,如果能挂专家号,那是再好不过了。

大医院的专家好多都是教授级别的,有些医生,你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挂上他的号,因为他们一个月也坐不了两次诊,排队等着的病人多的是,有些患者甚至已经预约到半年以后了!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普通号与专家号的区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