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三年时间读研与花三年时间工作,结果会怎样?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生当中都在林中路进行选择,我们无法避免选择。
所以有时候选择比努力可能还要更难一点。
选择无所谓对错,只不过是符合了每个人当下最想选择的那个价值点。
但是因为时间的单向性,人生的单向性,一旦选择错了,没有办法重来一遍,所以其实无法去比较哪一种选择结果会更好。
因为每一种选择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是不一样的。
那么花三年时间读研和三年时间工作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那看一下你比较的点是什么?
我以我同学读研和读博的例子来对比一下,答案你们可能就自己心中清楚了。
我是本科毕业后应届读研究生的。
那一年我们班有5个是应届读研究生的,剩下的几十名同学都是直接参加工作的。
你如果比较这三年当中的收入,那读书的跟工作的肯定没得比。
因为我们读研究生虽然是公费不用交学费,但是生活费是要花的。
一个月有200多块钱补助,肯定不够,所以那三年在钱这方面我们是非常拮据的。
工作三年怎么说都累积了三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在学校读三年书,工作经验几乎为零。
可我们三年之后毕业,因为有学历的加持,一毕业工作待遇就相对比较好。
我们那一年5个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只有一个读了博士,另外4个都直接参加工作了。
人大的那位同学是在北京找了工作,读我母校研究生的,有一个是留校当了老师,还有一个是到了浙江某市的一个大学。
浙江那个同学所进的学校因为还在发展当中,所以给她的待遇是最好的。
安家费就有12万。
那可是2003年,12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我们几个没有那么好,但是也有几万块钱的安家费和住房补贴。
再有就是研究生参加工作之后的工资待遇,起点比我们本科的时候相对高了一点。
可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可比性,他们工作三年积累经验增长收入,而我们三年之后起点高,然后积累工作经验增长收入,没有可以比较的点。
因为不管是花三年时间去读书,还是花三年时间去工作,你要想看结果,最终还是看这个人的能力程度,适应社会的效果如何。
因为每个人所选的单位不一样,单位不一样决定了工资福利待遇就不一样,有时候单位好,能力不强,收入也挺高。
有时候单位不是特别好,但是能力很强,那收入也不会太低。
如果说一定有差别,那就是读了三年书,学历高了一点。
我们当中有4个读完研究生直接参加工作,只有一个同学紧接着读了博士。
其间三年的经历和硕士大同小异,读书的生活自然清苦一点。
参加工作的,工作经验有增长,然后收入也多了一点,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
可还是一样,因为起点高,我同学博士毕业后,如果不是进那种特别好的大学,而是选择那种发展中的大学,待遇是相当好。
有的学校是给一套房子,有的学校是给一二十万安家费。
那我们这些硕士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工作三年也未必能赚了一套房子或者一套房子的首付。
而且都以在高校工作为例,博士毕业的同学在评职称的年限和条件上就要快很多。
甚至有些大学在聘请他们的时候,直接给他们副教授的待遇。
当年我一个北大读博的同学,毕业之后回我读硕士的母校,待遇就是硕士生导师和副教授。
几年之后他就成为重庆市的他那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你要说我们读硕士,读博士和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同学相比,到底有什么差别?
我觉得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无非就是生活圈子,工作圈子和交往圈子不一样。
你要是比赚钱,大家工作十几二十年,也都有房有车,甚至很多人好几套房。
还因为我们本科毕业同学参加工作早,他们结婚生孩子也比我们早很多。
像我读博士那个同学,她孩子还在读小学呢,我本科那个同学孩子已经考大学了。
只能说学历高了,然后如果读的学校又特别好,那么毕业之后选择余地会大一点,发展空间也会大。
所以如何选择,就看你当下最想要什么。
我当年本科毕业之所以要去读研究生,就是因为不想当中学老师。
而本科学历是很难进大学工作的,所以我去读研究生。
而我那些参加工作的同学很多都是不想读书了,也能接受毕业之后就能选择的单位,然后他们就直接去工作了。
那至于我硕士毕业参加工作是因为确实不想再读书了,然后也确实觉得读书那几年没有收入。
那几个继续去读书的同学是因为家里有条件让他继续读书,然后他们也能忍受读博士期间的压力。
换成现在的环境,读三年研究生是不是就一定比本科的选择余地大,可能跟我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我们那时候研究生学历是很稀缺的。
因此要不要直接工作或者要不要选择去读书,看你当下最看重什么。
因为三年之后的差别,你没办法去预估,也无法去假设。
你只能选择你当下认为最重要的,然后去接受你的选择带来的后果。
好的就继续发扬光大,不好的就及时止损,修正改变。
人生道路,哪条路都是可以走得通的,因为每条路上会遇到什么,你是无法预知的。
但我们可以学着成长总结经验,让我们选的那条路更好走一些!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