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手隔几发子弹就装一发曳光弹来指示目标,这样做难道不会暴露自己所在的位置吗?

2022-08-09
3 阅读

曳光弹作为较为特殊的子弹,很多网友都对它有很大的兴趣,作为影视剧当中极少出现的子弹,它的作用一般都是作为弹道可视工具而存在,通过射击曳光弹来帮助射手修正射击角度。

虽然曳光弹的很多的优点,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随时都会暴露自己的位置,毕竟曳光弹在夜晚实在太扎眼了,敌人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射击者的位置。

那么机枪手在射击曳光弹的时候,就不怕暴露自己的位置吗?

其实曳光弹分为4种,且每一种的用途都一样。

第一种:明亮型,这种曳光弹的亮度最高,子弹出膛之后就会发出极亮的光芒。

第二种:低亮型,这种曳光弹在亮度上进行了调整,子弹在出膛之后飞行一段时间后才会发亮。

第三种:微亮型,这种就比较高级了,需要搭配夜视仪才可以看到,人类的肉眼几乎发觉不到。

第四种:LED型,这种曳光弹是由美军发明的,将LED灯加装在子弹尾部,在飞行期间只有射击方向的人才能看到子弹的方位,其他位置无法察觉,虽然很高级,但这种还没有大面积装备,我们就当它是个黑科技武器就行了。

很多人都觉得曳光弹很容易暴露位置,但事实上士兵所使用的曳光弹都是采用的低亮型和微亮型,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二种和第三种。

而第一种曳光弹基本上只会装备到直升机或坦克的机炮或机枪上。

目前大部分军队都已经得到了装备升级,所以基本上不会为轻机枪大面积装备曳光弹,就算加装的话,也只是在弹匣的最后几个子弹换成曳光弹,以此来提醒机枪手换弹。

曳光弹除了帮助射手看清弹道以外,还可以作为机炮测距使用,以此来调整主炮的射击距离。

例如F-22、su-27的机枪都装备了曳光弹,通过发射曳光弹命中地面来测算弹道,提高战斗机的命中率。

很多人都觉得曳光弹非常地高级,但其实曳光弹只不过是涂了一层发光涂料的子弹罢了,唯一不同的是,曳光弹一般情况下弹头都是为穿甲弹,且弹头均为钨芯或钢芯,且弹头的末端内部加装了金属曳光管,子弹在被击发的时候会直接点燃曳光剂。

曳光弹最早广泛运用于二战期间,由于当时没有火控雷达或红外夜视仪,坦克想要夜晚作战就必须使用机枪对目标进行弹道修正,但由于夜晚实在太黑了,根本看不到机枪的弹道,因此才开始在机枪的弹匣里每五发子弹压一发曳光弹,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炮手调整射击角度。

很多人都说曳光弹现代战争基本没什么大用,毕竟曳光弹在附着子弹飞行期间会发散,且燃烧的时间有限,再加上如果敌军也使用曳光弹的话,互相射击的情况下,根本分不清敌我的弹道,非常地麻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曳光弹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例如部分国家直接放弃了曳光剂,转而在子弹末端加入发光二极管,这样子弹在射出去之后就不会出现发散现象,而且子弹也只能被己方人员看见,这一点与上文提到的LED曳光弹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但曳光弹未来可能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其实曳光弹目前在真实战场上使用的频率并不高,尤其针对步兵的使用频率非常地低,一部分原因在于单兵科技的不断进步,导致大部分情况下已经不需要曳光弹进行弹道修正了,目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直升机或坦克依旧在使用,不过这种级别的武器已经不会害怕暴露的问题,毕竟它们自身的声音就不小,也不差那几颗曳光弹来暴露位置了,更何况直升机和坦克的炮弹太过于昂贵,先发几发曳光弹还是比较合理的。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