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人喜欢说自己在外打工的子女工资都一万多,这是真的吗?
不是农村子女在外打工收入高,而是农村人普遍都有攀比的心理。
年轻的时候比谁厉害,年老的时候就攀比自己的子女更厉害。
像我老家的那个村子,从年轻人到老年人,攀比风气特别重。
每年快到过年的时候,随着第一批在外打工年轻人回村,立马村子里就开始刮起虚假攀比之风。
年轻人聚在一起,基本上聊天就是在吹牛农村没多少娱乐场所,过年回来的年轻人基本上每天就是扎堆,然后在一起云雾缭绕,各自吹各自的。
在工厂流水线上班的,就说自己是厂里的领导,手下管着好几百人。
在外摆地摊的,就会说自己目前正在创业阶段,并且考虑公司上市的事情。
在一些国企单位的基层员工,就说自己认识某某大领导,至少要把自己抬到科长级别。
然后一开口说工资,那月薪过万只是起步状态。
月薪三五万,那是正常水平。
月薪十万,也不是最高的。
如果他们吹过的牛,都能一一实现,我们村子的GDP估计都能超过上海了。
而且,很多年轻人,还喜欢在家里长辈面前吹牛。
像我一大家子人,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聚在一起吃年饭。
基本上每年饭桌上的主角,都是叔叔家的那个小堂弟。
一开口就是工资五万起步,年薪加上年终奖,已经接近百万。
家里长辈就问他,为啥现在还是单身?
他就会故意说,目前有两个女孩在主动追他。
一个是上市公司老总的女儿,一个是当地领导的女儿,他不知道如何抉择,所以一直单身。
这一听就假的不能再假,可偏偏家里的很多长辈,就喜欢这一套。
年轻人喜欢吹牛攀比,一些老年人同样如此。
等年轻人回去上班后,村子里的老年人,有成了吹牛的主角其实自己家孩子,在外面做什么工作,一个月工资多少,农村老人心里都明镜似的,一清二楚。
但是,他们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肯定不会说自己家孩子,就是一个打工仔,一个月工资就三五千。
常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其实农村里的水很深,一点不比城市单纯。
为了挣个面子,只要有人开口谈到子女的工作收入,就算是打开了攀比的口子。
那就像洪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A说家里小孩工资一万,那B就必须要说小孩工资一万五。
A心里不服气,就会说小孩还有年终奖,加在一起月薪2万多。
那B也不服,也会说加上年终奖,家里小孩工资可以达到3万。
到底能达到月薪多少,完全看当天聊天的气氛有多热烈。
像我妈就是一个非常喜欢攀比的人,我刚进银行上班没两年,她逢人就说,我在银行当行长。
等我任职网点主任的时候,差点被她说成当总行的行长。
我知道这个事情后,吓得我后来就连忙告诫她:以后有谁再问,你家里小孩做啥工作的?
统一说在外面收破烂。
都是从农村里出来的,很多人大学都没有读。
做着很普通的工作,没经验、也没能力,凭啥就能月薪随意过万呢?
除非老板是你亲爹。
农村人喜欢攀比,可能是因为辛苦了半辈子,默默无闻半辈子,人生没有一件能拿的出手的事情。
现在日子好了一些,总想着通过炫耀子女,来补偿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