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讲的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怎么理解?

2022-10-02
29 阅读

《易经》古代称之为《易》,周文王姬昌囚羑里作《易》。

周文王号称西伯侯,为人低调务实、勤政爱民循天道;教化育人……商纣王见姬昌势力益大,故召其入朝歌,囚于羑里。

周文王被囚三年毫无怨言,潜心研究八卦;最终演变成64式……天地日月、风雨雷电,千变万化、道法自然。

历经三年之后,商纣王看西岐自姬昌被囚后;其地无人敢反抗,进贡礼品更多;其族人更谦卑后,最终在散宜生、吕尚用重金、美女攻势之下,放回了姬昌。

姬昌回西岐大力发展经济与民修养,其势益强。

商纣王虽为天下共主,然其背信弃义民心日散;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故其不堪受压者日渐增多,商纣王无力征讨四方;西方付于姬昌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故姬昌称之为西伯侯。

酒池肉林、炮烙之刑之下的商纣王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西伯侯姬昌故去后,周武王继位。

周武王开启了伐纣历程。

商纣王离德离心,天下诸侯皆有反心。

周武王伐纣,纣王军队倒戈而战;天下诸侯共讨之。

天怒人怨的商纣王看大势已去,最终鹿台自焚。

中原文明开启了历史新篇——周朝!周文王姬昌为什么不去攻伐商纣王,纣王虽无道;然其势在当时不可取。

虽吏治腐败、民心背离然其势未知也;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亦如此也。

文王懂天时地利与人和,故与其后人也。

武王伐纣时也,天下诸侯共力伐纣;商纣王之守军倒戈而战,时也,势也,民心也!天与所取,其势逆彰;故纣王败也。

天下之势,惟民心不可违;得民心所向者谓至德。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循自然之道以待天成;养民力以化众心者自成。

上善若水任方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