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系统有什么好-mac刷windows好不好?

2024-05-16
12 阅读

mac刷windows好不好?

不建议在苹果电脑上安装windows系统,大致有几点原因:一是macOS本身是和mac本硬件是相互匹配的,只有苹果自家的系统才能发挥出硬件本身的水准,这个时候放弃原来的系统无疑是一大损失,二是mac的触控板是mac的一大亮点,有各种各样的手势操作,同样,这些方便也只有在macOS系统下才能体现出来。

更现实一点的是,苹果电脑的硬件配置相对于windows系统来说,要低一些。所以在苹果电脑安装windows系统以后流畅性并不能保证。再加上苹果电脑的价格,相比而言,要比windows系统的电脑要高许多。所以如果要想使用windows系统的话,直接可以考虑入手小米、戴尔、华硕等一些windows系统的电脑,完全没有必要去花更多的钱去买苹果电脑。

不过,如果你买的苹果本内存有256G以上,双系统也是可以安装的。同时安装mac和windows系统。只是要对整个安装流程很清楚,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安装好。双系统的话,你同一时间也是只能登进去一个系统进行使用,也是有些稍稍不方便。

MacOS是什么?

太多可以讲的了

1,全局菜单栏,当之无愧的第一位

从 Macintosh 诞生起就一直继承下来的神作设计,个人觉得其与 windows 任务栏一样是两个操作系统最具代表性的设计的最应该互相借鉴的设计(望向 Gnome2)。

好处太多:

菜单是纯文本的层级结构,利于检索,比如 mac 的 cmd + ?菜单可以方便的搜索应用的功能。

菜单基本就是一个应用程序的所有功能的集合,非常方便应用程序功能与系统整合,(比如一个梦幻的设想:让 Siri 通过菜单学习应用程序的功能,实现自动化操作等)

菜单的 GUI 界面是由系统提供的,可以方便的进行外观的改动从而提高系统与应用的整体感(排版,布局,颜色,字体,字体渲染等等等)比起 Windows 放羊一样的由应用程序自己绘制菜单带来的字体模糊,外观不一致高下立判。

由于快捷键是与菜单共存的,等于规范开发者为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快捷键清单,同时为用户自定义快捷键提供了可能。

不常用功能合并到菜单栏,利于应用窗口变得简洁,区分高级用户与轻度用户。

让无窗口应用程序成为可能(windows选择了系统托盘图标来达成类似的功能)

肯定很多人会喷全局菜单导致选择菜单的时候要先激活窗口再点菜单点2下很麻烦,然而

全局菜单和窗口 GUI 自带菜单根本不冲突

(Office 和 Chrome 都是好的例子)

windows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类似的伟大设计 — Charmsbar,统一的搜索、分享与设置接口,然而最终它被投死了

2,滚动条处理

在 macOS 的世界里面,滚动条覆盖在视图的上面,在 windows 的世界里面,滚动条与视图平行并存,会挤压视图的空间。另外就是 macOS 里面几乎所有界面如果出现横向滚动,都可以用 Shift + 鼠标滚轮触发,但是 win 里面没有这样的操作,要不买一个支持左右拨动的鼠标,要么乖乖的用鼠标拖滚动条吧。

等于说如果我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一个 100 px 宽的滚动条。现在有一个 300px 宽的窗口。

在 mac 的世界里面,视图永远都是固定的 300 px 宽,在 windows 的世界里面,如果窗口的内容变化突然需要滚动,视图宽度会从 300 px 突然变成 200 px(而且可以预见的,毫无情怀的程序员会给你一个突然“跳一下”或者“闪一下”的 UI 让你小鹿乱撞)。变幻莫测的宽度变化对于界面排版来讲,简直就是灾难,更别说这个滚动条的颜色 一般是不透明的 + 会有突兀的颜色……

非常有趣的事情又来了:windows 8 的 Modern 应用几乎全部都是重叠式滚动条,然后它被投死了…… win10 的 UWP 刚推出的时候全部是老的挤压的设计,后面良心发现又搞了 Scroll viewer controls 稍微有点 Modern 应用的样子,然而直到现在 Edge 这个标杆级的 UWP 应用还是在用着老掉牙的传统滚动条样式

3,窗口边框的处理

windows 的窗口边框都很多是“内边框”,在做最大化处理的时候才会向外扩展把边框挤掉,边框属于窗口内容的一部分。macOS 采用的是“外边框”而且是半透明的,边框不属于窗口内容的范畴。会比windows 的边框显得更加干净利落。而且在使用第三方窗口对齐插件时效果非常好近乎原生的感觉,不会像windows那样出现“靠贴模式”和最大化模式不一致的感觉

4,留白处理

macOS 大多数时候都注意到文本内容和视图边界之间做留白处理,看起来会自然舒服很多。

5,对于逻辑的执着 —— 文件资源管理器

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整天挂在口边“Explorer 完爆 Finder”。Windows 资源管理器左边的那个“目录树”的有很多虚拟目录,组织逻辑极其矛盾,像传送门空间扭曲一样,没有计算机基础的人有时候会很难理解为什么是这样。

6,“显示桌面”的小细节

macOS 的显示桌面和 windows 的不太一样,他与 mission control 是整个任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mac 的“显示桌面”是一个状态,具体表现就是屏幕的四周会有一圈遮罩,同时当前屏幕(苹果管这玩意叫一个“Space”)上显示的窗口都会“躲”到这个区域露出最地下的桌面。然后你就可以打开桌面上的任何东西,这时候再使用一次“显示桌面”(可以是触发角可以是快捷键),你原来的工作状态会恢复,然后你在显示桌面打开的那些窗口会放在最上面。

windows 的显示桌面就是每点一次“显示桌面”按钮就机械的把当前的所有窗口都隐藏起来,我至今没法理解“显示桌面”和“最小化所有窗口”有什么区别(一个有动画一个没有?#更新于20190107,最小化所有窗口 win+d 之后再按 win + shift + d 看来可以恢复最小化的窗口,跟 OSX 的设计非常像,然后这样来看,右下角按钮是显示桌面而不是最小化所有窗口的设计就显得更加傻了#),他的逻辑更像 iOS 点下 home 键回到主屏幕的感觉,点一下回到桌面,在

什么都没有做的前提下

再点一下恢复到刚才的工作,但是如果你回到桌面打开了新的东西,刚才打开的窗口就全没了,你要去任务栏一个个点回来。另外 windows 7 开始的回到桌面那个按钮有个悬浮就可以预览桌面的 Aero Peak 功能,我的理解是 win7 时代用来快速查看桌面小挂件使用的,然后 win8 和 win10 砍掉了桌面小挂件却依然保留着 Aero Peak 就让人感觉很费解了。应该是留着用来欣赏漂亮桌面用的吧?

7,输入登录密码的的小细节

macOS 在输入登录密码如果输入错误,除了摇晃输入框提示输入错误之外会马上全选密码框方便你重新输入。但是 windows 登录时一旦输错密码的话会莫名其妙的转很久的菊花,也许这个涉及到安全性问题防止撞密码之类,但是很多时候在焦急用电脑导致输错密码的情境下这个菊花转的绝对让人觉得很恶心。

另外 win10 在使用触摸屏时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试过不小心点到那个“我忘记了密码/PIN”,从不小心点错到可以进行操作撤销返回到输入密码界面什么不能做起码要等1分钟(遇到这个问题的机器是 Surface Pro 3,应该有足够的资格吐槽这个问题是软件问题不是硬件太渣),大概在微软的眼里“富有生产力的人的时间都是不值钱的”

8,窗口位置与大小的小细节

macOS 对窗口位置和大小的记忆是基于文件夹/文件的,而且 macOS 会记录文件或者文件夹的来源信息。举个例子:你桌面有10个文件夹,全选打开之后,这10个文件夹打开的窗口都会按照你上次打开它的位置,大小排列。你一个个关闭的时候,他的缩放动画都是缩放到你打开的那个文件夹的位置上去的。大部分的应用打开文件也有同样的行为,A文件上一次打开时如果是放在了屏幕的右边,下一次再打开这个A文件时他的窗口一定是在上一次打开它的位置上,即使你最后一次使用这个应用是打开了B文件而且关闭时的位置跟A不一样。

windows 这边的话根据我的观察只能记录应用程序最后一次关闭时的窗口大小以及最大化最小化状态,比如你最后一个资源管理器窗口是在最大化的状态下关闭的,那么之后你重新打开的任何资源管理器窗口都会以最大化的状态打开。(另外有个很有趣的事情,AeroSnap 的窗口从表现上来看一直是一个临时的状态,Snap出来的窗口大小的位置是不被记录的,不是很理解微软这样做的逻辑)

9,关于 Finder 的一大堆小细节

好不好,自己感受。

A:在多选多个目录/文件之后在对象上触发上下文菜单会有一个“用所选项目新建文件夹”

B:同样的,多选目录/文件之后上下文菜单的“给多个项目重新命名”

C:文件可以标记打 Tag

D:原生多标签页

E:默认状态下你几乎找不到各种系统文件夹的入口,等于建造了一个天然的屏蔽栅栏,把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分开(我实在不能理解对于非 IT 管理员用户,系统默认给他展示 C:\windows C:\ProgramFiles 这些目录除了增加不必要的认知障碍和疑惑之外还有什么特别意义?)

F:Finder 的删除文件是 cmd + del 组合键(macOS 的键盘 del 就是 backspace),没有任何误操作的可能,所以不需要删除确认对话框。 Win 8 还是 10 开始把“无对话框确认删除”这个特性也抄了过来而且还设置成了系统默认,但是操作上还是原来的只需按一个 delete 键,存在不小心碰到 delete 把文件删掉但是完全不知情的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电脑MAC有什么用途?

电脑MAC是苹果公司的产品,具有多种用途。首先,它是一台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可以用于办公、学习、娱乐等各种任务。

其次,MAC系统稳定、安全,适合开发者和设计师使用,可以进行软件开发、图形设计、视频编辑等高性能任务。

此外,MAC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与其他苹果设备无缝连接,实现数据同步和共享。

另外,MAC还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和工具,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总之,MAC是一款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电脑,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用途。

mac操作系统是哪个类型?

mac是一套完备而独立的macOS操作系统;macOS是一套由苹果开发的运行于Macintosh系列电脑上的操作系统;macOS是首个在商用领域成功的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

Macintosh(简称Mac)是苹果公司自1984年起开发的个人消费型计算机,包含如:iMac、Mac mini、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Mac Pro等计算机。使用独立的macOS系统,最新的macOS系列基于NeXT系统开发,不支持兼容。是一套完备而独立的操作系统。

苹果电脑,它的系统难用吗?

苹果电脑使用的操作系统是macOS,它是基于UNIX的。对于初次使用苹果电脑的用户,可能会觉得macOS相对较难上手,因为它与Windows操作系统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然而,一旦您适应了macOS的操作方式,您可能会发现它非常稳定、高效且易于使用。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用户觉得macOS较难上手的特点:

1. 界面和操作方式:macOS的界面和操作方式与Windows有所不同。例如,关闭、最小化和最大化窗口的按钮位于窗口的左上角,而不是右上角。此外,许多快捷键和操作方式也与Windows不同。

2. 软件兼容性:某些在Windows上运行的软件可能在macOS上无法运行或需要寻找替代品。尽管macOS应用商店提供了许多兼容的应用,但仍然有可能遇到兼容性问题。

3. 文件系统:macOS的文件系统与Windows的文件系统也有所不同。在macOS中,外部存储设备(如U盘)无需分配盘符,可以直接在Finder中访问。

4. 系统设置和偏好:macOS的系统设置和偏好与Windows有所不同。例如,在macOS中,系统偏好设置是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而不是像Windows控制面板那样的集成界面。

尽管macOS可能对初次使用者来说有些难度,但它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使得许多用户非常喜欢使用苹果电脑。此外,macOS有很多出色的设计特点和强大功能,如Time Machine(系统备份和恢复)、Spotlight(桌面搜索)和Mission Control(多桌面管理)等。

总之,苹果电脑的macOS系统对于初次使用者来说可能相对较难上手,但一旦适应,它具有很多优点。如果您考虑购买苹果电脑,可以尝试在苹果零售店或向熟悉macOS的朋友请教,以更好地了解macOS的操作方式和特点。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