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硬件需要什么基础知识?硬件工程师所要学的课程?
硬件工程师所要学的课程?
作为一名硬件工程师,你需要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此外,你还需要学习有关信号处理、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系统设计、微电子学、通信系统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传感器技术、机器智能、操作系统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基础都学什么课程?
作为一个科班的计算机学生,由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课程的设计上可能会有一些少量的差异,那么作为计算机专业(此处我们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生来说,最应该学习的前 5 个课程应该是什么呢?
由于计算机科学是一个学科体系,所以并不能说,只要会写程序就算是一个计算机科学的学生,而需要对于一个体系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按照分类和体系进行说明:
基础(底层)计算机是由数学发展而来的,所以对于计算机的专业来说,一定要有一些数学的基础,在这个方面最需要学习的课程是:
《线性代数》和《离散数学》。
线性代数作为很多学科的基础,其中矩阵的概念是后期计算机图形学,机器学习的基础,离散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在后期的数据库等课程中提供一个非常夯实的理论基础(当然,你得学好)
硬件(中层)由于是计算机科学的课程而不是软件工程,对于硬件的一些了解也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在这个方面结合了许多了学校的课程安排之后总结出以下最需要的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与结构》。
前者可以告诉我们计算机内部的运作结构,了解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指令以及相关实现原则,后者作为前者更加靠近指令和软件一些,作 8086 的 PC 为一个衔接,可以提供更多的计算机系统方面运行的原理和调度的原理。
软件(偏上层)有了以上基础和一些硬件方面的知识基础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软件方面的探索了,在软件方面,由于是计算机科学课程而非软件工程,我们专业会更加侧重于算法,数据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在这个方面上:
《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概论》,《计算机网络》
等课程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这个部分或许是我们传统认为的计算机科学学生需要去学习的一些主流课程。
算法与数据结构让我们了解目前已有的优秀算法,通过对这方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写出更加优秀的算法,提升一些组成部分的计算效率。
数据库原理课程的设计让我们了解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 数据库的概念以及原理,由于有了算法与数据结构的理解我们可以理解现代数据库中对于数据的规划和存储方案,在学习到优秀设计的同时也可以指导后期在软件设计方面对于数据存储的规划。
而计算机网络,则描述了我们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网络怎么调通(这个是专科学生需要理解的事情),还要理解为什么网络是通的,以及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设计一个优秀的网络结构。
学习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有哪些?
数据结构与算法:
《大话数据结构》 《啊哈!算法》 《算法图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图解HTTP》《TCP/IP详解1:协议》
操作系统 :
《现代操作系统》《UNIX环境高级编程》
数据库原理 :
《数据库系统概论》《MySQL必知必会》
编译原理 :
《编译原理》
离散数学 :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Linux :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资料扩展:
计算机专业是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更偏向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按一级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的宽口径人才,体现在重视数学、逻辑、数据结构、算法、电子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面向。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在这个网络时代,想要学好计算机还是要下一定功夫的,抓紧学起来吧~
硬件测试工程师需要学什么?
需要学习掌握研发部公共类知识;学习掌握开关电源测试方法;学习掌握DSP或单片机技术原理,学会控制板硬件测试方法;学习掌握EMC及安规测试方法;学习掌握整机驱动测试,各项保护测试,极限工作测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