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音手机是如何做到“非洲之王”的呢?

2022-09-22
118 阅读

传音手机在非洲大获成功,有经营层面和解决三大“痛点”的两大秘诀。

中国的手机市场是一片红海,竞争搏杀非常凶残,每年都有近百家手机企业倒闭。

而在十年前的非洲,手机市场却是一片蓝海,苹果、诺基亚、三星知名手机厂商都看不上这个地方。

传音决定逃离大陆转战非洲,其创始人董事长竺兆江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非洲猛打广告。

由于疯狂的刷墙营销,还拉动了当地的油漆产业。

他们采用的策略不是在深圳生产到非洲去卖,而是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加纳等地方大建手机组装厂,中外员工的比例是1:20,即1个中国员工搭上20多个非洲籍员工,所以非洲人将传音当做了自己的家乡品牌。

传音手机解决了非洲本土的三个“痛点”,第一个痛点就是多卡多待。

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都是全国性运营商机制,例如在中国无论用移动、联通、电信哪家的sim卡,在全国各地都有信号。

但在非洲大地上却不是这样,多家运营商各有各的地盘,在别家运营商的地盘上很可能就没信号了,只办一张sim卡是不行的,单卡单待的西方名牌手机水土不服。

传音率先开始搞个双卡双待,结果大受欢迎,后来借势而搞出了四卡四待,引爆了非洲人民的购买热潮。

解决的第二个痛点是照相,现在主流手机的拍照设定都是基于白种人和黄种人的,当照黑人的时候,面容就会黑黢黢的一片。

传音手机开发了合成式成像技术,对黑色皮肤使用了美颜模式,原来黑黢黢的皮肤变成了对比明显的巧克力色。

第三个痛点是音乐,根据非洲人骨子里喜欢音乐的天性,传音在2016年开始主打音乐功能,并且赠送定制的头戴式耳机。

从技术专家的角度而言来看,传音的这些技术革新的含金量并不太高,但却解决了非洲人使用手机的痛点,传音在非洲得以风靡是有道理的。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