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机厂商是否愿意与华为共同合作开发鸿蒙系统?有没有可能成立联盟?
感谢阅读,回答本领域问题。
个人认为鸿蒙和HMS生态系统相对于各手机厂商来说,应该是利远远大于弊,因为目前中国的手机厂商并没有任何一家推出了或者说计划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本来就不构成竞争关系。
但是如果要让其他手机厂商愿意搭载鸿蒙和HMS生态系统,那么鸿蒙还有必要做到几个关键点,主要的目的是能给其它厂商创造价值而不是增添麻烦。
手机安卓和鸿蒙双系统切换,GMS和HMS生态系统并行,可扩展手机厂商用户群体这一点对其它手机厂商使用鸿蒙和HMS系统特别关键,因为在鸿蒙前景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如果让别的手机厂商二选一,那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主流手机厂商选择鸿蒙但是抛弃安卓的概率极低。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手机厂商搭载安卓和鸿蒙双系统,用户喜欢用哪个就用哪个。
这样做对其它手机厂商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能够增加一部分喜欢鸿蒙和HMS系统的用户,比如OPPO如果搭载了鸿蒙和安卓双系统,那么原来喜欢OPPO用安卓的用户不会流失,有一些喜欢用鸿蒙的用户可能以前不是用OPPO的,也成为OPPO的潜在用户群体了。
但是这一点华为到底能不能做到,其实从华为最新发布的EMUI10版本就能够看出,起码技术上来说应该不成问题。
因为EMUI10的官方发布会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从搭载了华为HMS软件生态系统、分布式能力等现象来分析,这个系统就是安卓+鸿蒙双系统,同时支持GMS+HMS软件生态并行。
其实这种策略完全可以在测试成熟以后推广给其它手机厂商应用,其它手机厂商为了吸引新的鸿蒙系统用户,扩充自己的用户群体,相信愿意搭载。
鸿蒙可以将其它手机厂商的产品范围扩展到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要正确认识鸿蒙系统,就一定要清楚地明白鸿蒙的定位。
鸿蒙的定位是打通未来全部电子产品的下一代操作系统,这比单纯的手机操作系统还要重要的多。
如果不从未来产业的角度理解鸿蒙,而是仅仅把鸿蒙看成一个手机操作系统,那各手机公司肯定在鸿蒙的问题上产生重大的策略失误。
一定要以技术发展的眼光看待鸿蒙,从未来产业的角度重新思考鸿蒙的定位。
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饱和率达到90%以上的今天,各大手机厂商未来是否要参与新兴的物联网、可穿戴、智能家居等市场,其实答案不言而喻,因为小米和华为已经率先行动起来了。
鸿蒙凭借微内核、分布式、超低时延等安卓还不具备的特性,将在物联网、精密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未来产业中占据大量的使用份额,未来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可能会是手机数量的十倍以上。
单单一个物联网就可能催生超过1000亿的链接数量,这是目前30亿智能手机的几十倍之多,就算鸿蒙未来能够拿下三成份额,那也有超过300亿连接数。
其实这对手机厂商的未来极为关键,这关系到各大厂商能否在未来的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更何况目前手机这种产品未来也很有可能出现其它产品进行替代,就像数码相机替代胶片相机、智能机替代功能机一样。
如果决定要参与,那么选择无外乎自己培育一个物联网生态系统和使用已有的生态系统两条道路。
而截至今天而言,全世界范围内同时具备微内核、分布式能力、超低时延特性的致力于打通所有电子设备的新一代操作系统,比较成熟的只有鸿蒙一家,其它的都还停留在计划中或者在实验室里,比如安卓下一代系统就还在开发过程中。
鸿蒙起步早,成熟度高,性能强悍,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物联网中必然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份额,这是个不能回避的情况,也就是说各大手机公司如果要参与未来的物联网等新兴市场,最佳选择就是搭鸿蒙系统的顺风车。
鸿蒙诚心实意的开源和免费,使得其他手机厂商方便集成代价低鸿蒙的完全开源和免费,使得其他手机厂商借用鸿蒙的能力变得非常方便,并且鸿蒙从本身的架构上也做到了充分的可裁剪性和可扩展性。
其它手机厂商完全可以把鸿蒙的全套代码拿来,进行充分的魔改,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性,同时不仅支持自己的手机系统,同时支持未来新兴的各种电子产品,只要保留鸿蒙的微内核跟其它的厂商做到分布式互联互通能力即可。
这个过程中华为不会干预甚至还会提供技术支持,相对于小米定制安卓界面MIUI来说,对鸿蒙的魔改将更加方便和深入,更随心所欲一些,而且同是国内厂家的系统,供应性也更为可控,而且全套源代码都在自己手中,自行发展也没有任何问题。
关键是华为要把完全开源和免费的承诺坚持到底。
总的来说,如果鸿蒙能够做到双系统并行、完全开源和免费,就能凭借鸿蒙微内核、分布式、超低时延的能力为其它手机厂商创造价值,那么与鸿蒙合作共同发展都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枫叶科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