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方法(过秦论名句默写)

2023-06-04
104 阅读

高中语文重点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是指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名句默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重点名句默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重点名句默写(一)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高中其它要求掌握名篇名句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
劝学》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
劝学》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
劝学》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劝学》   高中语文重点名句默写(二)   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贾谊《过秦论》)   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潜《归去来兮辞》)   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潜《归去来兮辞》)   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9.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高中语文重点名句默写(三)   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归有光《项脊轩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姚鼐《登泰山记》)。

高考语文常见名句默写

  《诗经》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   9.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尚书》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论语》   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2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6.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7.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9.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   5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5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2.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5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4.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5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孟子》   5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1.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2.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6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4.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65.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荀子》   6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庄子》   6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6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管子》   6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7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韩非子》   7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离骚》   7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策》   7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吕氏春秋》   7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7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秦汉魏晋南北朝   7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司马迁《史记》   8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81.以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8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5.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86.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8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   89.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91.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9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说苑》)   9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刘向《说苑》)   9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9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96.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班固《汉书》)   9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9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班固《汉书》)   99.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典论。

论文》)   10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10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0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0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10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0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   10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陈寿《三国志》)   10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寿《三国志》)   10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陈寿《三国志》)   10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萧绎《纂要》)   110.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丘迟《与陈伯之书》)   111.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文赋》)   1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   1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   1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115.阳春之曲,和者必寡;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范晔《后汉书》)   11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11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11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12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   12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   12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12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高中常考古诗文默写句子

高中常考古诗文默写句子如下: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蜀相》中抒发了诸葛亮及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的诗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书愤》中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归园田居》中写出陶渊明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生活的两个对偶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6、《论语》中强调将“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论语》中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论语》中提倡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的美德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9、《论语》中强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论语》中认为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论语》中提倡选择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参照别人缺点以改正自己的语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论语》中借松柏的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鱼我所欲也》中表明“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凡是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身体、内心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高中语文古诗词默写常考句子

高中语文古诗词默写常考句子如下:1、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杜甫《兵车行》) 2、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杜甫《兵车行》)  3、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  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客至 》)7、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8、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   。

高二语文必修三理解性名句默写

【 #高二# 导语】高二语文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古诗文名句默写题,学生在平时就抓好名句的学习,下面是 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必修三理解性名句默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必修三理解性名句默写(一)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高二语文必修三理解性名句默写(二)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高二语文必修三理解性名句默写(三)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3个句子: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

  2.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4.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6.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7.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9.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0.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答案

王国维护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