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骂人的俗语(骂人的俗语歇后语)

2023-06-04
59 阅读

骂人的谚语先后语

1.蝙蝠身上擦鸡毛——你算什么鸟?  2.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3.鳖下的——王八蛋!  4.布袋里失火——烧包!  5.苍蝇采蜜——装疯(蜂)  6.茶壶里的水——滚开!  7.大火烧竹林——一片光棍!  8.床单作尿布——够大方!  9.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10.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11.一二三四五六七——忘(王)八!  12.一二三五六——没四(死)  13.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14.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15.曹丕的钱——未必(魏币)  16.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7.爱克斯(X)光照人——看透你了!  18.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19.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20.报幕员上场——调戏  21.鼻孔喝水——够呛!  22.车祸——乘人之危!  23.城墙上的守卫——高手(守)  24.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25.产妇进产房——要升(生)了!  26.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关于骂人的谚语

  谚语,它形式精短,语言生动,音韵和谐,句式整齐,便于记忆,耐人寻味。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骂人的谚语,欢迎阅读!   关于骂人的谚语   树要皮,人要脸。

死皮不要脸咱也没办法。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三角坟地---缺德   三年不洗口--- 一张臭嘴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大姑娘养的---丑东西   大车拉王八---载你   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   天上落豆渣---该猪吃   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天落馒头---狗造化   常见谚语   肚里几本经,文章见高低。

  老手旧胳膊,神鬼挨不着。

  一样的米面,百人的手段。

  好菜不怕细品尝。

  挑瓜隔层皮,甜不甜鬼难知。

  翅膀没硬就想飞。

  墙上画饼不能吃,纸上画马不能骑.   经典谚语   外行人扎格格,内行人摇盒盒。

  船到桥下自然直,羊走山路一条线。

  不吃羊肉;
长不了羊肉疗。

  识马看马驹,识人看孩子。

(哈萨克族)   守不住狐子洞,缝不成皮褂子;

有没有骂人的歇后语?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王)八。

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三角坟地---缺德。

三年不洗口---一张臭嘴。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大姑娘养的---丑东西。

大车拉王八---载你。

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

天上落豆渣---该猪吃。

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天落馒头---狗造化。

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

牛屎虫搬家---滚蛋。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坏透了。

东岳庙里二胡---鬼扯。

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老虎拖蓑衣---无人气。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骂人专用歇后语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王)八。

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三角坟地---缺德。

三年不洗口---一张臭嘴。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大姑娘养的---丑东西。

大车拉王八---载你。

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

天上落豆渣---该猪吃。

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天落馒头---狗造化。

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

牛屎虫搬家---滚蛋。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坏透了。

东岳庙里二胡---鬼扯。

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老虎拖蓑衣---无人气。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四川话和重庆话有区别吗?

四川话和重庆话有区别。

一、音着重不同1、四川话:四川话儿化音多。

2、重庆话:重庆话梅花音多。

二、起源不同1、四川话: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2、重庆话:重庆话以古代巴、蜀方言为基础,并受全国通用语、历代移民、及周边地区方言影响。

三、特点不同1、四川话:四川话中总计有42类韵母,四川话中包括零声母在内总计有25个声母,绝大多数地区的四川话没有tʂ
组声母(卷舌声母)。

2、重庆话:重庆话有19个声母,重庆在辅音方面另一大特点就是n和l不分,确切地说是重庆话中没有鼻音声母n;
重庆话无翘舌和平舌之分。

重庆方言只有6个单韵母,重庆话中没有“ing”、“eng "
这个两个后鼻音韵母。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话-重庆话。

四川话和重庆话的区别是什么?

重庆话和四川话的区别如下:1、分布范围不同重庆话是重庆市主城区的语言,使用人口约占重庆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

四川话的使用人口主要分布于信封盆地一带,覆盖了除部分非汉族聚居区外的整个四川省,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分支之一。

2、发展演变不同重庆在抗战期间成为中华民国陪都,大量移民涌入重庆地区,重庆方言融合各家方言之长;
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3、组成音韵不同(1)重庆话有19个声母,重庆在辅音方面另一大特点就是n和l不分,确切地说是重庆话中没有鼻音声母n;
重庆话无翘舌和平舌之分。

重庆方言只有6个单韵母,重庆话中没有“ing”、“eng "
这个两个后鼻音韵母。

(2)四川话中包括零声母在内总计有25个声母,绝大多数地区的四川话没有tʂ
组声母(卷舌声母)。

四川话中总计有42类韵母。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