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协的名人,不妥协的名人例子

2023-06-05
54 阅读

成功戒烟的名人五个

放眼古今中外的烟民大军,上自领袖、将军、思想家,下至黎民百姓,三教九流,浩浩荡荡,不计其数。

染烟瘾易,戒烟瘾难。

普通人戒烟痛苦,名人戒烟亦痛苦。

普通人戒烟可以成功,名人也能够战胜自我,超越欲望,为国家、民族作出表率,从而青史留名。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戒烟的名人,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成功戒烟的名人1:马克思 马克思因为长年伏案写作、研究,吸烟又快又猛,而且有一半是放在嘴里嚼的。

他在流亡巴黎和伦敦时,生活贫困得靠典当度日,但雪茄仍是须臾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

凡看到马克思的人总是见他嘴里叼着烟斗或雪茄烟。

为了早日完成《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夜以继日地工作,吸烟量自然增加。

他曾对他的学生、女婿、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保尔·法拉格感叹道:“《资本论》的稿酬甚至还不够偿付写作它时所吸的雪茄烟钱……。

”他在晚年由于经济极端困难,不得不吸劣等牌子的烟。

当他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烟每盒便宜一个半先令,就改吸这种便宜的烟,并向周围的朋友幽默地宣 传说 ,吸得越多,节约越多。

由于马克思长期的极度劳累,加上大量抽吸劣质烟草,他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

“他咳嗽声使人觉得这样一位肩膀宽阔、体质强壮的人似乎就要碎裂一样……”在他五十多岁时,医生就禁止他抽烟。

这对于酷嗜烟草的马克思来说,戒烟,毫无疑问意味着悲壮的牺牲。

但是大量的工作在等待着他去做,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无力完成的。

马克思毅然戒除了上瘾数十年的吸烟习惯。

当他的朋友列斯纳看望他时,他孩子气地既高兴又自豪地说:他已经多少天没有吸烟了。

而且只要医生不许可,他就决不再抽。

最终连马克思自己也不大相信:他竟能做到完全不吸烟! 成功戒烟的名人2: 法国总统戴高乐 1947年11月28日,戴高乐将军当众宣布戒烟,这是他为纪念在这天逝世的老战友勒克莱将军作的决定。

当时,戴高乐将军已年近花甲。

在此之前,他每天要吸3盒Nary Cut(切成细片的块形烟草)。

自宣布戒烟到他逝世的长达23年的时间里,他始终遵守诺言,没再吸一支烟。

戒烟后他曾后悔过,那是1959年,他向身边的人承认这个许诺把他折磨了许久,不然的话,在写《回忆录》时一边吸烟一边写作,那该是如何惬意的事情! 不过,性格坚毅的戴高乐毕竟没有推翻自己庄重的承诺。

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为了法国,应当保养好身体。

有人问他戒烟成功的“秘诀”,戴高乐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不妥协!” 成功戒烟的名人3:毛泽东 毛泽东的烟瘾非常大,虽然工作人员将毛泽东所吸香烟进行特别改造,往里掺加些中草药,可止咳、化痰,减少烟里的有害成分。

可他自战争年代就殚精竭虑,思索中国革命问题,就已经烟不离手。

在井冈山时期,常常是白天休息,晚上通宵工作。

为了提神,逐渐和香烟打上了交道。

那时没有太多人了解香烟的危害,只觉得有提神功效,所以也就没有人反对毛泽东吸烟。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湘潭等5县考察时,当地群众用土产“叶子烟”招待他。

毛泽东和群众打成一片,常常是边吸烟边和群众聊天,显得格外亲切,无论是谁递来烟草,毛泽东都是来者不拒,结果致使烟瘾越来越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由于烟草供应紧张,毛泽东就逮着什么吸什么。

有时香烟彻底断货,毛泽东就吸烟味很呛的旱烟,或干脆用纸卷成喇叭筒,里面放上烟丝,虽然很难吸,但毛泽东从不计较,依然烟不离手。

有一次,毛泽东终于控制住了烟瘾。

那是1945年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他始终未抽一支烟。

当时,蒋介石对陈布雷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

他嗜烟如命,据说每天要抽一听(50支装)。

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绝不抽一支烟,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很多重要思想都是在烟雾缭绕中形成的。

美国作家R·特里尔就曾说:“任何国家的政治领导都不如毛爱吸烟。

毛曾戒过烟,但失败了,他说:戒烟无益于事,我们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连受潮的烟毛也不计较!”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曾告诉毛泽东:“如果斯大林遵照医嘱戒了烟的话,可能不会逝世得那么早。

”也许是他的劝告起了作用,毛泽东开始戒烟。

但10个月以后,又抽了起来。

1958年6月7日,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率黄镇和另外几位回国的大使一同来到中南海 游泳 池。

当时,毛顺手递上一支烟给陈毅,陈毅摆了摆手:“我戒了。

”毛泽东笑着把烟放在嘴上说:“还是你有决心,我戒不了。

” 在有些毛泽东的录像中,可以看到他手中夹着一支烟身棕黑、形状粗实的雪茄。

它曾是毛泽东的 爱好 之一,陪伴了他5年之久。

卷制这种雪茄烟的是四川什邡卷烟厂工人在北京成立的“132小组”。

1972年,毛泽东开始生病,吸烟对他的健康越来越不利。

1974年,毛泽东开始彻底戒烟了。

有好几次,他看着烟和烟具,然后摇摇头走开了。

一次,周恩来目睹了毛泽东戒烟时的痛苦,就劝他少抽点,可毛泽东还是坚持了下去。

最后,毛泽东命令把他所有的烟和烟具都收走,从此告别“烟民世界”,在人生的最后两年再也没有和烟打过交道。

成功戒烟的名人4:冯玉祥 冯玉祥将军作战猛、善练兵,素以治军严格而著称。

为了把他统帅的西北军练成一支有教养的军队,冯玉祥制定出许多军令,其中有一条就是“戒烟”。

有次他当众宣布全军戒烟,如果有违纪者,就罚其吃烟头。

后来,在惩罚一位吸烟士兵时,士兵顶撞说他也吸烟了。

原来冯玉祥与支邻部队长官会面时偶尔吸了几口烟。

冯玉祥猛地摔下军帽,大声说:“我冯玉祥上梁不正下梁歪。

我是吸烟了!”说着从士兵手里抢过烟头,塞进自己嘴里。

违纪的士兵见此情景,吓得目瞪口呆,慌忙下跪。

冯玉祥咽下烟头后又说:“以后待客,我也不吸烟了。

把我屋里留着待客的烟卷,全搬出来烧了!”于是,一箱上好的香烟顷刻间化作熊熊烟火。

由于冯玉祥身先士卒带头戒烟,遂使西北军成为一支称雄当时的“无烟铁师”。

1947年,冯玉祥在美国考察,让会场上的卷烟熏得头痛多日,于是愤而作诗一首,诗云: 大会礼堂,又熏又臭,又臭又熏。

既熏且臭,既臭且熏,熏而又臭,臭而又熏。

熏熏臭臭,臭臭熏熏。

亦熏亦臭,亦臭亦熏。

此诗被美国一禁烟协会译成英文,载于著名的《纽约时报》上,并印成传单四处张贴。

冯玉祥不仅在军中禁抽卷烟,更禁抽大烟。

他下禁烟令,取缔大烟馆,捉拿烟商,设收容所,办造林队,把抓到的大烟鬼送到泰山造林队强制进行造林劳动,一时传为佳话。

他还写诗《戒烟与造林》,诗云: 多栽树木,莫抽大烟。

林木长大能成材,大烟送你早进鬼门关。

好男儿当做栋梁材,为国家建功立业作贡献。

成功戒烟的名人5:列宁 列宁是从17岁时学会吸烟的。

他的母亲玛丽娜·亚历山大洛夫娃十分担心他的健康,因为列宁在童年和少年时期身体并不十分结实,就劝他戒烟。

母亲对列宁列举了吸烟对身体有害的种.种理由,然后向他指出,在他自己没有挣钱之前,不必要的开支,即使是几个戈比的支出,也是不应当花费的。

当时,列宁是个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开除的大学生,毫无经济收入,全家都靠抚恤金生活。

思想早熟而又敬重母亲的列宁听从了母亲的劝告,毅然戒了烟,并且终生不吸。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办公室墙上贴上“禁止吸烟”的纸条。

在有人不遵守规定依然吞云吐雾时,他生气地当众撕下纸条,并且说“免得糟踏规定”,列宁在参加 “星期六义务劳动”时,一位年轻的红军指挥员出于敬慕请列宁抽烟,列宁谢绝了,并且幽默地笑着说:“同志,你在战场上和敌人勇敢作战,你为什么不能跟吸烟作斗争?” 成功戒烟的名人五个相关 文章 : 1. 斯大林的烟斗的故事是什么 2. 名人的故事 3. 成功戒烟的名人5个 4. 成功名人的励志正能量故事 5. 目标与成功的名人事例简短的 6. 明确目标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7.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6个(3) 。

有哪些名人因理想而牺牲

希望对你有帮助 日神崇拜的殉道士---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语: Giordano Bruno ,公元1548年-1600年2月17日),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幼年丧失父母,家境贫寒,所以由神甫养育长大。

这个穷孩子自幼好学,15岁那年当了多米尼修道院的修道士。

全凭顽强自学,终于成为当时知识渊博的学者。

【生平事迹】 布鲁诺出生于意大利拿坡里(Naples)附近的的一个小镇Nola,父亲是军人乔凡尼·布鲁诺(Giovanni Bruno)。

9岁的时候(按英文条目为11岁),他前往那不勒斯城学习人文科学、逻辑和辩论术。

布鲁诺在17岁时进入修道院隐修(按英文条目为15岁),得教名乔尔达诺。

布鲁诺学习亚里士多德学派哲学和Thomistic神学。

24岁时获任命为神父。

这位勤奋好学、大胆而勇敢的青年人,一接触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立刻激起了他火一般的热情。

从此,他便摈弃宗教思想,只承认科学真理,并为之奋斗终身。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被革除了教籍。

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

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

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但他却以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
哥白尼学说"

他在《论无限、宇宙及世界》这本书当中,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他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

在太阳系以外还有无以数计的天体世界。

人类所看到的只是无限宇宙中极为渺小的一部分,地球只不过是无限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尘埃。

布鲁诺进而指出,千千万万颗恒星都是如同太阳那样巨大而炽热的星辰,这些星辰都以巨大的速度向四面八方疾驰不息。

它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行星周围又有许多卫星。

生命不仅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也可能存在于那些人们看不到的遥远的行星上…… 布鲁诺以勇敢的一击,将束缚人们思想达几千年之久的“球壳”捣得粉碎。

布鲁诺的卓越思想使与他同时代的人感到茫然,为之惊愕!一般人认为布鲁诺的思想简直是“骇人听闻”。

甚至连那个时代被尊为“天空立法者”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无法接受,开普勒在阅读布鲁诺的著作时感到一阵阵头目眩晕! 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

他们施展狡诈的阴谋诡计,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 由于布鲁诺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所以天主教企图迫使他当众悔悟,以使他声名狼藉,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丝毫没有动摇布鲁诺相信真理的信念。

一些神甫找布鲁诺交谈,说依他的天资,倘若重新回归宗教,苦心钻研教条,肯定会高升罗马的教廷。

他坦然地说:"我的思想难以跟《圣经》调和." 天主教会的人们绝望了,他们凶相毕露,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

布鲁诺似乎早已料到,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

”公元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这样被烧死了。

由于布鲁诺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哥白尼学说传遍了整个欧洲。

天主教会深深知道这种科学对他们是莫大的威胁,于是公元1619年罗马天主教会议决定将《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不准宣传哥白尼的学说。

布鲁诺不畏火刑,坚定不屈地同教会、神学作斗争,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的科学精神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起了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布鲁诺后被人们称为“继哥白尼之后的天文学家”。

不仅如此,布鲁诺越发受人尊敬,教会也为当时的行为感到可悲……求采纳。

名人中有谁为了理想而牺牲?

赞为理想牺牲的中国青年--孙明历史告诉我们:凡是专制政府和贪官政府,一定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人民不知情时,民心士气尚可一用。

人民一旦知情,加上外敌入侵,必定土崩瓦解。

美国让伊拉克人民较早地知道了萨达姆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复兴党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贪官体制必然造成本国百姓的不满,所以贪官政府的最大任务必然是压制国内的反抗,根本没有对外用兵的余力。

从历史上看,贪官政府对外用兵也从来没有取胜的先例。

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伊拉克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选择。

美国虽然以莫须有的罪名攻打了伊拉克,但毕竟是一场正义与邪恶,自由与专制的战争,总体来讲是人类的幸事。

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投了弃权票,放弃了与邪恶国家战斗的机会,放弃了与先进国家拉进关系的机会,也放弃了参与中东重建的权利,实在是失败。

一位中国籍美军战士孙明用年轻的生命为中国挽回了一点面子,却招来一群粪青们的冷嘲热讽。

在中国找不到真正为自己的理想牺牲的人,但要找为坐稳了奴隶的位子沾沾自喜,或为主子当炮灰的粪青却很容易,哈哈! 古有美国飞虎队为保卫中国而战,今有中国青年孙明为自由美国而战,有何不可?。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