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谚语大全(农时和气象的谚语大全)
关于农业的谚语有哪些?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
农业谚语有哪些?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
农谚语大全
谚语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流传。
颜语的简练生动,寓意深刻,并能给人以启迪和  教育  ;
它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广泛流传中被记录完整保存下来。
下面是我整理的农谚语大全,欢迎大家参考以及鉴赏。
农谚谚语大全 (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 霜降 ,冬雪雪冬小 大寒 。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一月 小寒 接大寒,薯窖保温防腐烂。
立春 雨水 二月间,顶凌压麦种大蒜。
三月 惊蛰 又 春分 ,整地保墒抓关键。
四月 清明 和 谷雨 ,种瓜点豆又种棉。
五月 立夏 到 小满 ,查苗补苗浇麦田。
芒种 夏至 六月天,除草防雹麦开镰。
小暑 大暑 七月间,追肥授粉种菜园。
立秋 处暑 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
九月 白露 又 秋分 ,秋收种麦夺高产。
十月 寒露 和霜降,秋耕进行打场连。
立冬 小雪 十一月,备草砍菜冻水灌。
大雪 冬至 十二月, 总结 全年好 经验 。
燕子来在谷雨前,放下生意去种田。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云雾山中出名茶,姜韭应栽瓜棚下。
豌豆大蒜不出九,种蒜出九长独头。
杨柳梢青杏花开,白菜萝卜一齐栽。
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抢种至立夏。
清明高粱立夏后,小满芝麻芒种黍。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可种荞麦。
白露早来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
地是铁来粪是钢,把粪施在刀刃上。
牛粪凉来马粪热,羊粪啥地都不错。
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 保险 。
秋耕田地地发塇,冬雪渗下不易干。
人治水来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
人不勤俭不能富,马无夜草不能肥。
七月十五红枣圈,八月十五打枣杆。
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
一粒粮食一滴汗,粒粒都是金不换。
农谚谚语大全 (2) 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
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春打六九头,备耕早动手。
雨水修 渠道 ,抽水把地浇。
惊蛰地气通,搂麦要进行。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
立夏种油料,同时插水稻。
小满防虫患,农药备齐全。
芒种麦登场,龙口夺粮忙。
夏至伏天到,中耕极重要。
小暑管玉茭,人工授粉好。
大暑种蔬菜,生活巧安排。
立秋棉管好,力争伏天桃。
处暑送肥忙,复种多推广。
白露收大秋,早熟又早收。
秋分已来临,种麦要抓紧。
寒露收谷忙,细打又细扬。
霜降快打场,抓紧入库房。
立冬不砍菜,受害莫要怪。
小雪不畏寒,建设丰产田。
大雪冰封山,积肥管麦田。
冬至副业忙,有钱又有粮。
小寒三九天,把好防冻关。
大寒不停闲,总结再向前。
砂地搓淤泥,好的真出奇。
碱地施层砂,强似把肥加。
谷雨麦怀胎,麦喜胎里富。
麦怕胎里旱,麦怕三月寒。
麦收四月风,立夏见麦芒。
西南火旱风,收麦要减成。
小满粒不满,麦有一场险。
大麦上了场,小麦发了黄。
蚊子见了血,麦子见了铁。
秋风镰刀响,寒露割高粱。
寒露下葡萄,白露打核桃。
麦出七天宜,麦出十天迟。
谷六麦十三,必定见绿尖。
九月菊花开,小麦苗出来。
庄稼是支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施粪,等于瞎胡混。
地靠人来养,苗靠肥来长。
好树开好花,好种结好瓜。
早种三分收,晚种三分丢。
苞米种的浅,丢了主人脸。
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
间苗要间早,定苗要定小。
棉花锄七遍,桃子赛蒜瓣。
常用的农谚
导语:自古以来,人们在关于农业这一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之说,这些经验就是现在所说的谚语,以下农业供您参考和借鉴。
1、冬备夏,夏备冬。
2、一冬早,三季好。
      3、三月雨,贵似油;
      4、四月雨,好动锄。
5、头秋旱,减一半 6、处暑雨,贵如金。
7、春天的雨,秋天的宝。
8、莫换田地,要换种子。
      9、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10、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11、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12、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13、四季务农,关键在春季。
14、春天种的多,秋天收的多。
15、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6、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17、人怕老来穷,禾伯寒露风。
18、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粮。
19、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20、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21、种子经风扇,劣种容易见。
22、种子经过筛,幼苗长得乖。
23、种子粒粒圆,禾苗根根壮。
24、宁愿饿坏肚肠,不叫断了种粮。
25、选种没有巧,棵大穗圆粒子饱。
26、选种要巧,穗大粒饱。
27、谷三千,麦六十,高粱八百是好的。
28、谷三千,麦六十,好豌豆,八个籽。
29、麦打短秆,豆打长秸。
30、麦收短秆,豆收长穗。
31、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32、选棒子,腰插枪。
33、丢两头,种中间,玉米棒子没空尖。
34、高粱选尖尖,玉米要中间。
35、稻子墒大穗,粒粒滚滚圆。
36、种子田,好经验,忙一时,甜一年。
37、种子隔年留,播种时节不用愁。
38、谷子黄,选种藏。
39、包谷种不晒,一冬必得坏。
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
40、鸟靠树,鱼靠河,庄稼望好靠肥多。
41、鱼靠水活,苗靠粪长。
42、油足灯才亮,肥足禾才壮。
43、灯里有油多发光,地里有粪多打粮。
44、柴多火焰高,粪足禾苗好。
45、长嘴的.要吃,长根的要肥。
46、油是粮食盐是劲,庄稼全靠工夫粪。
47、粮食本是土中生,土肥才有好收成。
48、谷子粪大赛黄金,高粱粪大赛珍珠。
49、地里上满粪,粮食堆满囤。
50、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51、麦后种麦之道,无需父子商量。
52、田的渠头渠尾,人的前生后生。
53、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54、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55、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56、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57、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58、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59、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60、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关于农业的谚语有哪些?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
农业谚语有哪些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