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精选语录(庄子精髓语录)
庄子最经典的一句话?
庄子最经典一句名言,仅11个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 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及《庄子·外篇·天运》。
启发相濡以沫,因为需要,有些是因为物质需要,有些是因为精神需要。
相濡以沫,仿若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如此之“紧”,但只要适应了也可以感到幸福;
相忘于江湖,为了自由,一个人的自由并不轻松,俩人的自由来之不易,更多人的自由难上加难,所有人的自由只是个乌托邦。
如何取舍,这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面临的抉择。
庄子经典句子45句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二、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
三、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四、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五、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六、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其次之。
七、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
八、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九、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十、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无师乎? 十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十二、不厌其天,不忽于人,民几乎以其真。
十三、人无技巧高下之分,却有境界优劣之辨。
十四、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十五、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 十六、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十七、天下皆善之而不加劝,天下皆非之而不加沮。
十八、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十九、无为而尊者,天道也;
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二十、至道之精,窈窈冥冥;
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二十一、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二十二、人才不甚相远,只看好学不好学,用心不用心耳。
二十三、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二十四、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 二十五、绝迹易,无行地难。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二十六、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
二十七、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
二十八、忘其所不忘,而不忘其所忘。
忘其所忘,而不忘其所不忘。
二十九、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饮这醉于酒,善战者殁于杀。
三十、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
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
三十一、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三十二、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三十三、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三十四、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三十五、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知其惑者,非大惑也。
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三十六、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
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三十七、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三十八、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
三十九、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四十、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知天地只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也。
四十一、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
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
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
若成若不成而无后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四十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四十三、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
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四十四、物物者与物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
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
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四十五、真者,精诚之至也。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古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
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
1、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3、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4、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5、将为(月去)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扁囗。
此代俗之所谓智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匠揭箧,担囊而趋。
唯恐缄滕扃囗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反智也,孙子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8、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9、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0、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11、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
显则明。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12、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里面有很多经典的 名言 名句。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庄子名言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庄子名言名句【经典篇】 1. 通天下一气耳。
2. 通于一而万事毕。
3. 相嘘以湿.相濡以沫。
4.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
5. 从心所欲,顺理而行。
6.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7. 用管窥天,用锥指地。
8.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9.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0.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名言名句【精选篇】 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2、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4、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8、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9、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
穷为匹夫,未必贱也。
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10、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11、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
通天下一气耳。
1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3、 大寒 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5、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1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17、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18、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1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庄子名言名句【热门篇】 1.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
2. 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3.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4. 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5.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7. 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8.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9.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0.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11.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2.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13.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14. 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
15. 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16.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17. 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18. 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
19. 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20.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21.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2.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23.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
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24. 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
25.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2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27.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28.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29. 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0. 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
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也。
庄子名言
庄子名言: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解析: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
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解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解析: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解析: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莫逆之交”。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解析: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
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解析: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解析: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解析: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
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
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庄子名言名句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
南华真人”
,后人即称之为“
南华真人”
,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名言,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
庄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
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
—
庄子 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
—
庄子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
庄子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庄子 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
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
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
—
庄子 7: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
庄子 1、“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时混俗)–
–
–
–
–
–
如此高洁之士,只能钦佩,不能学习。
2、“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知(知道)穷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
–
–
–
–
–
苏轼区分匹夫之勇与大勇,庄周区分烈士之勇与圣人之勇。
中国要末培养出凡夫,要末培养出圣人–
–
–
–
–
–
高不可攀的人,几百年才一个。
如明朝的刘基,清朝的曾国藩才是。
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桥)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鱼,安知(怎么知道)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
–
–
–
–
庄子是直觉(神遇)主义者,惠子是名家的逻辑主义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当然不一样。
4、“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
–
–
–
–
–
–
庄周是中国极少的有个性的人,但他的个性不敢声张。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
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涯,而不可以无涯”
(不知然后求知,学无止境,但又有止境)–
–
–
–
–
–
–
庄周主张对知识、学问要适可而止,重在境界的提高。
中国思想就是不求知识,唯求境界。
6、“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危害身体,捐弃生命)以殉物(牺牲于外物),岂不悲哉”
–
–
–
–
–
–
–
–
庄周主张“
物物而不物于物”
(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驾驭),其思想超越了时代。
西方只在近代才有类似的思想。
7、“
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共同生长。
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
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那么人民得以存养天性)–
–
–
–
–
–
–
返璞归真,应当是人格上、心理上的,不应当是置身于蛮荒。
8、“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
摘珠毁玉,小盗不起;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剖斗折衡,而民不争”
(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
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
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
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自然不争)–
–
–
–
–
–
–
反知识,反文明,反竞争,这是中国文化的滥觞。
9、“
圣人法天贵真(以自然为法则,重视本真天性),不拘于俗(不拘滞于世俗)”
–
–
–
–
–
–
在古代,通过科举,即使劳动人民的子弟一旦中举,进入官场,就脱离劳动人民的生活。
这些人于是一心想成为“
圣人”
,返朴贵真,超凡脱俗,再也不愿参加被认为是卑贱的劳动了。
10、“
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
–
–
–
–
–
–
–
像庄子这样的知识分子与生产劳动脱离,所研究的东西也太清虚消极,其个人的成就虽伟大,但对民族却是悲剧。
11、“
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
–
–
–
–
–
–
–
中国人于宇宙大自然只有精神交流的'
关系,没有征服探索的欲望。
12、“
凡人心险于山川”
–
–
–
–
–
–
二千多年前的庄子即有此语,怪不得中国人只有心思探索人,没有心思探索自然山川了。
13、“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
–
–
–
–
–
–
中国人没有真理意识,只有效忠于皇帝的“
正气”
意识,以及权力意识,权力可垄断真理。
14、“
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
–
–
–
–
–
–
–
事实上,中国人只对“
原天地之美”
感兴趣,对人世间之外的理没有兴趣。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5、“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
–
–
–
–
–
–
知足,是儒家、道家共同的思想,也是农业社会的反映。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
天人合一”
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
庄子认为是道给予我们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16 ·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17 ·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18 ·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
吾葬具岂不备邪? 19 ·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可不慎邪? 20 ·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21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22 ·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
…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
—
庄子名句 23 ·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
—
庄子语录 24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25 ·
通达大命的靠顺利,通达小命的靠碰巧。
26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7 ·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28 ·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
…
吾将曳尾于途中。
29 ·
绝迹易,无 行地难。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30 ·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
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
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31 ·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32 ·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33 ·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34 ·
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 35 ·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经常因循)自然 36 ·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37 ·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38 ·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39 ·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