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皇帝列表(吴国帝王列表)

2023-06-08
36 阅读

三国时期吴国的简介

1、吴国共有四个州,分别为扬州、荆州、广州、交州。

孙吴的疆域范围,北至庐江郡(现江苏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达交趾郡(广西东部),东临东海。

涵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2、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

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详细介绍:春秋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是周朝时期在长江下游地区建立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远在3200年前殷商末期,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建周国于陕西西岐邑,晚年欲传位于少子季历(其子昌为周文王)。

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主动让贤,南迁荆蛮之地梅里(江苏无锡梅村镇),建国勾吴传位25代君主至夫差亡国共计约650年。

据考证,当时吴地已逐步使用青铜铸造的农具和耕牛,大力种植桑麻和缫丝织帛,推动着江南文明的大发展,国力增强疆域扩大。

吴国后建都姑苏苏州。

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季札通习中原礼乐,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一段邗沟,诞生《孙子兵法》,发明兵器吴钩,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献美女西施迷住夫差后,终于复仇吞并了吴国,勾吴后人不忘国耻名以国姓,乃有吴氏。

虽然大多吴地成了司马迁笔下的“吴墟”,但吴氏子孙共奉吴祖谦让开拓创新精神,奋发有为英才辈出,吴氏后裔已近三四千万之众,遍居全国及世界各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国时期吴国现在哪里

三国时期吴国包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

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被册封为吴王。

黄初三年(222年)十月,临江拒守,宣布独立,改年号为黄武,成为独立的吴王国,和曹魏、蜀汉三足鼎立。

黄武八年(229年)四月丙申(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改年号为黄龙。

九月,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中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全盛疆域包括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

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东吴历代皇帝列表

东吴历代皇帝列表:1、吴大帝孙权(182-252)222年称帝,在位30年。

吴大帝孙权,字仲谋,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死时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2、会稽王孙亮(243-260)252年即位,在位6年。

会稽王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即位时才10岁,16岁时被权臣孙琳所废,贬为会稽王。

3、吴景帝孙休(234-264)258年即位,在位6年。

吴景帝孙休,孙权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杀权臣孙琳,264年孙休死,时年30岁。

4、乌程侯孙皓(242-283)264年即位,在位17年。

乌程侯孙皓,孙权的孙子,父孙和,孙皓即位,穷奢极欲,于280年被晋武帝司马炎所灭,死于283年,时年42岁。

扩展资料:(1)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

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黄武七年(228年)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使者。

五月,孙权派使者出使辽东。

六月,与前来祝贺孙权登基的蜀使陈震商议平分曹魏九州,并制定盟书。

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今南京市),并命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董督军国事务,驻守武昌。

(2)孙亮(243-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

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

吴大帝孙权第七子,母潘皇后。

史称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

(3)孙休(235年—264年),即吴景帝(258—264年在位),字子烈,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

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

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

(4)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

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

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参考资料:——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东吴历代皇帝是谁?

东吴历代皇帝列表:1、吴大帝孙权(182-252)222年称帝,在位30年。

吴大帝孙权,字仲谋,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死时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2、会稽王孙亮(243-260)252年即位,在位6年。

会稽王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即位时才10岁,16岁时被权臣孙琳所废,贬为会稽王。

3、吴景帝孙休(234-264)258年即位,在位6年。

吴景帝孙休,孙权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杀权臣孙琳,264年孙休死,时年30岁。

4、乌程侯孙皓(242-283)264年即位,在位17年。

乌程侯孙皓,孙权的孙子,父孙和,孙皓即位,穷奢极欲,于280年被晋武帝司马炎所灭,死于283年,时年42岁。

扩展资料:(1)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

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黄武七年(228年)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使者。

五月,孙权派使者出使辽东。

六月,与前来祝贺孙权登基的蜀使陈震商议平分曹魏九州,并制定盟书。

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今南京市),并命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董督军国事务,驻守武昌。

(2)孙亮(243-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

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

吴大帝孙权第七子,母潘皇后。

史称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

(3)孙休(235年—264年),即吴景帝(258—264年在位),字子烈,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

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

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

(4)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

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

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参考资料:——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吴国的君主是谁

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吴泰伯吴泰伯,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四月初四生,立国“勾吴”,以国为氏,第一位吴国君主,在位49年,卒于武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享年91岁,娶卜氏,吴氏开氏始祖。

周太王古公_父长子,葬今江苏无锡鸿山(古称皇山)。

吴太伯(泰伯),公元前1165年~公元前1066年,活了99岁,被尊为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吴文化的始祖。

泰伯1123年到达吴的时候,基本上应该是现在的梅村、鸿声、荡口、江溪这一带,地方相当的狭小。

这一年,泰伯已经42岁了。

春秋时期的吴国是被哪国所灭?

吴国被越国灭了。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

后吞并淮夷徐夷等小国而扩张到今苏皖两省全境、浙中北、赣东北地区。

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

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

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

有著名兵器吴钩。

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
于夫椒之战南服越;
于艾陵之战北败齐;
于黄池之会会盟晋。

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

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扩展资料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