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诗句摘抄(屈原诗句摘抄前2句)
屈原的关于真理的诗句
1.离骚中表明屈原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诗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屈原 【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
诚如司马迁在《史记》本传中所说:“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洪兴祖《楚辞补注》则说:“言已覆行忠信,执守清白,亦我中心之所美善也。
”二说基本上一致。
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
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2.表现了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和坚定信念的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等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释义: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2、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释义: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
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3、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 释义:坠露”与“落英”都是高洁芬芳之物,诗人说以之为食,是就精神素养而言,与字面意义无涉.此句意象玲珑,境界虚空,读之如醍醐灌顶,使人心地一片澄明。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 司命》 释义:此写恋人离别后的惆怅.前句写现实的悲哀,后句更写回味中流露了无限的眷恋.虽然直抒胸臆,不假物象,但却有一唱三叹之妙。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释义: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异乎寻常的人格,同时也揭示了他因此而遭受摧残的原因。
在诗人看来,他身处的世界充其量只是藏污纳垢的渊薮和充满醉汉的场所。
诗人与激愤和苍凉中流露了无限的孤独。
6、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山鬼》 释义:我将依着正道而不犹豫,哪怕困于黑暗终身不见光明。
7、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礼魂》 释义:虽然春秋代序,年复一年,但祭祀之礼不废,礼乐终古而相传。
8、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 抽思》 释义:表面意思是在说自己是一个正直的人,别人的心和自己的不一样。
深层意应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在表示自己孤独却执着的信念。
9、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 抽思》 释义:我不管是弯路还是捷径,只顾南行戴着日月与星星。
深层的意思乃是把蕴藏在内心深处像乱丝般的愁情抽绎出来,抒写诗人对楚国炽烈的怀念和忧愁。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释义: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3.关于“真理”的诗句有哪些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释义】: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 (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史记》 【释义】: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 【释义】: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 秋,青史留名。
4.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释义】:梅花的花瓣从枝头飘零,即使落在道涂,被车马行人辗踏,变成了泥泞或是尘土, 但梅花的寒香的风骨不会改变,仍旧会留存于世,永远在知己之人的心怀之中 5.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 《卜算子•
咏梅》 【释义】:已经寒冷无比了,但是还有花枝在盛开。
6.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释义】: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舍弃 生命而选择大义了。
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释义】: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8.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 达•
芬奇 【释义】:真理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
9.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
—— 泰戈尔 【释义】:真理要从错误的说法中发展而来。
10.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 曹禺 【释义】:一时的强或弱在于力气大小,永久的胜负在于真理。
。
《离骚》这首诗为什么能体现出屈原的品格呢?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说到屈原,就不得不提《离骚》这首诗,因为这是高中的必背篇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接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为何能提现屈原的品格。
一、创作背景《报任安书》里面写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古代很多诗人都有过被放逐的经历,也因此留下了很多诗歌。
屈原作为一个有情怀的诗人,自然也不例外。
他通过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情感,抑郁不得志的形象跃然纸上。
诗是出自屈原之手,自然就能体现屈原的三观,三观正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东西。
这首诗之所以没有失传,是因为它是屈原耗尽心血写的,当中的情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每个朝代的人都为他的品格折服,把诗传了下去。
二、诗中的句子诗中出现了很多草木的名字,屈原托物言志,表达自己高尚的情操。
比如“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为伍,清高的情操。
还有“
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视死如归的决心,为了心中的正义,不怕牺牲。
诗中还有很多能提现屈原品格的句子。
三、屈原本人的品格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离骚》是中国最长的抒情诗。
屈原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他会为自己的身世遭遇等忧伤,担忧自己国家的百姓的生活,他也有他自己的理想,但是他的理想不被认可,不被理解。
他渴求革新,但并没有被接纳。
即使被这样对待,从他的结局也知道,他还是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愿屈服。
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他的死忌,因为他为百姓着想,大家才划船,抛粽子寻找他。
这些习俗保留至今,百姓口中的屈原和诗中的屈原一致,诗中描写的就是屈原真正的品格,这一点毋庸置疑。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就要分享你的观点。
屈原的诗文名句体现了屈原怎样的高贵品质?
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生平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
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写的诗
屈原写的诗如下: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6、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7、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8、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之后。
(《九歌·山鬼》)9、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11、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大司命》)12、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吾足。
(《渔父》)13、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1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卜居》)15、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大司命》)16、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17、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18、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19、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20、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离骚》)。
屈原写的诗有哪些?
如下:1、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3、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楚辞》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5、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屈原《楚辞》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7、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楚辞》8、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楚辞》9、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