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名言古文-关于家教的名言
关于家教家风的诗句
1. 关于家教家风诗句 关于家教家风诗句 1.家风家教的名言警句 有关家风的名言举例如下: 1、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2、治家者最忌者奢。
3、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4、治家严,家乃和;
居乡恕,乡乃睦。
5、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6、有意义的生活必有计划。
7、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8、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9、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10、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11、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2、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3、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
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1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5、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
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1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7、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18、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19、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
20、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
为师而不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
21、算算用用,吃穿不穷;
用用算算,海干山空。
22、事要好,问三老;
家要兴,看后丁。
23、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24、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25、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26、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27、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28、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29、人道之兴,必由夫妇。
30、人吵败,猪叫卖。
31、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32、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
33、君子居家,须是能容。
34、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35、家有一心,有钱买金;
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36、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37、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38、家和日子旺,人和事业兴。
39、家弗和,防邻欺;
邻弗和,防外欺。
40、积小钱,办大事;
积闲钱,办急事。
41、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
42、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43、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
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
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46、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4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48、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49、发家在于勤,败家多为淫。
50、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51、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52、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53、东好,西好,不如家里最好。
54、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55、吃饭穿衣量家当,一屋老小心不慌。
56、成由勤俭败由奢。
57、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58、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59、不严不能成器。
60、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
2.家风家教的名言警句 有关家风的名言举例如下: 1、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2、治家者最忌者奢。
3、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4、治家严,家乃和;
居乡恕,乡乃睦。
5、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6、有意义的生活必有计划。
7、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8、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9、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10、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11、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2、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3、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
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1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5、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
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1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7、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18、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19、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
20、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
为师而不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
21、算算用用,吃穿不穷;
用用算算,海干山空。
22、事要好,问三老;
家要兴,看后丁。
23、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24、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25、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26、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27、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28、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29、人道之兴,必由夫妇。
30、人吵败,猪叫卖。
31、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32、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
33、君子居家,须是能容。
34、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35、家有一心,有钱买金;
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36、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37、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38、家和日子旺,人和事业兴。
39、家弗和,防邻欺;
邻弗和,防外欺。
40、积小钱,办大事;
积闲钱,办急事。
41、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
42、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43、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
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
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46、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4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48、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49、发家在于勤,败家多为淫。
50、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51、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52、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53、东好,西好,不如家里最好。
54、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55、吃饭穿衣量家当,一屋老小心不慌。
56、成由勤俭败由奢。
57、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58、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59、不严不能成器。
60、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
3.描写“家教、家风”的诗有哪些 1.诉衷情(渔父家风、醉中赠韦道士) 宋代:苏庠 杖头挑得布囊行。
活计有谁争。
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
溪上月,岭头云。
不劳耕。
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2.渔父家风 宋代:张元干 八年不见荔枝红。
肠断故园东。
风枝露叶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
想筠笼。
今宵归去,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3.阮郎归 宋代:俞紫芝 钓鱼船上谢三郎。
双鬓已苍苍。
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
汀草畔,浦花旁。
静鸣榔。
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4.诉衷情 宋代:黄庭坚 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
蓑笠一钩丝。
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
上钩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5.南乡子 宋代:陈师道 世所谓英英、盼盼者。
盼卒,英嫁,而盼之子莹,颇有家风,而曹妓未有显者,黄楼不可胜也。
作南乡子以歌之。
风絮落东邻。
点缀繁枝旋化尘。
关锁玉楼巢燕子,冥冥。
桃李摧残不见春。
流转到如今。
翡翠生儿翠作衿。
花样腰身官样立,婷婷。
困倚阑干一欠伸。
4.描写“家教、家风”的诗有哪些 1.诉衷情(渔父家风、醉中赠韦道士)宋代:苏庠杖头挑得布囊行。
活计有谁争。
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
溪上月,岭头云。
不劳耕。
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2.渔父家风宋代:张元干八年不见荔枝红。
肠断故园东。
风枝露叶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
想筠笼。
今宵归去,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3.阮郎归宋代:俞紫芝钓鱼船上谢三郎。
双鬓已苍苍。
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
汀草畔,浦花旁。
静鸣榔。
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4.诉衷情宋代:黄庭坚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
蓑笠一钩丝。
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
上钩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5.南乡子宋代:陈师道世所谓英英、盼盼者。
盼卒,英嫁,而盼之子莹,颇有家风,而曹妓未有显者,黄楼不可胜也。
作南乡子以歌之。
风絮落东邻。
点缀繁枝旋化尘。
关锁玉楼巢燕子,冥冥。
桃李摧残不见春。
流转到如今。
翡翠生儿翠作衿。
花样腰身官样立,婷婷。
困倚阑干一欠伸。
5.家教、家风的诗 谦恭尚廉洁;
礼仪勿疏狂,留钱做什么。
既守四戒;
存心不正,出则和睦乡邻:养身莫善于寡欲。
范仲淹,阴陟无益。
惟德惟贤,学则连业。
处世行八德。
子孙若如我,逊让敦慕邻,慈悲无边境;
兄弟不和。
林则徐,敬神无益。
饮食先让长者,读书无益;
二宜敬师,不可斜侧骄矜。
勤读圣贤书,博爱惜生灵;
二戒懒惰,聪明无益:兄弟者。
长上有问必答,衣则传服,服药无益。
敬长舆怀幼,方其幼也,食则同案,行路当随后行;
不惜元气孟子;
时运不济,须保五毂恩;
兄弟互相助;
行止不端,忠勇表丹诚,处下思恭,布施无益:一宜勤读;
四戒骄傲,虽有笃厚之人;
淫恶肆意。
刘备;
三宜爱众,以行德义,前襟后裾:孝道当竭力,交友无益。
纪晓岚,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宜慎食,游则共方,绝戒骄傲情;
妄取人财。
字纸莫乱废;
心高气傲,又须规以四宜?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不孝父母;
做事循天理:入则孝顺父母。
及其壮也:勿以恶小而为之,尊师如尊亲,博学无益,修身奉主神,能服于人,留钱做什么;
儿孙坚心守;
倾己勤劳。
李世民,虽有悖乱之人,怜恤孤寡贫:奉先思孝,开口就要尊称,父母亲左提右挈,成家种善根:一戒是(晚)起。
颜之推,不能不相爱也,各子其子。
不可虚言戏谑,在座定要抬身?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风水无益,各妻其妻,分形连气之人也;
三戒奢华。
莫呼长上表号;
做事乖张,不能不少衰也。
苏洵,妄救无益;
子孙不如我。
6.关于“家风、家教”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2、治家者最忌者奢。
3、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4、治家严,家乃和;
居乡恕,乡乃睦。
5、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6、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
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
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一戒是(晚)起;
二戒懒惰;
三戒奢华;
四戒骄傲。
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
二宜敬师;
三宜爱众;
四宜慎食。
10、长者要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互相看大家的好处,还得要兜全家。
11、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2、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的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13、孝敬老人,严教子孙;
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14、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15、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禀性,涵养天年,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子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6、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17、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18、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
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关于家教家风诗句
1.家风家教的名言警句 有关家风的名言举例如下: 1、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2、治家者最忌者奢。
3、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4、治家严,家乃和;
居乡恕,乡乃睦。
5、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6、有意义的生活必有计划。
7、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8、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9、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10、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11、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2、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3、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
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1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5、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
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1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7、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18、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19、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
20、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
为师而不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
21、算算用用,吃穿不穷;
用用算算,海干山空。
22、事要好,问三老;
家要兴,看后丁。
23、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24、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25、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26、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27、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28、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29、人道之兴,必由夫妇。
30、人吵败,猪叫卖。
31、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32、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
33、君子居家,须是能容。
34、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35、家有一心,有钱买金;
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36、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37、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38、家和日子旺,人和事业兴。
39、家弗和,防邻欺;
邻弗和,防外欺。
40、积小钱,办大事;
积闲钱,办急事。
41、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
42、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43、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
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
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46、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4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48、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49、发家在于勤,败家多为淫。
50、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51、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52、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53、东好,西好,不如家里最好。
54、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55、吃饭穿衣量家当,一屋老小心不慌。
56、成由勤俭败由奢。
57、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58、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59、不严不能成器。
60、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
2.家风家教的名言警句 有关家风的名言举例如下: 1、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2、治家者最忌者奢。
3、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4、治家严,家乃和;
居乡恕,乡乃睦。
5、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6、有意义的生活必有计划。
7、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8、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9、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10、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11、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2、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3、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
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1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5、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
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1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7、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18、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19、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
20、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
为师而不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
21、算算用用,吃穿不穷;
用用算算,海干山空。
22、事要好,问三老;
家要兴,看后丁。
23、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24、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25、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26、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27、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28、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29、人道之兴,必由夫妇。
30、人吵败,猪叫卖。
31、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32、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
33、君子居家,须是能容。
34、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35、家有一心,有钱买金;
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36、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37、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38、家和日子旺,人和事业兴。
39、家弗和,防邻欺;
邻弗和,防外欺。
40、积小钱,办大事;
积闲钱,办急事。
41、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
42、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43、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
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
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46、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4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48、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49、发家在于勤,败家多为淫。
50、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51、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52、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53、东好,西好,不如家里最好。
54、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55、吃饭穿衣量家当,一屋老小心不慌。
56、成由勤俭败由奢。
57、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58、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59、不严不能成器。
60、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
3.描写“家教、家风”的诗有哪些 1.诉衷情(渔父家风、醉中赠韦道士) 宋代:苏庠 杖头挑得布囊行。
活计有谁争。
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
溪上月,岭头云。
不劳耕。
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2.渔父家风 宋代:张元干 八年不见荔枝红。
肠断故园东。
风枝露叶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
想筠笼。
今宵归去,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3.阮郎归 宋代:俞紫芝 钓鱼船上谢三郎。
双鬓已苍苍。
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
汀草畔,浦花旁。
静鸣榔。
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4.诉衷情 宋代:黄庭坚 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
蓑笠一钩丝。
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
上钩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5.南乡子 宋代:陈师道 世所谓英英、盼盼者。
盼卒,英嫁,而盼之子莹,颇有家风,而曹妓未有显者,黄楼不可胜也。
作南乡子以歌之。
风絮落东邻。
点缀繁枝旋化尘。
关锁玉楼巢燕子,冥冥。
桃李摧残不见春。
流转到如今。
翡翠生儿翠作衿。
花样腰身官样立,婷婷。
困倚阑干一欠伸。
4.描写“家教、家风”的诗有哪些 1.诉衷情(渔父家风、醉中赠韦道士)宋代:苏庠杖头挑得布囊行。
活计有谁争。
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
溪上月,岭头云。
不劳耕。
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2.渔父家风宋代:张元干八年不见荔枝红。
肠断故园东。
风枝露叶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
想筠笼。
今宵归去,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3.阮郎归宋代:俞紫芝钓鱼船上谢三郎。
双鬓已苍苍。
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
汀草畔,浦花旁。
静鸣榔。
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4.诉衷情宋代:黄庭坚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
蓑笠一钩丝。
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
上钩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5.南乡子宋代:陈师道世所谓英英、盼盼者。
盼卒,英嫁,而盼之子莹,颇有家风,而曹妓未有显者,黄楼不可胜也。
作南乡子以歌之。
风絮落东邻。
点缀繁枝旋化尘。
关锁玉楼巢燕子,冥冥。
桃李摧残不见春。
流转到如今。
翡翠生儿翠作衿。
花样腰身官样立,婷婷。
困倚阑干一欠伸。
5.家教、家风的诗 谦恭尚廉洁;
礼仪勿疏狂,留钱做什么。
既守四戒;
存心不正,出则和睦乡邻:养身莫善于寡欲。
范仲淹,阴陟无益。
惟德惟贤,学则连业。
处世行八德。
子孙若如我,逊让敦慕邻,慈悲无边境;
兄弟不和。
林则徐,敬神无益。
饮食先让长者,读书无益;
二宜敬师,不可斜侧骄矜。
勤读圣贤书,博爱惜生灵;
二戒懒惰,聪明无益:兄弟者。
长上有问必答,衣则传服,服药无益。
敬长舆怀幼,方其幼也,食则同案,行路当随后行;
不惜元气孟子;
时运不济,须保五毂恩;
兄弟互相助;
行止不端,忠勇表丹诚,处下思恭,布施无益:一宜勤读;
四戒骄傲,虽有笃厚之人;
淫恶肆意。
刘备;
三宜爱众,以行德义,前襟后裾:孝道当竭力,交友无益。
纪晓岚,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宜慎食,游则共方,绝戒骄傲情;
妄取人财。
字纸莫乱废;
心高气傲,又须规以四宜?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不孝父母;
做事循天理:入则孝顺父母。
及其壮也:勿以恶小而为之,尊师如尊亲,博学无益,修身奉主神,能服于人,留钱做什么;
儿孙坚心守;
倾己勤劳。
李世民,虽有悖乱之人,怜恤孤寡贫:奉先思孝,开口就要尊称,父母亲左提右挈,成家种善根:一戒是(晚)起。
颜之推,不能不相爱也,各子其子。
不可虚言戏谑,在座定要抬身?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风水无益,各妻其妻,分形连气之人也;
三戒奢华。
莫呼长上表号;
做事乖张,不能不少衰也。
苏洵,妄救无益;
子孙不如我。
6.关于“家风、家教”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2、治家者最忌者奢。
3、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4、治家严,家乃和;
居乡恕,乡乃睦。
5、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6、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
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
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一戒是(晚)起;
二戒懒惰;
三戒奢华;
四戒骄傲。
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
二宜敬师;
三宜爱众;
四宜慎食。
10、长者要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互相看大家的好处,还得要兜全家。
11、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2、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的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13、孝敬老人,严教子孙;
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14、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15、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禀性,涵养天年,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子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6、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17、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18、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
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
家教家风文言文
1. 文言文《家训》翻译 江端友《家训》译文: 大凡人在饮食时知道物的由来,五谷食物是农人经过播种收获的艰难过程,在天地间风调雨顺时才长成的,再把生的做成熟的,这些都是不容易的。
肉食美味则是杀牲断命而来,那苦难是难以言表,想起来真使人不忍心食用,又何况选择好坏,产生厌嫌之情?人在一顿饭吃饱之后,不管是八珍美味,还是杂生丛草,都视为臭腐之物。
因而,任随家庭多丰厚,也需节俭,口要能塞饱肚子,就自足了。
要知道门外有无数的人,有尽力辛勤劳苦而不能得到一顿饱饭的人,有整天饥饿而不能得到食物的人,我无功而坐享食物,岂能更有什么选择!如果能这样,不仅少欲而易于满足,也可算是对进学的一大帮助。
我曾经说想学道应当以刻苦淡食为先,人生直接可得上寿的,也没有多少,况且须臾之间,便就离开人世,因而不以此时学道、恢复本性,返归其本,而只知满足腹之欲,养肥这一躯体,这真可谓白做了一世人。
吃罢饭无事,经史文典随意读上一二篇,对人都是有益的,这胜过把心思用到别处。
和人交流,应该选择端正高雅之士,如果泛交终会后悔,况且长时间和那些人在一起,受他们影响,终身想做贤人,也是不可能的。
谈论别人,不要深及人家的是非,应该想想,知道人家谁是谁非即可。
玩棋是高雅之戏,可以说玩玩无妨,不要和女人嬉笑无节制,以败损自己的意志,这是最不可以做的。
既然自己不自重,必然被有识之士所轻视。
人,作为人,所有的被人轻视无不是自取的,你们可要记住这点啊! 江端友《家训》原文: 凡饮食知所从来,五谷则人牛稼穑之艰难,天地风雨之顺成,变生作熟,皆不容易。
肉味则杀生断命,其苦难言,思之令人自不欲食,况过择好恶,又生嗔恚乎?一饱之后,八珍草莱,同为臭腐,随家丰俭,得以充饥,便自足矣。
门外穷人无数,有尽力辛勤而不得一饱者,有终日饥而不能得食者,吾无功坐食,安可更有所择。
若能如此,不惟少欲易足,亦进学之一助也。
吾尝谓欲学道当以攻苦食淡为先,人生直得上寿,亦无几何,况逘巡之间,便乃隔世,不以此时学道,复性反本,而区区惟事口腹,豢养此身,可谓虚作一世人也。
食已无事,经史文典慢读一二篇,皆有益于人,胜别用心也。
与人交游,宜择端雅之士,若杂交终必有悔,且久而与之俱化,终身欲为善士,不可得矣。
谈议勿深及他人是非,相与意了,知其为是为非而已。
棋弈雅戏,犹曰无妨,毋及妇人,嬉笑无节,败人志意,此最不可也。
既不自重,必为有识所轻,人而为人,所轻无不自取之也,汝等志之。
2. 列举一则古代名人的家风家训 1、陆游家训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下26条家训传给后人,告诫后代:“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
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
戒之戒之。
” 意思是说,当官不如务农,一辈子不做官也不要紧。
自己耕种,衣食无忧,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人生没有什么遗憾。
切记,千万不要为了生存而去做坏事。
2、曾国藩家训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 意思是,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
既勤劳又节俭,人生才能高枕无忧。
他不肯将金钱留给后人,曾写信对女儿曾纪芬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
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
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
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
” 意思是,为官应当清廉,当为民请命,不是为了发财。
子孙全靠自己,何须我来帮衬。
所以,我绝对不留一文钱给后人。
3、纪晓岚家训 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家教很严,对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
四戒是: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四宜是: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四戒”与“四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互相补充,相映生辉。
既告诉了后人什么不该做,又告诉了后人应该怎么做。
4、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欲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释义:这是诸葛亮在晚年时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
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要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下功夫。
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文末又谆谆教诲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5、周希陶《增广贤文》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人不通今古,牛马如襟裾。
释义:积蓄千两黄金,不如多买书籍传给后代。
养儿子不教育和养驴没有区别,养女儿不教育和养猪没有两样。
有了田地不耕,粮仓也会空虚,有书籍不读,子孙必定愚笨。
粮仓空虚生活就没有保障,子孙愚笨就会不讲礼义。
同你长谈一次话,收益胜过读十年的书。
一个人不能博古通今,就如同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什么区别。
3. 关于国法家规的古文 陆游家训原文: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之)为忧,不可以(之)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躁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殆后悔.[译文] 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忧,而不可以高兴。
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游手好闲的人来往和相处。
这样经过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
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非一件。
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药和石针,都应当谨慎对待,不要留下后悔。
颜氏家训原文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已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
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道,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阅,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
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①。
年始九岁,便丁茶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
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二十已后,大过稀焉。
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於斯。
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
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 译文 圣贤的书籍,教诲人们要忠诚孝顺,说话要谨慎,行为要检点,建功立业使名播扬,所有这些也都已讲得很全面详细了。
而魏晋以来,所作的一些诸子书籍,类似的道理重复而且内容相近,一个接一个互相模仿学习,这好比屋下又架屋,床上又放床,显得多馀无用了。
我如今之所以要再写这部《家训》,并非是敢於给大家在办事为人处世方面作什么规范,而只是用来整顿家风,教育子孙后代。
同样的言语,因为是所亲近的人说出的就相信;
同样的命令,因为是所佩服的人发出的就执行。
禁止小孩的胡闹嬉笑,那师友的训诫,就不如阿姨的指挥;
阻止俗人的打架争吵,那尧舜的教导,就不如妻子的劝解。
我希望这《家训》能被你们所遵信,总还比阿姨。
妻子的话来得贤明。
我家的门风家教,向来严整周密,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受到诱导教诲。
每天跟随两位兄弟,早晚孝顺侍奉双承,言谈谨慎举止端正,言语安详神色平和,恭敬有礼小心翼翼,好似拜见尊严的君王一样。
双亲经常劝勉鼓励我们,问我们的爱好崇尚,磨去我们的缺点,引导我们的特长,都既恳切又恰当。
当我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庭陷入困境,家道衰落,人口萧条。
哥哥抚养我,极其辛苦,他有仁爱而少威严,引导启示也不那么严切。
我当时虽也诵读《周礼》、《春秋左传》,但又对写文章稍有爱好,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世人的影响。
欲望放纵,言语轻率,且不修边幅。
到十八九岁,才稍加磨砺,只因习惯已成自然,短时间难於去除。
直到二十岁以后,大的过错才较少发生,但还经常心是口非,善性与私情相矛盾,夜晚发觉清晨的错误,今天悔恨昨天犯下的过失,自己常叹息由於缺乏教育,才会到这一地步。
回想起平生的意愿志趣,体会深刻;
不比那光阅读古书上的训诫,只是经过一下眼睛耳朵而已。
所以写下这二十篇文字,给你们作为鉴戒。
================================================================= ====================================================================================== 教子篇 ====================================================================================== 原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是也。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
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4. 古代简短家训 1、“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 一日,孔子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
孔子拦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答:“没有”。
孔子说:“没学诗你怎么说话?”孔鲤便回去学习诗文。
第二日,孔鲤又碰上了站在庭院内的孔子。
孔子问:“学礼了吗?”孔鲤答:“没有。
”孔子说:“不学礼你怎么做人。
” 于是孔鲤回去习礼了。
这个故事叫做“过庭训”,后来古人将父亲训斥儿子称为“过庭训”。
2、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认为自孔子过世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统一,有许多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
然而作为一名太史令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不安,因此临终时边哭边嘱咐儿子司马迁,希望它能子承父业,不要忘记撰写史书。
司马迁不负父命,最终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欲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这是诸葛亮在晚年时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
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要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下功夫。
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文末又谆谆教诲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诸葛亮为了蜀汉之国事日夜操劳,无暇顾及儿子的教育问题,于是写下这封书信告诫儿子。
4、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欧阳修劝戒子孙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
告诫后代:人都要经过雕琢磨砺才能有所作为,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若不能时刻磨炼自己,提升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
5、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
走如马,不与马争走;
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
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
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
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亲戚,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任用。
老臣故旧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个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跑速快慢;
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争智慧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
土地广阔富饶,以节俭的方式生活,便会永远平安;
官高位尊而以卑贱的方式自律,你便更显尊贵;
兵多人众而用畏怯的心理坚守,你就必然胜利;
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博闻强记而用肤浅自谦,你将见识更广。
5. 颜氏家训里的一段古文,谁帮我翻译下 “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业以为己力,虽轻虽贱必归功焉。
” 译为:但凡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一词一句,都要大力的称赞人家。
不能盗取别人的功劳为自己的功劳,就算功劳很小也要归还于人家。
“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
窃人之美,鬼神所责。
”译为:盗取别人的钱财就会被刑法所处治;
损害别人的声誉就会被天地鬼神所谴责。
“张洎素与徐铉厚善,因议事不协,遂绝。
然手写铉文章,访求其笔札,藏箧笥,甚于珍玩。
读书者观此。
”译为:张洎与徐铉的友谊非常深厚,但因某件事发生不和,就绝交了。
但是张洎仍然手写徐铉的文章,访求他的亲笔书札,收藏于书箱书柜里,比宝贵的古玩还要珍惜。
智者看到也不会心冷。
6. 列举一则古代名人的家风家训 1、陆游家训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下26条家训传给后人,告诫后代:“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
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
戒之戒之。
” 意思是说,当官不如务农,一辈子不做官也不要紧。
自己耕种,衣食无忧,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人生没有什么遗憾。
切记,千万不要为了生存而去做坏事。
2、曾国藩家训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 意思是,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
既勤劳又节俭,人生才能高枕无忧。
他不肯将金钱留给后人,曾写信对女儿曾纪芬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
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
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
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
” 意思是,为官应当清廉,当为民请命,不是为了发财。
子孙全靠自己,何须我来帮衬。
所以,我绝对不留一文钱给后人。
3、纪晓岚家训 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家教很严,对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
四戒是: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四宜是: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四戒”与“四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互相补充,相映生辉。
既告诉了后人什么不该做,又告诉了后人应该怎么做。
4、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欲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释义:这是诸葛亮在晚年时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
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要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下功夫。
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文末又谆谆教诲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5、周希陶《增广贤文》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人不通今古,牛马如襟裾。
释义:积蓄千两黄金,不如多买书籍传给后代。
养儿子不教育和养驴没有区别,养女儿不教育和养猪没有两样。
有了田地不耕,粮仓也会空虚,有书籍不读,子孙必定愚笨。
粮仓空虚生活就没有保障,子孙愚笨就会不讲礼义。
同你长谈一次话,收益胜过读十年的书。
一个人不能博古通今,就如同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什么区别。
。
讲没家教的文言文
1. 形容一个人没教养的文言文 一、《诗经·鄘风·相鼠》——春秋·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译文: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
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
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
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二、行为不通世俗,玩劣怕读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释义:活动不合乎世俗的礼仪,性格顽固恶劣不喜欢读书。
三、眼晴长在 *** 上, 只认衣冠不认人。
——清·文映江《咏针》 释义:写穿衣服的人,无感恩之心,眼睛只看衣服,不管做衣服人的人的辛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诗经·鄘风·相鼠是一首讽刺诗,其讽刺的对象,说法不一。
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
《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白虎通义·谏诤篇》承此说。
后一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由于所申述的内容与此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大多数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