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韵的诗句(关于韵的诗句唯美)

2023-06-09
131 阅读

含韵的诗句

带“韵”的诗词:  1、李煜《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2、白居易《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3、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历阳裴太守,襟韵苦超越。

  4、武元衡《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5、刘禹锡《百花行》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6、白居易《题遗爱寺前溪松》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7、刘禹锡《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

  8、李世民《元日》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9、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吟君七十韵,是我心所蓄。

  10、许浑《溪亭二首》  茶香秋梦后,松韵晚吟时。

  11、韩愈《谢自然诗》  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

  12、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13、鱼玄机《早秋》  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

  14、杜牧《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15、李群玉《辱绵州于中丞书信》  风标想见瑶台鹤,诗韵如闻渌水琴。

  16、裴夷直《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何必销忧凭外物,只将清韵敌春醪。

  17、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月光摇浅濑,风韵碎枯菅。

  18、和凝《宫词百首》  金鸾双立紫檀槽,暖殿无风韵自高。

  19、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20、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含有韵的成语有哪些?

搜《韵的成语》在截图找到的,还加了《冇》字将可能有问题的字词隔开——韵的成语:风冇韵犹存、风冇流韵事、喉清韵雅、遗风余韵、林籁泉韵、霞姿月韵、遗音余韵、神籁自韵、清音幽韵、逸韵高致、流风遗韵、风风冇韵韵、留风遗韵、拈题分韵、流风余韵、余韵流风、异口同韵、高情远韵、雅人韵士、林下风韵、幽情逸韵、锋发韵流、幺弦孤韵风冇韵犹存 [ fēng yùn yóu cún ]形容中年妇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风冇流韵事 [ fēng liú yùn shì ]指吟诗、作画、下棋、弹琴等风雅而有情冇趣的事。

也指男冇女冇间的私冇情。

喉清韵雅 [ hóu qīng yùn yǎ ]形容歌唱水平很高。

遗风余韵 [ yí fēng yú yùn ]前人遗冇留下来的风冇教和韵致。

林籁泉韵 [ lín lài quán yùn ]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

泛指天籁。

霞姿月韵 [ xiá zī yuè yùn ]比喻俊美清雅的仪冇态和风度。

遗音余韵 [ yí yīn yú yùn ]前人作冇品的余音和韵致。

形容作冇品美妙。

神籁自韵 [ shén lài zì yùn ]指天然之音自成韵律。

清音幽韵 [ qīng yīn yōu yùn ]比喻文冇章造诣极深。

逸韵高致 [ yì yùn gāo zhì ]高逸的风度韵致。

流风遗韵 [ liú fēng yí yùn ]前代流冇传下来的风冇俗韵事。

风风冇韵韵 [ fēng fēng yùn yùn ]1、形容韵致、意态美好。

2、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留风遗韵 [ liú fēng yí yùn ]韵:风度,气派。

前代流冇传给后世的风冇雅韵事。

拈题分韵 [ niān tí fēn yùn ]旧时文冇人冇集冇会作诗的一种方式。

拈题是各人自认或拈阄定题目。

分韵是在限定的韵部中自认或拈定诗韵。

流风余韵 [ liú fēng yú yùn ]前代流冇传给后世的风冇雅韵事。

余韵流风 [ yú yùn liú fēng ]传冇留后世的韵致风冇度。

异口同韵 [ yì kǒu tóng yùn ]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同“异口同音”。

高冇情远韵 [ gāo qíng yuǎn yùn ]高尚的品冇格或情冇趣。

同“高冇情远致”。

雅人韵士 [ yǎ rén yùn shì ]高雅而有风致的文冇人。

林下风冇韵 [ lín xià fēng yùn ]指女冇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同“林下风气”。

幽冇情逸韵 [ yōu qíng yì yùn ]深沉、超俗的情冇致和情冇调。

锋发韵流 [ fēng fā yùn liú ]指文冇章笔锋犀利,情冇韵欲冇流。

幺弦孤韵 [ yāo xián gū yùn ]指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冇曲乐冇器的大冇乐相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秋韵古诗词有哪些?

1、《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之韵的诗句

描写秋之韵的诗句: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不第后赋菊》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4、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夜泊枫江》8、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刘彻《秋风辞》9、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10、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1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1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5、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诗词五首节奏划分

具体如下:一、《饮酒》东晋陶渊明。

结庐/
在人境,而无/
车马/
喧。

问君/
何能尔?心远/
地/
自偏。

采菊/
东篱/
下,悠然/
见/
南山。

山气/
日/
夕佳,飞鸟/
相与还。

此中/
有/
真意,欲辨/
已忘言。

翻译: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二、《春望》唐杜甫。

国破/
山河在,城春/
草木深。

感时/
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

烽火/
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

白头/
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

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三、《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
压城/
城欲摧,甲光/
向日/
金鳞开。

角声/
满天/
秋色里,塞上/
燕脂/
凝夜紫。

半卷/
红旗/
临易水,霜重/
鼓寒/
声不起。

报君/
黄金/
台上意,提携/
玉龙/
为君死。

翻译: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
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
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
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四、《赤壁》唐杜牧。

折戟/
沉沙/
铁未销,自将/
磨洗/
认前朝。

东风/
不与/
周郎便,铜雀/
春深/
锁二乔。

翻译: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五、《渔家傲》宋李清照。

天/
接云涛/
连晓雾,星河/
欲转/
千帆舞。

仿佛/
梦魂/
归帝所,闻天语,殷勤/
问我/
归何处。

我/
报路长/
嗟日暮,学诗/
谩有/
惊人句。

九万里/
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
吹取/
三山去!翻译: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讲究节奏和韵律的诗句

1. 关于韵律的诗句 关于韵律的诗句 1.求韵律优美的古诗 给你一些诗词吧 先是李煜的【九月十日偶书】 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秋莺】 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病起题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李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挽辞】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悼诗】 李煜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感怀】 李煜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书灵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怀】 李煜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中书事】 李煜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赐宫人庆奴】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题金楼子后】 李煜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句】 李煜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

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2008-11-7 23:31 回复 闭眼草鱼 43位粉丝 2楼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

(《落花》)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咏扇》)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

(以下《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

(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

(《野客丛谈》)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忌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留人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

2.有韵律,有哲理的诗句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北宋·程颢《秋日偶成》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北宋·陈师道《绝句》 3.古诗韵律有哪些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拼音中所谓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古诗词的范围太广了,以律诗为例.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明清代常查阅《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明清代的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上平声15韵: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这些只是代表字.表示韵母的种类.有些字的发音,古代和现代不一样,所以这些只能做为一种参考.。

4.有什么关于诗词韵律的书 第一;
《 浅谈诗歌格律与声韵》 在此,前人论及的我就不叙了,也许我说的也会搀杂点他们的想法.那么就让我来谈谈格律和声韵. 诗歌的格律较之于词要简单,但词的格律变化却少于诗.因为诗歌的格律形式就那几种.平了又仄,于是后来的人在写诗歌的同时也在力求创新.有人说破律,有人说要"
一剑砍开新境界"
.诗到杜甫,律的形式几乎就定性了,但他也会玩"
破"
请看;
<;
暮归>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 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诸位看出来否,可以失粘,可以三仄三平.但句句都对上了.词性上也对的整饬.(除几个无关的字外.) 但我以为三仄虽可,三平则鲜有人认定.其实三仄的句子,下句只要不变即可.我在这也要说声杜甫的不是.杜甫以后,来了个黄山谷,这人就更加肆无忌惮了,说祖宗诗史,开了破律之风.山谷以俗为雅,确实做到了雅.但却也开了荒诞一门.无才学而为之者,只能是越来越糟糕.钱仲联先生说他半辈子后才读懂黄诗,可见黄诗之难懂,有味之不一般.诗歌,是诗也是歌,形式的美不是堆垛辞藻,也不是大白话,哼几句.以上二病,汉赋和打油诗做的很好. 这样的美,我们在前人的经典篇章里可以寻找,这里不赘言.(一个人的审美观也很重要,如果你以为蟑螂是香的,那么你大可说李白不如白李) 我们为什么需要格律呢,就好象我们人需要一个身体.我们为什么不能乱嚷呢,就正如你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的人追求思想的开放,于是着手新诗,有的人站起来反对了,说;
你新诗,其实不是诗,当叫佳句,叫散文.他说的我们可以考虑.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在向往思想流露的畅达.古文走到今天,走到明清,诸位可以看一本<;
历代散文选>;
大体就知道语句有什么变化了.古文和白话文是息息相关的.诗歌也不例外.我们的祖先很早意识到这点-----解脱束缚. 有人说;
于不似中似之,有人说无章法即是最好的章法-----也有人反过来说. 黄山谷在于创新,他的老师苏轼则在于守旧.其实两则都是在拿杜甫做文章,所不同的是方法.黄山谷看到的是杜甫的随意性,云;
诗到会心时,何必格与律.当他功底确实好,我们若能向他一样随口出诗,读那么多书,也有权利天天说;
破,破,破. 寿星院寒碧轩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诸位再看看这首,苏轼的律诗中最好的这也算一首了.但如果把它们都一一按律写去,不越雷池一步,我们则见不到这首诗了。

我要说的是;
诗歌的格律外还有声韵. 声韵美,就没格律那样有规矩可寻了.可以是"
一塌糊涂"
,可以是"
乱七八糟"
. 这个跟个人的修为有关.还有种韵就是我们写诗填词时候要用的.今人在韵书上归结的很好.我们不必再绕弯去拿旧谱.所谓归结即是将许多临韵合作一韵.上海古籍社出了本<;
诗韵新编>;
大家可以看看. 最后做个总结;
格律的平仄,可以全仄,却不能全平,且一定要在必要的字上两两相对.拗救也有多种,可以参看王力先生的<;
诗词格律>
有诗词格律可看看 5.古诗韵律徒手操的诗句内容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唱顶呱呱,你接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它。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未暗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远看山有色,进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荆溪白石出,天寒江叶溪。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一去二三里,烟春四五家。

亭台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白鸣。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厚终。

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愧恨失吞吴。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

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6.古诗韵律有哪些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拼音中所谓的韵母。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古诗词的范围太广了,以律诗为例。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

明清代常查阅《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

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明清代的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上平声15韵: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这些只是代表字。

表示韵母的种类。

有些字的发音,古代和现代不一样,所以这些只能做为一种参考。

7.求几首好的三韵律诗 五言三韵律诗格律 杜牧(唐)《池州废林泉寺》(五言): 废寺林溪上, 仄仄平平仄 颓垣倚乱峰。

平平平仄平 看栖归树鸟, 平平平仄仄 犹想过山钟。

仄仄仄平平 石路寻僧去, 仄仄平平仄 此生应不逢。

仄平平仄平 杜牧 (唐)《还俗老僧》(五言): 雪发不长寸, 仄仄平平仄 秋寒力更微。

平平仄仄平 独寻一径叶, 仄平仄仄仄 犹絜衲残衣。

平仄仄平平 日暮千峰里, 仄仄平平仄 不知何处归? 仄平平仄平 七言三韵律诗格律 李商隐(唐) 《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论, 仄平平仄仄平平 花入金盆叶作尘。

平仄平平仄仄平 唯有绿荷红菡萏, 平仄仄平平仄仄 卷舒开合任天真。

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花此叶常相映, 仄平仄仄平平仄 翠减红衰悉杀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 编辑本段诗作例赏 三韵三篇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律诗 类别:小律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

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

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

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赋得越山三韵 作者:皇甫冉 年代:唐 体裁:律诗 类别:小律 西陵犹隔水,北岸已春山。

独鸟连天去,孤云伴客还。

只应结茅宇,出入石林间。

[1]。

8.关于古体诗的韵律 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这是一种半自由体的诗。

现在把古体诗的韵、平仄、对仗等,并在一起叙述。

一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

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

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

我们在讲律诗的韵的时候,已经把平声30韵交代过了,现在再把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开列在下面: 上声29韵: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俭 二十九豏① 去声30韵: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禡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② 入声17韵: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用韵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

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依一般情况看来,平上去三声各可分为十五类,如下表: 第一类:平声东冬;
上声董肿;
去声送宋。

第二类:平声江阳;
上声讲养;
去声绛漾。

第三类:平声支微齐;
上声尾荠;
去声实未霁。

第四类:平声鱼虞;
上声语麌;
去声御遇。

第五类:平声佳灰;
上声蟹贿,去声泰卦队。

第六类:平声真文及元半;
上声轸吻及阮半;
去声震问及愿半③。

第七类④:平声寒删先及元半;
上声旱潸铣及阮半;
去声翰谏霰及愿半。

第八类:平声萧肴豪;
上声筱巧皓;
去声啸效号。

第九类:平声歌;
上声哿;
去声个。

第十类:平声麻;
上声马;
去声禡。

第十一类:平声庚青;
上声梗迥;
去声敬径。

第十二类:平声蒸⑤。

第十三类:平声尤;
上声有;
去声宥。

第十四类:平声侵;
上声寝;
去声沁。

第十五类:平声覃盐咸;
上声感俭豏;
去声勘艳陷。

入声可分为八类: 第一类:屋沃。

第二类:觉药。

第三类:质物及月半。

第四类⑥:曷黠屑及月半。

第五类:陌锡。

第六类:职。

第七类:缉。

第八类:合叶洽。

注意:在归并为若干大类以后,仍旧有七个韵是独用的。

这七个韵是: 歌 麻 蒸 尤 侵 职 缉⑦ 特别要注意的是:上声和去声有时可以通韵,但是平仄不能通韵,入声字更不能与其他各声通韵。

就拿“雹”字来说,它也是入声,并且是觉韵字。

觉药是邻韵,本来可以跟药韵相通的。

古体诗的用韵,是因时代而不同的。

实际语音起了变化,押韵也就不那么严格。

中晚唐用韵已经稍宽,到了宋代以后,古风的用韵就更宽了。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